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将食物中毒判定为群体性癔症需审慎

     2012年3月29日,贵州织金县八步小学学生在食用早餐后集体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86人送医院治疗,3月30日,贵州省毕节市食品安全办公室表示,目前事件原因已经查明,该事件属个别学生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群体性心因性,或群体性癔症,这种病能套用在任何原因不明的群体症状上,这使得公众不免怀疑其可靠性。 [详细]

第231期

  • 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 中国网络电视台评论频道出品
  • 责编:冯超

非常识

专家说有一种病叫群体性癔症

      群体性癔症,又称为群体性心因性疾病或群体性社会疾病以及流行性癔症,是由强烈性癔症情绪反应或心理暗示激发的急性流行性精神障碍。
      群体性癔症的发生与患者心理上的失去平衡有很大的关系,可能发生在一些群体性的服药和注射疫苗之后,如:接种乙脑、麻疹疫苗、服用碘油丸等。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某种“危险因素”,某种化学毒物或致病性微生物的出现会激起群体性的极度焦虑和恐惧,从而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而实际上并没有中毒。

这种病的症状是“各种症状”

      群体性癔症多发生在相对独立的人群中,暗示性强。这种疾病的发病情况往往是,在集体的场所,一人发病时间不久,其他的人就随之发病,相互之间的影响很大如,一人发病后,并自述腹痛、恶心,开始呕吐,其他学生见状后就十分紧张,表现出恐慌情绪,这又使发病的人数大增。
      研究表明,群体性癔症表现为,症状多样、短暂、可复性,比如头痛、头晕、腿软、乏力,恶心而不呕吐、腹痛而无腹泻。一般不会发烧,神经反射等检查正常。简而言之,一人出现了一是就群体而言,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症状相似的病人,即刻可以发病,瞬间又可以恢复,症状来去匆匆。

这种怪病被认为是心理暗示所致

      一般情况下,群体性癔症的发生均存在其诱发因素。也就是说,患上这种病由心理作用,少数有“真实”症状人的暗示会使群体集体患上这种病,具体有什么症状,要看具体情境。在卫生防病方面可能是群体性。
      注射疫苗、预防服药、食物中毒,也可能是某一群体内某人突然发病或突然死亡等恶性刺激。只有这些或轻或重的不良刺激作用于某一特定群体,才有可能诱发群体性癔症。在集体场合中,当一人患病后周围人目睹其发病情况,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或者受到迷信或不科学解释的影响,更加重了精神负担。人群存在着不良暗示的情绪和抑郁、焦虑的心理,以及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等因素,再加上有“发病”的“榜样”,这就为发生群体性癔症奠定了基础。
      群体性癔症常发生于一个特定的境和群体内,开始时一人发病,周围的人因为看到其症 状而受其影响,进而通过暗示和自我暗示而出现相似的症状。结果是,同一人群相互感染,一人有某种症状,其他人很快也会出现类似症状。

非常识
小学生被认为患群体性癔症的可能性较大。

非常识

      从医学上讲,由于群体性癔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多因精神因素使大脑功能失调而发病。因此,该病多见于性格多变、感情脆弱、情绪不稳的女性及学生。
      2008年12月19日中午,贵州织金县阿弓中学近300名学生在食堂里就餐后,陆续有学生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到当天4:30,就诊学生多达111人。织金县疾控中心的初步调查认为此次发病为一起由少数胃肠道不适病例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2010年4月,广东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坑仔学校46名小学生22日在接受乙肝疫苗后出现不适症状,广东省卫生厅23日表示,事件疑似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引起,与疫苗无关,不久之后,所有不适症状学生均康复出院。
      2010年5月2日,甘肃省陇西县一所小学68名学生自4月23日出现不适已10天后,陇西县首阳镇卫生院和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诊断均为:群体性癔症症。此前,正在校园做早操的他们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像“农药”一样的气味,回到教室后视力开始模糊,后来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并伴有头晕、肚子疼症状。
      2011年4月22日,陕西省榆林市鱼河镇中心小学的251名学生喝完学校提供的蒙牛学生专用奶后,出现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治疗,其中16人出现恶心、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26日,官方的检测报告出炉,称学生所饮用的蒙牛学生专用奶未检测出致病菌,符合饮用奶标准。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牟静君表示,出现此事不排除学生间情绪的互相干扰与传染等。

非常识
群体性癔症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

非常识

这种不能证实的病很难判断

      对发病人群进行检查,的确可以排除一部分致病原因,但排除这些致病原因应该是慎重的。在现实操作层面,往往是没有发现致病原因即可等同于患上群体性癔症。
       心理性疾病的检测本身就很复杂,将群体性癔症这种带有切实物理性表现的疾病归结为心理疾病,这没有绝对的因果联系。从另一方面说,专家可以将一些群体症状判定为群体性癔症,反之,我们是也可以认为,判定为群体性癔症也等同于尚未找到发病原因,但这两种判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定性。

用排除法判定群体性癔症不靠谱

       由于这种“病”可以表现为任何症状,判断是否是群体性癔症是先排除在判定,将所有可能的因素排除后,就可以用心理性癔症来解释了。不难发现,近年来被认定为群体性癔症的事件中,群体性癔症多是在专业人员经过检测后排除其它可能造成发病的诱因后判定的。
       这样的巧合,让公众如何相信“群体性癔症”。孩子们是否中毒若无法立即准确检测清楚,若将“群体性癔症”抛出,的确可以蒙混过关,但这样的排除法诊断,似乎与科学诊断不符合。

相关利益方可能借此推脱责任
      由于“群体性癔症”往往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挂钩,是卫生事故还是只是心理暗示对事件性质的判定有着质的区别。判定为认为原因导致的食品、药品质量不过关,对学校、地方政府或生产企业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对事件的性质判定决定了相关责任嫌疑人有无责任、责任大小。
       要将一个事件解释为“群发性心因反应”或者“群发性癔症”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能成为一些部门以社会稳定为借口,从而隐瞒真相、逃避责任的遮丑布。2009年4月23日开始,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有逾千名职工不同程度地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住院者超过160人。“中毒事件”被披露后,随即引发了全国性的关注,随后卫生部门派出的专家组利用4天时间给出结论—这是一场“群体性癔症”。但后经媒体披露及国家安监总局证实,这是一起“集体中毒”事件,而非心理因素。自此,“癔症”这个时髦的心理学、疾病学名词就有了更多的用场。而我们这些专家也成了压力之下的杯具。

投票调查

您怎么看待此次食物中毒事件?

  •  相信专家判断,为群体性癔症
  •  孩子食用的牛奶或面包出了问题
  •  事实不清,不好下结论

您怎么看待群体性癔症?

  •  不能确定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疾病
  •  是一种病,在一定条件下会发作
  •  说不清

投票  查看结果

    是不是群体性癔症,别急着找专家“辟谣”,调查不清,判断过于草率,一旦出现问题,只会事与愿违。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