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清明,这个端坐于法典之台的节日,显然是一个让国人心灵沐浴文化的日子。按旧俗,人们要携带供品、香烛、纸钱等到墓地,摆上供品,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再焚香烧纸,行礼祭拜。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清明节的祭祀方法更加文明、安全、绿色、环保,为逝去的亲人种一棵树,献一束花,倒一杯酒,让人们在宁静的氛围中,追思逝者,坚强生者。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礼敬先贤,追思先人、传递亲情的传统节日。近年来,各地大力倡导破除旧的祭祀意识,树立新的祭祀观念。然而记者在西安采访发现,要想彻底根除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祭祀方式,并非易事。
4月1日,距离清明节还有两天时间。当日傍晚,央视网记者分别在西安市长安区、雁塔区采访发现,有居民已经开始在就近路口和马路边烧纸祭祀,悼念先人。祭祀过后,纸灰翻飞。
近年来,由于封建迷信、污染环境等各种不文明祭扫行为的层出不穷,每至清明节各地民政部门都要发出倡议,3月份,陕西省民政厅以及省殡葬业协会分别发出倡议,宣传倡导鲜花祭扫、网络祭奠等文明时尚的祭扫方式,但民众的接受程度依然较低。
在长安区长兴路路边的一个小山坡上,陪家人烧纸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清明小长假要和家人出游,因此提前在家门口烧纸祭祀,“清明节一直都是这样烧纸的,你不烧怎么算是祭奠先人呢,这和咱过年一样”,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也在网上看到过文明祭扫的倡议,但“总觉得不像回事,家里老人也接受不了”。
传统外出祭祀方式,还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安保和交通压力。尽管今年清明前后正好有两个周末,能够缓解部分祭祀人流过多的压力,但是交管部门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央视网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每年清明节西安公交总公司都会加开途经和开往公墓的运力,确保出行。今年,西安公交406路增加10辆区间车,232路增加10辆区间车,同时增加306、307、K630、801路配车,方便群众前往骨灰堂和公墓的交通。
而根据西安交警部门的通报,3月31日周末,西安通往墓区主要道路、各主要高速公路车流量继续井喷式增长,车流量比周末同期多出一倍以上,连续三天事故量呈10%增长。
位于西安南郊的三兆公墓(西安市骨灰公墓),是西安市最大的公墓,每年清明期间日接待祭祀人群高达十万。作为陕西省殡葬协会会员单位,响应陕西省民政部门“文明祭祀”的倡导,三兆公墓已连续第六年倡议“文明祭祀”,但要想改变现状依然“需要一个过程”。
公墓办公室一位姓罗的副主任告诉央视网记者,从过去六年的情况来看,有一部分年轻人已经能逐渐接受文明祭祀的方式,但老年人的习惯不容易改变。“现在大家都在说pm2.5,烧纸对环境不好,年轻人能理解这个,我们倡议用鲜花代替烧纸,能看到一些年轻人来的时候手捧鲜花,但大部分老年人还不能接受这个,这还需要一个过程,毕竟是几千年的传统,年轻人改得快一些”。
据介绍,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到公墓祭祀的人群,一方面用鲜花祭祀,另一方面还要烧纸。
“以前我们还想过,要是你带纸进去烧,不让进园,但后来发现这显然不现实,作为我们来说,只能是倡议和引导”,罗主任表示。
实际上,民政部门在倡导的同时,近年来也在不断尝试推出能够社区居民接受的祭祀方式,以期逐渐改变传统的祭祀方式带来的种种不文明现象。
西安市于2011年清明节开始设立社区公祭点的试点工作,首先在新城、碑林、莲湖三个中心城区的部分街道社区设立4个公祭点,通过“鲜花换烧纸”、追思会、思亲墙等形式,表达对已故亲人的缅怀和敬仰。2012年,又把社区公祭扩大到雁塔、未央、灞桥,共设立12个公祭点。参与公祭的社会面和参与人数正在逐年增多,预计今年清明期间全市将有100余个社区开展公祭活动。
“我们社区去年开始搞社区公祭,1万多居民,有300多人参加”,西安市雁塔区世家星城社区工作人员向央视网记者介绍,公祭活动反响很好,今年有居民就提前打听社区还搞不搞。
“我们在社区搭公祭台,按点准时召开,念祭文,现场还设思亲墙,你想对亲人说点什么,写下来贴上去”,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办的时候,有居民把已故亲人的照片拿来,放在公祭台上,还带来食物等祭品,“这个氛围非常好,很严肃,又很文明”。
但工作人员也强调,要想有更多的人参加和接受这种文明的祭祀方式,也还需要一个逐渐引导的过程。[详细]
随着传统祭祀观念的改变,海葬、草坪葬、树葬等绿色殡葬形式近年很受推崇,央视网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在众多绿色殡葬形式中,树葬成为长春最受欢迎的一种形式。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文明祭祀、绿色殡葬,就此,长春人文纪念园(息园)陆续推出让生命回归自然的多种绿色殡葬形式:地葬、草坪葬、海葬、塔葬、树葬、花坛葬等等,得到逝者家属的认可,而在众多形式中,树葬最受大家的推崇。
央视网记者了解到,树葬在长春推出到售罄已经有七八年时间了,在息园的众多绿色殡葬形式中,树葬是唯一售完的,然而受到用地限制,树葬形式并非每年连续推出。“考虑到树葬的受欢迎程度,今年,我们推出120块树葬用地。”长春人文纪念园刘学敏介绍。
“树木生命力强、而且旺盛,这种形式自然环保,最重要是价格不贵。”一位前来咨询树葬的市民说,尽管花坛葬价格最便宜,但是花容易凋谢,综合考虑,她和家人比较认同树葬这种形式。
另据息园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树葬价格只需要1万多,清明期间还有优惠,比一块传统的墓地,价格便宜很多,“它比我们推出的最便宜的传统墓地,还有便宜近1万元。”
另据刘学敏介绍,一块传统的墓地一般占地3.5平方米,而树葬占地只有1平方米左右,两者比较,不但价格便宜,而且节省用电。央视网记者了解到,长春现有树葬墓穴400多,明年,长春仍将推出树葬这一绿色殡葬形式,“然而,受到用地的限制,大量推广有些难。”刘学敏说。
目前,长春采用的树葬形式是,在一棵树木下埋葬一个骨灰盒,为了方便逝者家属辨识,在树下,将墓位牌平卧于地面,“我们采用的是云杉树种,树葬墓位之间的距离是3米。”刘学敏告诉央视网记者,从明年开始,树葬将采用一棵树木埋葬4个骨灰盒,并且将树距缩短到1米左右,以节省用地。另外,逝者家属购买树葬后,另需一次性交纳20年的管理费用,园林的卫生,安保等物业服务和树木培育工作均有工作人员负责。[详细]
清明将近,哈尔滨市民采取音乐祭祀、社区公祭、送鲜花、植绿树、寄卡片等方式,移风易俗,文明祭祀,近年移动互联网崛起的微信也派上用场,成为人们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平台。
针对一些市民在街头随意烧纸的不文明行为,哈尔滨市城管办出台《禁止焚烧、销售冥纸冥币的街路、区域的通报》,规定114条街22个区域禁止烧纸,违反规定、不听劝阻的,将依法予以处罚。重点区域100个文明祭祀鼎、2000个文明焚烧桶上街“站岗”,社区的老党员晚上看护,并劝导市民不要在马路上烧纸。
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所组织市民3月30日在大连举行第九次海葬活动,同时正式推行“代撒骨灰”服务业务,让更多因为时间、工作等自身情况而不能参与海葬活动的市民完成亲人“回归大海”的愿望。第十次海葬活动将于4月20日举行。
在南岗区燎原街道办事处文化家园社区里,近百名外地大学生自发创建“追忆亲人,零碳祭祀”微信群。大家在群里上传自己和已故亲人的照片,讲述与已故亲人在一起生活的点滴,感受着这份浓浓的思念之情。目前,这个微信群还在壮大中,大家表示要将这种方式继续下去。
道里区北段社区工作人员将“寄思板”悬挂在庭院墙面上,居民手棒鲜花,在留言板上写上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寄语对亲人的哀思。70多岁老党员任明善感慨地说,由于年纪大,行动不便,社区这种又民俗又文明的祭祀方式很贴心。
3月30日,哈尔滨16万人出行祭扫迎来高峰。哈尔滨市民政部门在哈平路殡仪馆、向阳山殡仪馆等设立天堂信箱和音乐祭悼专区,免费为市民提供服务。
在哈平路殡仪馆,很多市民都趴在桌子上面写东西,他们拿着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一张祭思卡片上。话语虽短,但却表达了生者对逝者最真的思念。写完后,把卡片后面的双面胶揭开,贴到天堂信箱上,这封信就“邮”走了。在音乐祭悼区,有“用音乐表达您对亲人的思念”的点歌表,只要填写上点歌人姓名、歌曲名称、此歌曲送给谁、想对亲人说的话等内容就可以免费为逝者点上一首歌。在音乐祭悼的歌曲单上,歌曲共分为两组,一组为“感恩父母亲”,其中有歌曲54首,另一组为“感恩的心”,其中有歌曲66首,完全可以满足祭扫市民的点歌需求。
当天,共有3000多市民写了祭思卡片,还有89位市民为逝者点了歌曲,《父亲》、《母亲》、《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等歌曲点击率排在前三名。与去年相比,今年使用这两项服务的市民人数增长近3成。
记者在几家公墓和殡仪馆看到,前来祭祀的市民络绎不绝,几乎所有前来祭祀的市民都带着鲜花,鲜花祭祀越来越受市民的推崇。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祭祀鲜花并不局限于素色,还有很多彩色的花束也出现在公墓。
除此之外,专职礼仪师进驻社区进行公祭、组织放飞白气球、为逝者种上一棵绿树等活动也成了很多市民的选择,文明祭祀蔚然成风。[详细]
4月1日,在长沙金陵城市绿化墓园,一名女士提着鞭炮准备入园祭扫,工作人员发现后将其拦住,表示园内禁放鞭炮,并为该女士提供免费的黄菊花。
记者从长沙市殡葬事业管理处了解到,为了提倡文明环保扫墓方式,管理处抽调200多人,做好金陵城市绿化墓园和明阳山福寿苑的清明祭祀接待,为此准备10万枝菊花赠送给市民,代替鞭炮祭祀。
而针对身在外地无法回家祭扫的市民,长沙市殡葬事业管理处推出“网祭英灵”活动。在广州做生意的王先生告诉央视网记者,由于工作繁忙,正为清明节是否回家祭扫而犯愁,朋友介绍可以在网上祭扫,于是找到免费网上纪念馆,经过申请后,陵园工作者将代为祭扫,提供净碑、培土、送鲜花、上供品等服务。
针对寄存在长沙市殡葬事业管理处的逝者骨灰和在明阳山福寿苑、金陵城市绿化墓园下葬的骨灰,还可参加集体共祭活动。活动的具体方式为每10户一场共祭仪式,一场大约需要30分钟,仪式分为默哀、点蜡烛、献鲜花和写追思卡等环节。“集体共祭”全免费,祭祀所需要的鲜花、长眠灯、追思卡等用品将由长沙市殡葬事业管理处免费提供,市民可提前预约登记。
为了推进清明节期间做好群众祭扫服务、生态殡葬建设,近日,湖南省殡葬协会召集全省90家殡仪馆、经营性公墓及殡葬用品单位负责人会议,加强行风建设进行部署。[详细]
又近清明,公路上,赶着去公墓拜祭逝者的车辆络绎不绝。有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把遗体捐献给国家做医疗研究。在清明的时候,他们在世的亲人如何凭吊?沈阳市专门为这个群体修建一座纪念广场,让这些令人尊敬的人“魂有所依”。
董荣老人的儿子名叫董智伟,因患白血病,在2007年的4月初去世,去世时年仅20岁。
弥留之际,董智伟向父母表达了自己最后的愿望:“把我的身体捐出去吧,捐给医院或者研究所都行,让他们来研究我的病。我相信总有一天,医生能把我这种病治好,到那时候,就等于是我救了更多的人。 ”
尊重儿子的遗愿,董荣老人把儿子的遗体捐给了国家。
据沈阳市红十字会介绍,截至目前,沈阳市报名捐献遗体的志愿者有1800人,已实现捐献者270多例,这270多例志愿者的家属都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清明时候,去什么地方扫墓?
董荣老人祖籍在山东威海,以前每到清明,他就会买张去威海的火车票,到老家祖坟上祭拜先祖,当然,更为重要的目的是给儿子上坟。
“我没地方给孩子上坟,”董荣说,“每到清明节,我想他啊,想来想去,我觉得去祖坟给他上坟最合适。”
可沈阳到威海何止几千里,老人年岁大了,越来越走不动。今年清明老人不用去威海上坟了,因为他得到通知,在今年清明节里,市里统一组织遗体捐献者的家属们,去菩遥山祭奠。
沈阳市为纪念捐献遗体的志愿者,在菩遥山墓园修建了一座纪念广场。纪念广场是沈阳市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备的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广场主体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为遗体(器官)捐献者树立纪念碑,总投入建筑资金116万元。
31日上午10:30分,沈阳市红十字会组织捐遗志愿者在菩遥山纪念园举行祭祀活动。站在纪念碑前,志愿者们庄严地举起右手,大声宣誓:
“我自愿在百年之后献出我的遗体,把爱留下,延续生命!甘愿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奉献一切,让生命得以升华。把爱的种子播撒,绽放美丽,生命永恒!”
传统习俗里,讲究入土为安,把遗体捐献出去,无疑会遇到很多阻碍。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死后一把火烧掉,什么意义都没有,但如果把身体捐出去,利国利民,我们做的,就是移风易俗的事,所以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议论和评价!”
鲜花摆在纪念碑前,在这个清明节,很温暖,也很令人感动。[详细]
往期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