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越南是我国重要邻国。80年代以来,跟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越南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近年来甚至有报道说越南的政治改革步伐甚至超过中国。然而最近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称去年越南消费物价指数(CPI)上涨20%以上,经济增长也预测放缓。那么,越南究竟做了怎样的改革,又遇到了什么问题?[详细]
第235期
自从1975年越南实现南北统一之后,越共采取了模仿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将统一之前在北方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广到南方,没收了几乎所有的私有经济,在农村推行“公社”制度。但是此后,越南的经济逐渐陷入泥潭。到了1986年前夕,用1美元就可以换回一大捆越南币,4美元就可以做一套西装。因为物资紧张,当时在越南买缝纫机用的轴线不仅也要凭票购买,而且往往是一个轴线几个人分着买,售货员用尺子一段一段地量着卖。
在原有经济体制面临崩溃的情况下,改革的呼声首先从基层开始。当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南部一些地方,土地承包、效益工资等做法在地方官员的暗中支持下开始局部实施。
但是这种做法随后遭到了越共党内保守派的指责,当时力主进行改革的胡志明市市委书记阮文灵还因此被逐出中央政治局。不过,在阮文灵的邀请下,时任越共总书记,一向被认为是越共内部持有保守立场的元老长征亲自到胡志明市考察。长征在考察之后对阮文灵的做法表示赞同,随后,阮文灵被重新启用,并在1986年的越共六大上当选越共总书记,阮在这次大会上提出了“革新”政策,这也被越南官方认为是越南改革开放的开始。
从1986年到1989年,越南改革的步伐并不快。台湾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所长顾长永说:“直到1989年的苏东剧变,越南只是明确了以前照搬的苏联模式是走不通的。” 真正震撼越共高层的是1989年的苏东剧变。这场政治事件不仅意味着每年20亿卢布的苏越贸易和10亿卢布的苏联对越援助突然中止,而且代表着越南自统一以来就一直模仿的苏联模式突然宣告失败。这两方面原因也成为越共高层推进改革的新动力。
1993年,越南公布新的《土地法》,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延长到20至50年,而且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继承甚至转让。1992年颁布《公司法》。1999年颁布《企业法》,开始发展越南的私人经济。私人经济和外资占经济产值的比例逐步提高。
经济改革也一直伴随着意识形态的争论。1996年,越共八大在总结10年的改革经验之后,将越南的经济形态定为“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而且还在这个定义的前面加上了三个定语,所以八大之后,越共对自己的经济形态的完整定义颇为复杂: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由国家管理,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直到5年之后的越共九大上,这个复杂的定义终于被上升为“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Socialist-oriented market economy)。当时一些外国媒体评价说,在经历了15年的摸索之后,越南共产党终于突破了种种限制,对市场经济表示了认同。
在改革最初的80年代,主要的改革措施是放开市场和价格管制,允许农产品的市场销售,并鼓励私人和外资投资。当时仍然使用“五年计划”的提法。90年代开始,进步非常明显,共有30,000家公司设立。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7%。1990年到2005年,贫困人口从50%下降到29%。不过相对而言,繁荣主要集中在南部的胡志明市(原西贡)及周边地区。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也对越南形成了冲击,暴露出了当时经济结构效率低下,此后,越南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更注重稳妥,强调国有企业和银行的控制。经济增长率下滑到6%(1998)和5%(1999)。
2001年,越南中央重新发文,在重申国有经济的重要地位之外加强私营经济的作用。2003年,私营经济占全国工业产量的四分之一。同时经济增长也出现反弹,逐渐稳定在7%~8%的水准,在亚洲仅次于中国。2007年,越南经过多年谈判,终于成为WTO正式成员。
在实行总书记差额竞选之前,越南就先期实现了政治局设置的布局。2001年,越南即取消政治局常委,复设中央书记处,其成员除总书记外,称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九大之前,政治局常委也称为“五人小组”,为越共高层的“核心之核心”。取消政治局常委之后,越南的政治局规模也不大, 目前只有14人。政治局核心成员,分工既明,分权制衡。总书记是中央书记处成员,不担任国家元首之职;总理实权较大,但无军权和党权;国家主席有名义上的军权和政权,总书记有实际军权和有限的党权,却无政权;国会主席职权虽虚,但近年有一定充实。
2007年,在越南第十二届国会选举中,越南推行了国会代表差额竞选制度,从875位候选人当中选出500位新任国会议员。越南共产党中央推荐的代表,甚至都有两位数的落选而在2011年初的越南共产党的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央委员,亦实行差额选举。大会投票确定了279名越南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包括中央委员候选人218人,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61人。大会投票产生了175名中央委员和25名中央候补委员。这届越共中央委员的差额选举比例为24.57%。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越南当年5月同比通胀率达到28.3%,为17年来最高。对此,越南政府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货币供应量、银行信贷大幅攀升。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越南2009年的信贷增速达到了37.73%,高于名义GDP,超过20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增加了30%。而年初越南中央银行定的目标是确保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25%,信贷增长25%~27%。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造成了国内的资产价格疯狂上涨,而且由于政府控制力相对较弱和国内需求旺盛,货币政策的宽松也开始蔓延到了实体经济,CPI上升就是一个显著的表现。
同时越南在财政方面的应对也过于积极。2009年2月10日,越南财政部公布了遏制经济衰退,保持经济增长和保障社会民生的四组财政政策,支出143万亿越南盾(约合80亿美元)。越南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执行结果是2009年越南财政赤字约为115.9万亿越南盾,占GDP的6.9%,超出原计划28.6万亿越南盾,比2008年越南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4.9%高出了2个百分点。高于理论界认可占GDP3%警戒线3.9个百分点。而财政赤字的吃紧势必会要求进一步的货币宽松,这几乎是一个恶性循环。
在这两种因素作用下,越南通货膨胀率在09年一度压低后持续走高。一直保持在10%以上接近甚至超过20%的水平。目前,越南的通货膨胀率为亚洲最高,但是越南政府审查禁止当地记者对此进行报道。大量企业破产,楼价贬值,银行和国有企业则充斥着坏账。经济增长和未来预期也渐渐放低,2012年预期增长可能不到6%。
越南取得今天的成就,不仅有对中国的学习,也有自身的大胆开拓。解决目前的问题,也唯有进一步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