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3-1-4 第44期

你我怎样行动 中国就怎样改变


    有人说,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可我们不敢说我们的所作所为就是在改变中国。当我们承认少数人的“壮举”在改变着中国、推动她前行的同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在忘记常识、忽视信念、畏惧行动。真正的行动派,永远不只是聚光灯下的少数人,而是坚守常识,秉持信念行动的你、我、他。

分享
核心内容:15年来,他的无偿献血总量超过了十二个成年人血液的总和,能装满122个矿泉水瓶,常年位居安徽省无偿献血爱心榜首位。12月4日,荣誉等身的傅强再获殊荣:他和中国艾滋病预防形象大使濮存昕、红十字精神传播大使康辉等一同获得“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专业贡献奖”。

嗓门洪亮,笑声爽朗,说起公益两个字,个头不高的傅强,像打了鸡血--说不完的话题、聊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想法。从1998年开始,15年来,他的无偿献血总量超过了十二个成年人血液的总和,能装满122个矿泉水瓶,常年位居安徽省无偿献血爱心榜首位。不仅如此,亲眼目睹“血荒”的他还参与组建了安徽省首个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享受了公益快乐的他还组建了马鞍山爱心传递志愿者服务总队,在这里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贫穷富有,“总能找到一款适合你的公益项目”。如今,他又有新的想法,那就是成立公益组织的“娘家”--公益孵化器,培育更多、更专业的公益组织,服务社会。12月4日,荣誉等身的傅强再获殊荣:他和中国艾滋病预防形象大使濮存昕、红十字精神传播大使康辉等一同获得“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专业贡献奖”。

热血之士:15年,无偿献血量可装122个矿泉水瓶

坐落在长江两岸的马鞍山市是安徽省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提起马鞍山不得不提“马钢”。傅强就是“马钢”一名引以为豪的员工。1990年,21岁的傅强从部队退役到马鞍山钢铁股份公司,成为一名技术维护工。一年后的一场意外,险些让他终身卧床。1991年6月的一个凌晨,傅强在工作中被火车撞伤,致胸椎两节椎骨骨折。当他从昏迷中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胸部以下没有知觉。医生断定,他恐怕要终身瘫痪在床。谁也没有想到,一年后,奇迹能够发生。

“现在想想,要不是家人和战友同事的关心,我肯定站不起来。有个同事为了来看我,在路上掉进窨井,腿摔断了,那件事情深深打动了我,加上军人出身、不怕吃苦,靠药物和辅助锻炼,一年后我奇迹般地康复。”康复后的傅强重新拿起书本考取了大学,在那里,他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裴春梅。

1998年,跟妻子一起上街采购结婚用品时,傅强看见马路上停了一辆采血车。“献血要检查,我当时就想证明我是健康的人。”傅强说,经过检查没有问题后,他献血200毫升。从此,傅强像患上了“献血强迫症”,定期去献,至今已坚持了15年。在马鞍山中心血站,记者找到了傅强的第一份献血记录:1998年6月13日,傅强献血200毫升。这份电子档案显示,傅强仅在马鞍山的献血量就达到了5万多毫升,这相当于十个成年人身上的血液,如果用500毫升的矿泉水瓶装得话,可以装100多瓶。

在傅强留存的三四十本献血证里,还有南京、深圳、浙江、贵州等全国各地的,几乎每到一处他都会去献血……

“我想知道各地献血的规范、操作流程和志愿者发展情况,不好意思直接问,就通过献血这种方法跟人家套近乎。”傅强笑着告诉记者。

加上在外地的献血量,傅强61200毫升的献血量常年位居安徽省爱心榜首位;从2001年至今,他连续10年被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后勤部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获得者。

献血狂人:一个电话 立即“报到”

“只要你一个电话,他就来了。”马鞍山市中心血站工会主席周燕告诉记者,她已经记不清,傅强来献过多少次血了,有时经过检查转氨酶高了,献不了,回去休息两天又来了。

2004年,一位云南孕妇在马鞍山诞下双胞胎后突发弥漫性大出血。傅强听说后,不仅自己赶来献血,还帮助血站联系了三四十个志愿者给这位产妇献血。这位新妈妈最终得以顺利脱险。

2007年12月5日,两位台湾客商在马鞍山遇车祸受伤,抢救他们时,医院发现两人均为RH阴性稀有血型。不巧的是,血库没有这种稀有血库存。傅强第一时间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紧急组织动员稀有血型志愿者,在短短两小时内献血1200毫升。两位身受重伤的台胞顺利获救。

2011年9月11日下午13时40分左右,宁马高速(南京至马鞍山)马鞍山市东环路路段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客运班车跟一辆水泥罐装车追尾,当场造成9人死亡,27人受伤,其中13人重伤。傅强闻讯后立即同马鞍山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启动应急献血招募方案,带领志愿者们从11日下午16点至21点通过电话、短信联系献血者。次日恰逢中秋节,但88位志愿者闻讯如约赶来献血,捐血量达2.6万毫升,确保了此次临床抢救用血需求。(当天抢救用的是库存血,第二天采血是为确保后续治疗及会诊后需要动手术时用的血液。)

由于献血间隔周期长(一次献全血半年后才能再献),捐献血小板间隔时间短(28天后即可再次捐献),从2002年开始,傅强开始捐献血小板。捐献血小板的过程比献全血复杂,是将部分血液从人体内抽出来后,通过机器将血小板分离采集后,再将血液输回体内。由于很多人不了解血小板捐献过程,加上捐献血小板耗费时间长(仅捐献过程就要一个多小时,加上体检和来回奔波,一次捐献大概要两个多小时),捐献血小板的人群远远低于捐献全血的人。

“他经常为我们现身说法,告诉别人献血小板没有安全问题,他的身体就是证明。不仅如此,他还经常一次捐献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周燕告诉记者。

血小板震荡保存(20-22度)期限只有5天,无法储存,临床有需求时,血站总是给傅强这样的志愿者打电话。只要接到血站的电话,即使是过年期间跟亲友团聚,傅强也会第一时间赶到。

了解“血荒”之急的傅强不仅自己坚持献血,2005年6月,他跟身边一群热血之士,创建了安徽省第一家、全国第四家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马鞍山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七年来258名会员无偿献血总量达150万毫升,占马鞍山市临床用血量的1/16。在献血的基础上,他们还招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200人,并有两人成功捐献。

不仅在马鞍山献血,2010年9月,傅强跟26名志愿者组团为世博会献爱心,前往上海无偿捐献血小板;同年10月份,获悉南京市临床用血紧张,他又同15名志愿者自驾前往南京无偿献血……
[详细]

“中国慰安妇民间调查第一人”张双兵

记者:王莉莉  时间: 2013-01-04

核心提示:张双兵现在的身份是“中国慰安妇民间调查第一人”。在山西,他曾走访的123位老人中,已知健在的有23人。张双兵说,“慰安妇”这个词语意味着耻辱,对于这些老人们来说,活下去的最大意义就是为当年的那段历史作证,并在有生之年得到道歉和赔偿。

59岁的张双兵最不喜欢的颜色是白色。

这些年来,他亲手送走了很多老人。老人在离去前,都会抓着他的手说一句话:双兵啊,我这辈子没真正舒心地过过一天。我死了,我的事就交给你们了,要为我讨回公道。

31年前,他是山西农村小学的一名老师。现在,他的身份是“中国慰安妇民间调查第一人”,在他的帮助下,受害人侯冬娥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位递交材料、控诉日军侵华期间性暴力侵害的女性,受害人万爱花成为中国第一位勇敢地站出来向日本政府索赔的“慰安妇”。

但目前对于张双兵和老人们来说,最大的敌人是时间。

在山西,他曾走访的123位老人中,已知健在的有23人。张双兵说,“慰安妇”这个词语意味着耻辱,对于这些老人们来说,活下去的最大意义就是为当年的那段历史作证,并在有生之年得到道歉和赔偿。

偶遇老人至此结缘

张双兵出生于山西省盂县羊泉村,是个距县城80里,四面环山的小村庄。18岁时,高中毕业的张双兵当上了小学教师。

1982年的秋天,小麦熟了,路过几十公里外的高庄村时,他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棍、弯着腰往地里走,之后,老人把拐杖放在一边,跪在地里一把一把地割麦穗。

“这个大娘是谁?为什么没有人帮助她,她的孩子呢?”私下向村里人打听,他才知道这个老人叫侯冬娥,年轻时被日本兵两次抓去做慰安妇,当时,她有一个五六岁的儿子,还有一个两三个月的女儿。被日本兵抓走后,女儿因没有奶吃饿死了,回来后丈夫跟她离了婚,带走了儿子。

第二年,侯冬娥改嫁,却终生失去了生育能力,十几年前,第二任丈夫因病去世,她又与一个大她十多岁的男人结合。现在,她和70多岁的丈夫,以及丈夫80多岁的哥哥一起生活,生活非常艰难。

这是张双兵第一次接触到慰安妇老人,侯冬娥的悲惨遭遇,让他既心疼又气愤。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他踏上了寻访“慰安妇”的征途。

走访老人 过程很压抑很痛苦

两天后,张双兵走进了侯东娥的家,一个破烂的石窑洞,炕上铺着一张破席片,两卷铺盖,地上一个木头墩子,一个木头红柜子,就是全部家当。

第一次面对面的与老人拉家常,张双兵仍然能从她饱受摧残的身上看到当年“盖山西”的影子。

因为美貌,当地人送了一个这样的称呼。而这称呼带来的耻辱和悲痛,也跟随一生。

在中国农村传统社会里,“那种事”是一件所有人都讳莫如深的事。当他说道战争的话题,老人非常警觉地绕到邻里纠纷上。

张双兵这才觉得,自己想的太简单,他想知道的,并不是一件可以随随便便告诉人的事。

此后,只要有时间,张双兵就带着四分钱一包的大槐树烟来到老人家,侯东娥的记忆力非常好,只要不谈自己的事,她都会有声有色地将当年发生的时间地点说的清清楚楚。

在那段时间,张双兵也陆续接触了不少老人,1990年,他见到盂县一个叫张小妮的老人,此时,老人住在又小又黑的窑洞里,全身肿得穿不上衣服,因为全身肿胀,老人不能躺,连睡觉都得坐着。因为没有生育子女,老人瘫在床上三个多月,从来没有看过一次病,没有吃过一片药。

“走访过程很压抑和痛苦。”

31年来,张双兵走访了山西境内的123位老人,亲眼目睹他们因为之前的遭遇而受到的痛苦,大多数老人都患有严重的后遗症,不仅失去劳动能力,还终身未能生育,成为农村里孤苦无依的老人。

即使这样,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近十年的时间里,张双兵没有听受害者本人讲过一个完整的故事。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1992年6月,张双兵在《山西日报》看到一篇转载华岗劳工向日本政府索赔的报道,报道说,中国受害者,包括劳工和慰安妇,都可以向日索赔,希望受害者能够站出来。

“我马上就拿着报纸一家家地找老人做工作。”张双兵说,接下来10天的时间,他每天去侯冬娥家,终于有一天,老人在大哭一场后,把一切告诉了张双兵。

随后,与张双兵同村的刘面焕、冯转香、万爱花等老人也向他讲述了自己过往。[详细]

侯端锋:一个农民的戒烟梦想

记者:王甲铸  时间: 2013-01-04

核心提示:因为吸烟,侯端锋受到妻与子很大的压力。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明白吸烟只需要吸2-3口就足以解除烟瘾,继续再多吸实际上已没有太多感觉。基于这个理念,他发明了拥有国家专利的戒烟打火机,并寄望这将是其毕生的事业。然而现实的种种困境,却让他放弃了最初的梦想,并希望无偿转让发明专利。

34岁的侯端锋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在老家西安蓝田县经营着一家空调专卖店,但从2010年开始,他又多了一个外号:戒烟哥。

在朋友和网友眼中,这是一个励志故事,无论如何一个农民有所发明,并取得国家专利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在侯端锋本人看来,这却是他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努力宣传自己的戒烟理念,推动社会禁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戒烟哥的发明

“戒烟哥”侯端锋34岁,是西安蓝田县三里镇齐王庙村人,高中学历,18岁开始吸烟,有14年“烟龄”。侯端锋的发明还要从三年前说起,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想和媳妇好好过日子的普通农民。

侯端锋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一直都是玩,家里人当然希望我考个大学,当个公务员,荣耀一下”,但他觉得自己不是那个料。高中毕业后打工,摆摊,学会了上网。婚后有三个孩子,一直很穷,直到在朋友的帮助下开了一家空调专营店才有起色。

“但我却是个烟鬼,挣钱没本事,抽烟却很厉害,一天两包烟,抽到最后吃啥啥没味,最厉害的时候和媳妇吵架,闹离婚,让我戒烟,我抽烟嘴臭,我娃后来都不让我亲”。

有一天在网吧上网,他突然发现,真正烟瘾上来的时候只需要吸2-3口就足以解除烟瘾,继续再多吸实际上已没有太多感觉,那么如果每次吸了2到3口烟后,把烟熄灭放起来,之后再吸烟味就会发生很大变化,让人产生强烈的抗拒感,这样会不会逐渐减少吸烟量,从而逐渐拉长吸烟间隔的时间使,把烟瘾由大到小、由小到无、直至平稳过渡到戒烟成功呢?

于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他就发明了戒烟打火机,并很快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实际上,就是在打火机上装了一个辅助装置”,侯端锋说。这个装置可以和街面上绝大多数的打火机组合在一起,增加的这个装置可以用来熄灭烟头,同时还可以将只抽了2到3口的烟密闭保存起来,用起来极为方便。

“戒烟打火机,生命延时器”,这是侯端锋给自己的发明起的宣传语。“真正的烟瘾在吸了几口过掉之后,后面的半截烟实际上是浪费了,同时还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保存起来等下次再吸,一根烟就变成了两根,同时因为味道的变化,你还会觉得不好抽,慢慢的排斥它,这样不仅戒烟,还可以节省买烟钱。”

只有高中文凭的侯端锋为自己的这个发明,感到骄傲。“我发明了个东西,别小看农民!”在一篇网帖里,他这样说。

而这个发明,也迅速得到网友和朋友的称赞,“戒烟哥”的名号也由此而来。

这个时候的侯端锋,事业才刚刚起步,没有积蓄。于是他借了近20万块钱,在一家模具厂里定做了几万只戒烟打火机,还制作了个人的宣传网站。

侯端锋认定,这将是他一生的事业,推动社会戒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博之力。

但现实却远非他想的那么简单。[详细]

民间维权明星王积英

记者:李文学 时间: 2013-01-04

核心提示:30多年来,在黑龙江哈尔滨市路政部门工作的王积英,跑断腿、磨破嘴,为素不相识的人维权。小到生活琐事,大到行业霸王条款……经王积英出面维权的各类投诉案件,累计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被人们称为民间维权明星。

厚厚的眼镜片掠过投诉资料,王积英时而沉思,时而拍案。30多年来,在黑龙江哈尔滨市路政部门工作的王积英,跑断腿、磨破嘴,为素不相识的人维权。小到生活琐事,大到行业霸王条款……经王积英出面维权的各类投诉案件,累计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被人们称为民间维权明星。

自学法律帮人维权

1979年的一天,一身侠气的王积英为一位老大娘打抱不平,被带到派出所蹲了一宿。“光爱管闲事儿不行,还要管明白闲事儿。”从此,王积英走上了帮人维权的道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帮人“管明白闲事儿”,王积英开始自学法律知识,一有空就钻进书店和图书馆,“每次去书店都得花个百八十块”。在王积英的家里,各领域的法律书籍布满了墙壁,王积英为此花掉数万元。

“遇到啥投诉就卖啥书。”王积英说。有一次,哈尔滨市通河县一个农民十二指肠手术后病情反复,医院拒赔,王积英买来一本《处科手术图解》研究,认定医院存在过错,最后医院赔了30余万。

最早为别人写申诉材料时,王积英都要一笔一划地写,常常写到深夜,累得头晕眼花。前年,57岁的他学会了打字,买来一台电脑,“虽然方便了,但投诉的也多了,还得忙到半夜”。王积英说。

王积英天天帮人维权,有时家人几天都见不到他的影子。妻子反对,同事不理解,王积英也曾想过放弃。但有人找他诉说一些不公平的消费经历时,他又坐不住了。

一个人单挑电信行业

连任哈尔滨市消协3·15维权监督员多年,王积英还曾以轮胎消费维权团副团长的身份,向锦湖轮胎发起挑战,今年2月,王积英更是向电信行业这个“巨无霸”宣战。

王积英收集了全国近20年来消费者电信维权的典型案例,调查走访了100多电话、手机用户,认为取消电信月租费和实行按秒计时收费合乎法律规定,符合消费者意愿,符合国际惯例。

为此,王积英向全国人大、国务院上书,提出请求:立法审查电信月租费和按分计时收费的不合法性,维护全国12.6亿电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王积英的这一行动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亿万网民力挺。

此事件爆出不久,电信业今年首次进入国务院纠风办专项整治行列,被要求集中整治违规收费、恶意误导消费者等突出问题。

工信部部长苗圩事后也曾表示,按秒计费不是技术问题,工信部正在抓紧研究更加合理的话费计费方法。“快有结果了。”王积英对此很有信心。[详细]

康康:一直在救援路上

记者:高宇婷  时间: 2013-01-04

核心提示:2012年7月29日夜间,宁夏银川市突降暴雨,上海路北塔湖路段积水深达1米。20余辆经过这一路段的汽车先后熄火困在水中,很多车主在惊慌中不知所措。从当夜11时到第二天凌晨4时近五个小时的时间里,一位路过的红色切诺基司机冒着大雨,将这些泡在水里的汽车逐一拖出。

2012年7月29日夜间,宁夏银川市突降暴雨,上海路北塔湖路段积水深达1米。20余辆经过这一路段的汽车先后熄火困在水中,很多车主在惊慌中不知所措。从当夜11时到第二天凌晨4时近五个小时的时间里,一位路过的红色切诺基司机冒着大雨,将这些泡在水里的汽车逐一拖出。

这辆红色切诺基的司机,就是“拖车哥”康康。康康回忆说:“那天穿的拖鞋,最后都不知道哪去了,光着脚回了家。”

助人为乐是他的生活常态

由于这一热心善举,康康一下子出名了,那些日子在银川市,许多朋友凑在一起聊天时都会相互提问:“你知道拖车哥吗?”

时隔5个月,记者去采访康康的时候发现,这次看似偶然的助人为乐,其实是康康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对汽车的热爱,占据了康康生活中最主要的部分。康康每年都要参加环塔、巴丹吉林等沙漠拉力赛、越野赛,并获得过全国大小奖项十几项。他自己经营一家汽车电器维修店,从早8点到晚8点,除了过年放几天假以及外出参加比赛,一年四季都在这个维修店里。如果想出去散散心时,康康就会接上几单生意,开着自己的越野车拉着外国游客去西藏、新疆、云南等地旅行,或者带着外地客人来一趟宁夏游。作为“越野e族”的一员,他在队友遇到困难时一定会及时提供帮助。

记者再次见到康康时,发现他最大的变化是换了辆新车--牧马人。这辆车也和康康的一次义务救援有关。[详细]

往期推荐

返回顶部
第44期January 4,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