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央视网 记者:王甲铸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央视网(记者王甲铸 报道)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礼敬先贤,追思先人、传递亲情的传统节日。近年来,各地大力倡导破除旧的祭祀意识,树立新的祭祀观念。然而记者在西安采访发现,要想彻底根除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祭祀方式,并非易事。
清明前夕 居民已上街烧纸
4月1日,距离清明节还有两天时间。当日傍晚,央视网记者分别在西安市长安区、雁塔区采访发现,有居民已经开始在就近路口和马路边烧纸祭祀,悼念先人。祭祀过后,纸灰翻飞。
近年来,由于封建迷信、污染环境等各种不文明祭扫行为的层出不穷,每至清明节各地民政部门都要发出倡议,3月份,陕西省民政厅以及省殡葬业协会分别发出倡议,宣传倡导鲜花祭扫、网络祭奠等文明时尚的祭扫方式,但民众的接受程度依然较低。
在长安区长兴路路边的一个小山坡上,陪家人烧纸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清明小长假要和家人出游,因此提前在家门口烧纸祭祀,“清明节一直都是这样烧纸的,你不烧怎么算是祭奠先人呢,这和咱过年一样”,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也在网上看到过文明祭扫的倡议,但“总觉得不像回事,家里老人也接受不了”。
提前祭祀让墓区车流量井喷
传统外出祭祀方式,还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安保和交通压力。尽管今年清明前后正好有两个周末,能够缓解部分祭祀人流过多的压力,但是交管部门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央视网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每年清明节西安公交总公司都会加开途经和开往公墓的运力,确保出行。今年,西安公交406路增加10辆区间车,232路增加10辆区间车,同时增加306、307、K630、801路配车,方便群众前往骨灰堂和公墓的交通。
而根据西安交警部门的通报,3月31日周末,西安通往墓区主要道路、各主要高速公路车流量继续井喷式增长,车流量比周末同期多出一倍以上,连续三天事故量呈10%增长。
三兆公墓倡议六年 依然“烟火”难绝
位于西安南郊的三兆公墓(西安市骨灰公墓),是西安市最大的公墓,每年清明期间日接待祭祀人群高达十万。作为陕西省殡葬协会会员单位,响应陕西省民政部门“文明祭祀”的倡导,三兆公墓已连续第六年倡议“文明祭祀”,但要想改变现状依然“需要一个过程”。
公墓办公室一位姓罗的副主任告诉央视网记者,从过去六年的情况来看,有一部分年轻人已经能逐渐接受文明祭祀的方式,但老年人的习惯不容易改变。“现在大家都在说pm2.5,烧纸对环境不好,年轻人能理解这个,我们倡议用鲜花代替烧纸,能看到一些年轻人来的时候手捧鲜花,但大部分老年人还不能接受这个,这还需要一个过程,毕竟是几千年的传统,年轻人改得快一些”。
据介绍,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到公墓祭祀的人群,一方面用鲜花祭祀,另一方面还要烧纸。
“以前我们还想过,要是你带纸进去烧,不让进园,但后来发现这显然不现实,作为我们来说,只能是倡议和引导”,罗主任表示。
改变传统:社区公祭范围逐渐扩大
实际上,民政部门在倡导的同时,近年来也在不断尝试推出能够社区居民接受的祭祀方式,以期逐渐改变传统的祭祀方式带来的种种不文明现象。
西安市于2011年清明节开始设立社区公祭点的试点工作,首先在新城、碑林、莲湖三个中心城区的部分街道社区设立4个公祭点,通过“鲜花换烧纸”、追思会、思亲墙等形式,表达对已故亲人的缅怀和敬仰。2012年,又把社区公祭扩大到雁塔、未央、灞桥,共设立12个公祭点。参与公祭的社会面和参与人数正在逐年增多,预计今年清明期间全市将有100余个社区开展公祭活动。
“我们社区去年开始搞社区公祭,1万多居民,有300多人参加”,西安市雁塔区世家星城社区工作人员向央视网记者介绍,公祭活动反响很好,今年有居民就提前打听社区还搞不搞。
“我们在社区搭公祭台,按点准时召开,念祭文,现场还设思亲墙,你想对亲人说点什么,写下来贴上去”,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办的时候,有居民把已故亲人的照片拿来,放在公祭台上,还带来食物等祭品,“这个氛围非常好,很严肃,又很文明”。
但工作人员也强调,要想有更多的人参加和接受这种文明的祭祀方式,也还需要一个逐渐引导的过程。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一禽业公司发生火灾,截至中午12时46分,火灾已造成61人死亡,数十位人受伤。据公安部消防局最新消息,该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发爆炸。目前被困人员抢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在楼市专家看来,目前北京出台的调控新政依然是对过去旧政策的延续,没有实质性变化,对于市场走势也很难有突破性影响。未来,政府可能还会依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房价进行重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