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近日,一则奥巴马在白宫记者协会晚宴上的讲话引发了转发热潮,奥巴马在讲话中不断吐槽竞选对手和自己,其幽默感被人认为不亚于黄西。而实际上,美国的政客乃至总统每年都要被该协会的记者们吐槽无数次,但白宫记者们的语言却并不轻松幽默。他们直接对政府开炮,问题尖锐敏感,时常令回答者下不来台。他们是白宫记者,更是社会、公众的“看门狗”。 [详细]
第258期
美国《洛杉矶时报》前驻白宫记者乔安娜曾说:(做白宫记者)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在于,你会觉得自己和历史如此之接近,而且你能靠近事件的中心。白宫记者协会成立于1914年,是年,有传言称国会将决定哪些记者有资格参加威尔逊总统的记者发布会,而这个协会的成立就是在11名记者的联合努力下建立的,并作为媒体对该传言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能与政府正面“斗法”,其成员可谓媒体行业的精英。白宫记者协会要求,该记者应为报刊、网站、广播台、电视台或其他持续报道白宫新闻的媒体的采编人员,必须拥有永久的白宫媒体采访资格。目前大约有100位来自报社、通讯社、电视台和电台的记者常驻白宫。为了推进新闻事业的发展,该协会还会拿出其部分收入,为表现突出的新闻学生颁发奖学金。
工作压力与能力往往成正比,“白宫口”的记者更甚。白宫记者库马尔说:“白宫记者证对于我们来说,首先意味着享有‘等’的特权———等候一个新闻发布会,或等候总统的到来。”很多时候,他们可能要在瑟瑟寒风中等到半夜,等来的也许是新闻发布会取消的通知。
白宫记者团随美国总统出访,搭乘空军一号所产生的高额交通费需要记者自己买单。面对安全人员时时常发生冲突,在巴黎,一美国摄影记者被驱逐出场,一女性电视技术人员被扯掉帽子;在日内瓦,一法新社记者为抢拍镜头,当场挨揍,并被扣押一个多小时。而由于高压与劳累,一名驻白宫记者的平均工作时间为2到3年。
著名记者海伦曾说, “他们(总统)全都不喜欢我们。从来没有总统喜欢记者的。如果你想受欢迎,就不要干这行。”“冲突就是新闻”,这是无数记者所认可的价值观。白宫虽然给他们提供了直面领导人的机会,但他们丝毫不会嘴下留情,在奥巴马上任后,记者马上抛给他“水刑”、关塔那摩监狱、伊拉克战争、阿富汗问题、经济危机等一系列棘手问题。
当记者的回答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无论是发言人抑或政府高官,记者都会直截了当地提出质疑、打断。2009年3月24日的奥巴马白宫记者招待会中,在13个问题当中,有7名记者在奥巴马回答问题是打断发言,并就细节追问。当遇到重大新闻事件时,记者们往往会“群起而攻之”,9.11事件发生后,记者在一段时间内不停地向白宫发言人询问美国何时出兵塔利班,以期得到答复。
在2011年的记者协会晚宴上,奥巴马就接着这个场合在演讲的一开始就澄清了当时甚嚣尘上的“出生证明”问题,在今年的晚宴上,奥巴马再次开起了这个玩笑,并对“狗肉门”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吐槽,“单口相声”结束前,他还憧憬着自己可以继续推进医疗改革。
有媒体形容这场晚宴仅仅是“宣告获奖人,颁发奖金,给媒体和总统之间架设一条胡唱赞歌的桥梁”。而政府也一定不会漏掉这个宣传自己的好机会。同样,在白宫记者协会的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总统的照片随处可见,近到奥巴马、小布什,远到尼克松、里根。这也令人不禁担心,白宫记者正在逐渐转型为美国国家领导人“伟光正”形象的塑造者。
在同媒体的斗争中,布什采取反守为攻的战略,不再被动应付,而是主动出击,深入“敌人”内部。“塔隆新闻”通讯社其实是一个由美国共和党为代表的保守派人士创办,亲共和党、对布什政府带有明显正面倾向性的政治传声筒和宣传工具。记者詹姆斯.古克特化名杰夫.加农,靠一张“即日有效”的通行证,骗过了FBI的眼睛,并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一混就是两年。
他总能和白宫发言人或者布什总统在全世界各大媒体的聚光灯下和摄影机前在一出出“双簧好戏”里配合得天衣无缝,目的就在于能够帮共和党“唱好”政府。他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大选时候唱衰民主党的候选人,并在“塔隆新闻”的网站上频频发布布什政府的政策。但由于其过于反常的提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共和党的卧底。最终杰夫辞职了事。
海伦曾长期任白宫记者团团长,有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之称。在其所著《民主的看门狗》一书中,她直斥白宫记者的现状:“白宫记者真是一茬不如一茬,他们只知道顺从政府的意志,从‘民主的看门狗’沦为了‘哈巴狗’。”“如今,美国媒体就是白宫声明的回音室,记者也早就从提审员变成了速记员。”
在海伦看来,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媒体的“沦陷”的最好例证。记者们不敢向白宫尖锐发问,对政府制造假情报、滥用情报、虐待战俘、秘密窃听国内公众电话等丑闻反应麻木,没有尽自己的职责“穷追猛打”。
肯尼迪曾故意制造“好新闻”;约翰逊对写了尖锐报道的记者采取冷落态度;而尼克松政府甚至会偷听那些“刺儿头”记者的电话;至于里根,一个非常著名的姿势,就是用手拢住耳朵,假装听不见记者提问……政府选择如何应对记者的刁难,是否如实回答提问,固然有自身的考量,更是总统等官员的自由。政府不限制新闻的传播,更不会规定哪些新闻需经白宫统一的审查(假新闻除外)才可以发布,其行为并不与新闻自由相悖。
有人会说,记者海伦•托马斯就曾“因言获罪”,她被问及对以色列的看法时说:“告诉他们,滚出巴勒斯坦……回到波兰、德国、美国或其他任何地方。”在美国人的观念中,这种煽动民族情绪,有着明显的种族歧视、攻击平民倾向的言语最不能为人容忍。因此,触犯了众怒的她被出版社取消了合同,白宫记者协会也取消了其象征着地位的发布会专座。记者能否继续发声,只关乎其是否打破了职业道德,是否触犯了社会伦理的底线,批评政府虽然令政府很难堪,但公权力绝不会插足任何编播采写的过程。
“水门事件”发生后,正是有着《华盛顿邮报》两名年轻记者持续不断的揭露报道,最终导致尼克松下台。美国几乎每一位总统都会被或大或小的丑闻所纠缠。海伦认为“权力会试图管理新闻,但它们并不总能成功。”
公权力不会使记者“因言获罪”,做一名怎样的记者,全在其个人的职业操守。对于白宫记者来说,他们是身处舆论最前线的“看门狗”,西语有谚:新闻媒介与记者是社会良知的“看门狗”。看到破坏民主法治、公众知情权的行为,记者理应发出自己的声音,提醒民众。就像奥巴马在那段单口相声结尾处说的那样:媒体自由让美国不怕质疑,敢于调查,直言批判,而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所有媒体人都做出了牺牲。当然,做正义与良知,做公众知情权的“看门狗”,记者们不会只着眼于白宫。
海伦曾说:“为什么向总统提问需要鼓足勇气呢?他是我们的公仆,必须对自己的作为有一个解释,提问是我们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