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一个让人“痛并快乐着”的时间段,捧红了一部“垂涎欲滴”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触动了无数人的味蕾,“大晚上的播这种片子真是虐心”;它也让无数网友欢欣鼓舞,无论是立意还是画面都堪称精品;它更激发了海外游子们思乡之情,“我的胃刚刚在求我回国”。透过屏幕,观众们仿佛嗅到了那股味道,那是历史的味道、时间的味道、家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完整版视频、解说词。]
第270期
《舌尖上的中国》参展戛纳电影节的海报,主要元素近看是一片腊肉,远看似中国山水,设计充满东方韵味。食物是一幅画,更是难得的风景,这是海报传达出的意境,更是高清摄像机带给观众们的直观感受。
“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场面年年上演”……在中国,食材生于长于风景之中,而中国人的烹饪技巧显然没有辜负这上天的眷顾。食物们从风光中走出,并最终幻化为更加美丽的景致。
中国的厨师和食客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将视觉和味觉高度统一。莲藕深埋于淤泥之中,但莲藕排骨汤、炸藕盒、香煎藕饼等等与之有关的菜品都称得上是“赏心悦目”。水中的游鱼、豢养的走兽,一切食材都有着其“不堪入目”的一面,但端上餐桌之后,食材的天然属性便会被人抛在脑后。
在小品《策划》里,宋丹丹有句台词:“儿媳妇啊,整俩硬菜,咱家今天来客人了。”无论自家欢聚还是招待客人,“硬菜”最主要的特质就是“不经常吃”;此外,“硬菜”的水平代表着厨师和饭馆的水平;它更代表着主人对这桌食物的负责、对来访者的重视,饭菜不一定要吃,但面子必须给足,请客者想通过这顿饭达到其他的目的,是再常见不过的事了。
片子中说“食客要感谢劳动者”,劳动者同时也是食客,二者并无太大差别。若非应酬不断的“重要”人士,人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常菜。在纪录片中,随处可见为填饱全家的肚子而忙碌的普通人。家庭厨房是孕育中国美食文化的土壤,无数人走在探索味道的路上,是他们通过实践发掘美味的藏身之所,而非“中华小当家”式的人物。
在经历过大鱼大肉的洗礼之后,吃点家常菜成了宴请、应酬的新风向。郊外的农家菜生意兴隆,城内深埋于胡同的私家菜馆人流如织;“每年晚稻成熟,就到了宁波人打年糕的时候。孩子们约好都从宁波回到村里来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这样围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难得的两三次”,家的味道在这里,而非灯红酒绿之中。
无论是万金盛宴还是乡野小厨,中国人总是以最大的敬意去“处置”所有食材。中国人习惯赋予普通的食物美好的意象——鸡爪被称作凤爪,鸡翅称作凤翅,并用“龙肝凤髓”形容极其难得的食品。但凡是烹饪,就避免不了杀生,我们在获得这个世界绝对的支配权的同时,也应该适当地思考下“我”与世界的关系。片中,以打渔为生的查尔干湖东北渔民,世代相传的祖训就是“猎杀不绝”,人与自然的互相赠予也形成了一种默契。
就像片子中说的那样: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中国,吃与礼一直密不可分,在武汉,有一名男子欲开办画班,就效仿孔子学费只收腊肉。纪录片介绍“蒸”这种烹饪方式时说:在人们发现油脂的快速加热功效之前,蒸被认为比煮加热更快,并且更容易保持食材的完整形状。历史上,“蒸”字曾经和“祭”字同义。牺牲、祭品要保持完整形状。而水蒸气的运作,使热量比较均匀弥散于容器中,也使得蒸一整头猪成为可能。
时至今日,食品用于祭品仍旧流行,祭品与食品的烹饪甚至同样考究。烤乳猪是许多年来广东人祭祖的重头戏,宾馆、酒店都纷纷将烤乳猪作为清明祭品销售的一大招牌,乳猪烤得焦黄,是祭祖仪式上最为诱人的祭品。
中国人的“礼”不只体现在敬畏祖先,重视身边的人更为重要。“谢师宴”“升学宴”“满月宴”“乔迁宴”,礼多人不怪,酒后吐真言,中国人也乐于在饭桌上交流感情。
不只是食物的丰盈诱人,朴实的画面和生活场景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鸣,看完后想家了,想念家乡熟悉的味道了,“每次想家,就馋家里街角处的开元米粉,香浓的汤底,细腻的粉质,老板不会吝啬加多一勺海带汤,这就是四川绵阳。舌尖上的中国就是思乡的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前,一系列英国、日本的饮食纪录片被国人冠以“黑暗料理之旅”之名。对海外游子来说,这部片子可是扎扎实实地“虐心”。“为什么我的嘴里饱含口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有人如是说。也有远在非洲的人发出感慨:“出国这么多年,依然吃不惯汉堡薯条,每天只有吃着那热腾腾的米饭才觉得心里舒坦。有时不惜开车20多公里去吃碗桂林米粉,为的就是找找那家乡的味道。身在海外的华人对自己家乡食物的眷恋永远不会改变,这可以看成一种怀旧,一种精神的寄托。才下舌尖,却上心间。”
纪录片中,部分食材的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观众也不住感慨影片与现实的差距。郑渊洁曾经发过一条微博,引起了网友热议:一个搞餐饮的朋友告诉我,千万不要在外面吃饭,最好在家自己做。这位童话大王也一直以自己的行动提倡着健康饮食。炒饭、大块的蔬菜水果,是其一天之中最为常见的食物。
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猴头燕窝鲨鱼翅,熊掌干贝鹿尾尖,童话大王的食谱上没有这些精贵的食材,口味或许也难与高级饭店匹敌,但这种对待自身健康真诚的态度却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喝彩。为了吃到健康的食物,中国很多人开始在自家小区的绿地里开垦,种植时蔬。破坏小区规划,侵占他人空间,类似行为屡禁不止,全源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对自己的饮食最负责的人永远是自己。
在其他纪录片中,食物也是常客:《铁西区》里工人带到钢铁厂的粗糙的伙食,让人们感受到了一股生命的坚韧;《关口知宏中国铁道大纪行》里面,关口知宏接触到的多是最简单、最普通的家常菜,这个异乡来客大呼过瘾。有时,这个烹饪水平已臻化境的民族对食物的要求很简单:温暖、管饱。
与很多美食节目不同,片子里没有操着港台腔大赞味道“正”的帅哥美女,也没有贴满赞助广告的华丽厨房。从材料入手,经由播种、收获、采集加工,无处不在的是草根厨师和出售日常副食的店铺。普通人很难掌握大厨们的火候功夫和刀工,却了解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口味,这样的食物最为贴心。
有网友在纪录片的影评中写下自己的故事:作为一个东北家庭妇女,我妈的手艺堪称糟糕透顶,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从小到大一直以为酸菜有剧烈的铁锈味是理所当然的事……我离家15年,在外面几乎没有吃过东北酸菜。非不能,实不想——没有铁锈味的酸菜,反而让我不习惯……我家已经有好多年不积酸菜了,这是因为我妈年过半百之后,右半身几乎已经完全失灵……她不知道,我多想再吃一口她包的大铁球。
这个社会,很多东西都能用机器批量制造而成,包括饭菜,唯独有些记忆深处的食物是无法取代的,不同的厨师,不同的家庭,每一个能够生火的社会单元都会养成专属的味道。几十年的家庭生活将味蕾驯化的极为顽固,它所认可的那个味道,叫做家。
郑板桥有词曰:“稻穗黄,充饥肠;菜叶绿,作羹汤。味平淡,趣悠长。万人性命,二物耽当。”包容与吸收,精致与实用,历史与人情,美食给了中国人生命,中国人赋予了美食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