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激光近视手术没那么可怕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眼科名医蔡瑞芳近日宣布,不再做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因发现患者术后十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激光近视矫正术可能有后患”。对此,网友纷纷热议。在某网站发起的调查问卷中,表示“绝对不会做”的占33%。中国每年有超过150万人接受该手术。那么,激光近视手术到底安不安全呢?[详细]

第207期

  •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 中国网络电视台评论频道出品
  • 责编:邱天人

非常识

LASIK融合了两种矫正早期技术

    LASIK手术的概念可追溯至1970年,Jose Barraquer医生发明第一个角膜切割器(microkeratome),以切割极薄的角膜瓣以改变角膜弧度,这种手术称为keratomileusis。已成为当今全世界最普遍的角膜屈光手术。
    1983年,准分子激光治疗设备被发明,1985年应用于临床治疗近视(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开拓了一种新的安全而精确的近视矫正方法。PRK多应用于治疗700度以下中低度近视的病人,缺点是手术后几天内会有疼痛感。但由于破坏了角膜的正常解剖结构,术后可出现角膜浑浊、眩光和屈光回退等并发症。
    1990年,意大利医生Lucio Buratto与希腊医生Ioannis Pallikaris把上述两种不同的手术技术融合在一起,共同开发出LASIK手术。由于手术比其他同类手术的准确度高,副作用却较少,尤其与PRK相较明显减少术后疼痛的现象,因此很快便流行起来。

LASIK的原理

    LASIK,全称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手术对象是人的角膜。理想状态下,眼睛把入射光聚焦到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楚东西了。但是近视的人的焦点在视网膜之前,通过配戴近视眼镜——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将焦点后移到视网膜上,达到矫正近视的作用。手术矫正近视则是通过改变眼球的屈光结构来调整光线的聚焦。角膜提供了整个眼睛屈光力的约2/3,LASIK手术正是通过改变角膜屈光率——相当于把角膜中央一部分做成一块镜片——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的。
    LASIK手术的过程并不复杂:先在角膜中心区表面切削一个大约100-180微米厚的“盖子”形的带蒂皮瓣并翻起,暴露皮瓣下角膜基质,然后利用高能准分子脉冲激光把一定厚度的角膜基质烧灼掉,最后将“盖子”盖回原来的位置,无需缝合。角膜上皮细胞会在24-48小时之内完全修复。紧接着角膜的的基质,也会逐渐自我修复。

非常识
LASIK手术步骤图解

非常识

并发症主要是“圆锥角膜”

    激光矫正近视实际上是在角膜中央做了一块凹透镜,实际上“削薄”了角膜的厚度。而要知道,眼球里面充满了液体,对每个方向都有液体压力,当某部分的容器壁变薄,对压力承受能力低,就有可能向外突出。在接受激光矫正手术后,有极低概率会发生角膜持续变薄的并发症,而进而这部分角膜受压突出,形成“圆锥角膜”。

不过并发症几率并不高,在1%以下

    研究表明,激光矫正术后发生角膜持续变薄的几率在1%以下(据文献报道发生率分别为0.04%,0.2%和0.6%),并非网文所称的那样成为身体里的“定时炸弹”。降低术后视觉障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LASIK术后剩余角膜厚度是关键。实验证明,角膜厚度是影响角膜强度的主要因素。剩余角膜基质越厚,发生圆锥角膜的风险也越小。在一项以猫眼为对象的动物实验中,研究者将猫眼分为4组分别进行LASIK和PR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术后对角膜后表面的前突量进行测量,证实与角膜皮瓣相比,剩余角膜基质过薄是术后角膜后表面前突形成圆锥角膜的主要原因。一般国际研究上以250微米为限,而一般手术操作中要保证410微米的余量。 研究人员还发现,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中央有向前突出的现象,不过角膜基质较厚者1年内角膜后表面曲率稳定或回复越明显。两年内也不会有进一步的大的变化。
    另外,关于激光矫正近视的动物实验及其术后观察早在80年代就已同步进行,基本不存在“缺乏长期观察”的问题。

“医师封刀”可能因所用技术设备较旧

    据《联合报》的报道,“封刀”的医生蔡瑞芳本人强调,激光近视手术安全、准确度高,99.9%都没问题,至于他临床上观察,部分术后并发症现象,提醒若是已经动刀,又有慢性过敏性发炎者,建议控制发炎现象,避免可能的并发症。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前主任郑英明,当年代表台湾眼科界参与了同台湾卫生署协商激光手术开放这一过程,他在接受采访时,很直接地说,蔡瑞芳只说自己20年的病人出现严重并发症,但蔡医生更应该说明的是他动手术时使用的是哪种仪器。
    台湾 “卫生署医事处长”石崇良也强调,除非医师的见解发表在国际期刊,且经医学会的科学讨论认为手术确实不再适合,否则“卫生署”不会禁止这项手术,其它国家和地区也未明文禁止激光近视手术。
    台湾眼科医学会前理事长林浤裕也表示,美国对于治疗手术十分严谨,如果激光近视手术不安全,美国不会开放飞行员接受这项手术。
    至于激光近视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如眩光、夜间视力变差及干眼症问题,台大医院眼科医师王一中强调,近年来激光仪器已大幅进展,包括前导波激光、虹膜定位仪等,都会使可能并发症降到最低。

非常识
激光矫正手术会对老年时的白内障手术有小幅度的影响。
非常识
用“飞秒激光”进行的LASIK将是一个更安全和精确的改进。

非常识

经过激光矫正手术以后,会影响暗环境视觉

    一些人存在疑问,为什么许多眼科医生自己不接受激光矫正而戴眼镜,是否是他们自己对这种手术不信任呢?其实并非如此,这要从“眩光”说起。
    激光矫正近视的方法可以理解为在角膜上安上了一块眼镜片,有点类似隐形眼镜。不过不同于隐形眼镜的是,这块“镜片”没有一般的隐形眼镜镜片那么大。而我们看东西的时候,光线是要通过角膜后面虹膜上的一个孔进入眼球的,这就是瞳孔。一般的镜片都能足够大,保证所有进入瞳孔的光线都已经通过了镜片。但是激光矫正手术造出的这枚“镜片”就不一定保证得了这一点。当瞳孔较大时,周围就有光线不通过“镜片”进入瞳孔。这些周围光线所成像的清晰度与中央部分不同,光线在“镜片”边缘还会发生散射,叫做“眩光”。这都会造成视力下降。
    影响瞳孔大小有两个因素,一是个体差异,所以有些天生瞳孔大的人本来就不适合做激光矫正。二是外界光线强弱,大家都知道,人的瞳孔在暗处会变大,所以做过激光矫正术的人在暗处的视力会变差,而眼科医生往往常在较暗处工作,为了不影响工作,做激光矫正的就比较少。

只是矫正术而非治疗术,是否做主要看有无摘眼镜意愿

    必须指出的是,LASIK方法进行的激光近视矫正,只是一种“矫正术”而非“治疗术”。所以它并不是“治好了”近视,而只是矫正。在这个意义上,它与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等矫正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显然,激光矫正近视不必另备眼镜,比较方便,且也不容易因为硬质眼镜框架而受伤。这是其优点。但是诸如可能的并发症、影响暗处视力也是其劣势,而且作为一项手术,本身也会有较小但不能排除的风险。一般来说,医生首先会对你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手术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年龄不能太小、不再哺乳期、原有的角膜不能太薄、瞳孔不能太大等标准。当然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有迫切的需求。比如你常夜间工作,那最好不要做,但如果你常做户外运动,那也许做了更好。

也有一些只能做激光矫正的情况

    也存在一些比较极端的情况,非做激光矫正不可的。例如一般人使用框架矫正近视时,眼镜与眼球是有一段距离的,众所周知,这样通过凹透镜看东西会导致成像被缩小,度数越高成的像越小。而人眼有两个,在看东西的时候需要将双眼成的像组合成一个像。当双眼的度数差距比较大(一般是250度以上)的时候,双眼通过框架眼镜所成的像大小差距过大,大脑无法将两个像融合在一起,这称为屈光参差。
    存在屈光参差时,医生会建议通过改变眼球表面屈光度的方式进行视力矫正。主要是隐形眼镜或激光矫正术。虽然激光矫正术不是完美的,隐形眼镜也存在透氧性差,阻碍角膜呼吸等问题,如果本人不喜欢或对隐形眼镜耐受性差,则也只能接受激光矫正手术。

    本专题部分资料来自于果壳网及科学松鼠会。

投票调查

您是近视吗?

  •  是
  •  不是

您认为激光近视手术足够成熟吗?

  •  已经成熟了
  •  还不够成熟

如果您近视,您会去做激光矫正手术吗?

  •  会去做
  •  会考虑,不一定
  •  不会去

投票  查看结果

    激光矫正近视手术瑕瑜互见,不必盲目相信或贬低,在充分获取信息后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权衡即可。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