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访谈

CURRENT GUEST

赵国岭

十八大代表 河北省农业厅厅长

赵国岭,男,汉族,1955年2月生,河北省黄骅市人,1973年2月参加工作,197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河北省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党的十八大代表。

详细
第95期

专访十八大代表 河北省农业厅厅长 赵国岭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布局城乡一体化

  •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已经达到53.5%,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今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河北省委省政府经过深入的研究谋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实施意见》,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做出了许多突破和创新。

  • 面对市场,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解决农民稳定增收的问题,必须加强市场信息引导,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领农民闯市场。加强生产调控和市场监控,通过信息网络、新闻媒体、三农热线、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信息引导服务。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

  • 培育大批亦农亦工的农民群体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是无法阻挡的趋势。但只要我们处理得好,引导得好,务工与务农,是可以很好统筹的。在国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将得到更快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应突出做好农民工群体这篇文章,积极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务工就业。

  • 解决三农问题着力点在布局城乡一体化

    从规划的层面来讲,区域规划应该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不能说先规划城市,再规划农村,必须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来规划。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出台和落实力度,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把财政性资金向“三农”多投入。

文字实录

第一部分“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成了空话

记者: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对此,您的解读是怎样的?

赵国岭:我理解,之所以说是“重中之重”,是因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首先是弱中之弱、难中之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等目标,“三农”问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是块短板。

大家知道,农业既是基础产业、更是弱势产业,农业生产仍很脆弱;农村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基础仍然薄弱;农民是社会最大群体、更是低收入群体,自身发展实力仍然不足。如果“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就拖了小康建设的后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特别是在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供给相对充裕、农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农业发展形势总体较好的情况下,越容易出现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重视“三农”的力度越容易减弱,做好“三农”工作的劲头越容易松懈。所以党中央再次提醒全党,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意义希望社会各方面能够深刻认识,面对“三农”内外存在的重重困难,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真正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真正研究“三农”,支持“三农”,切实做到思想上重视、精力上投入、政策上倾斜、措施上给力。

第二部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河北省这一年来农业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取得了那些成效?

赵国岭:今年以来,我们全省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产抓特色”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持错位发展,在特色上做文章;转变发展方式,在优质上下功夫;延长产业链条,在高效上找出路;强化支撑保障,在服务上求实效,粮食总产有望实现“九连增”,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农业发展特色更加鲜明,农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农业农村经济在困难多、起点高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了支撑和保障作用。

特别是在发展粮食生产方面,河北以4000万亩生产核心区为载体,以高产创建和吨粮建设为抓手,推进资源整合、品种更新和技术集成,带动整体生产水平提高。全省建设620个国家级粮食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在1市、3县、32个乡推行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大力推广了农机深松、“一喷三防”等关键增产技术。先后战胜了严重洪涝灾害、特大台风、虫灾暴发、低温冻害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今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54.5亿斤,比2002年增加167.3亿斤,增长34.3%。平均亩产达到693斤,比2002年增加192.1斤,增长38.4%,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九年连续增产。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8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431元,增长16.4%,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

第三部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记者: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有哪些具体建议?河北省在这方面有哪些实践经验可以分享?

赵国岭:依照河北这几年走过的路子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我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从规划的层面来讲,区域规划应该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不能说先规划城市,再规划农村,必须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来规划。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出台和落实力度,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把财政性资金向“三农”多投入,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这方面,我省的邯郸市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在吨粮市建设中,市县两级财政一年就拿了三个亿,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其次,从制度的设计上,要按照城乡一体化标准来搞建设。比如说将来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现在农村是新农合,城市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目前两者的保障度差距较大。未来任务的重点应是要加强农村,逐步并轨,消灭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金融政策方面,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扶持,现在农村多数是家庭承包经营,除了宅基地和自己建的房子之外没其它东西是可抵押的,农民融资非常困难,而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对资金的需要将成倍数地增长。所以就需要金融政策向农村倾斜,金融如何更好地保障农业,这需要在制度设计上有所考量。此外,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征地制度等方面,都需要出台具体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第三,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看,我觉得一定要千方百计加强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加强道路、交通、文化、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教育条件,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河北省今年实施了幸福乡村计划,按照“水电路讯房、山水林田村、科教文卫保”15个字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产业政策等全方位建设,与十八大的要求一脉相承。

第四,从产业发展来看,要着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产业发展不起来,农民没有致富途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农业是自然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受天制约的成分很大。只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要坚持“四化同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深入实施“一产抓特色”战略,着力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农业特色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努力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

第四部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记者: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把农业科技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河北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都有哪些实践?

赵国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已经达到53.5%,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针对基础研究相对较弱的问题,坚持“引进开发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机具的推广步伐,促进农业生产良种化、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实现向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

二是针对推广体系活力不足的问题,坚持不移地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建成覆盖全省农村的2602个区域站或乡镇站。在强化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争取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软件方面的配套,充分发挥其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撑保障作用,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是针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的问题,以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为抓手,培育扶持种养大户、农机作业能手、科技示范户、返乡农民工、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四是针对技术应用单一分散的问题,积极开展粮棉油糖作物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蔬菜水果标准园、中药材示范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推进资源整合、品种更新和技术集成。加强技术简化物化集成,开发提炼“傻瓜技术”,开展“套餐”式推广,为农民提供“菜单”式服务。

今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河北省委省政府经过深入的研究谋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实施意见》,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做出了许多突破和创新,比如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奖励,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支撑专项,推进种业创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

第五部分面对市场,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记者:截止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八连增”,这说明我国农业生产的增长水平还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但同时,我们在日常的新闻报道当中或者调查当中发现,并不是所有增产都意味着增收。比如像“菜贱伤农、果贵伤农”的情形时有发生,想要解决这样的矛盾,您有什么样的好办法?

赵国岭:解决农民稳定增收的问题,必须加强市场信息引导,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领农民闯市场。 

加强生产调控和市场监控,通过信息网络、新闻媒体、三农热线、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信息引导服务。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158万亩,流转比例已达13.9%。

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7万家,覆盖全省近1/5的农户,这些合作社在推进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县建设中,省级成立了蔬菜行业发展联合总社,注册了蔬菜“冀园一品”集体商标,已带领全省170多个蔬菜专业合作社挺进北京中高端市场。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带领农民闯市场。

第六部分培育大批亦农亦工的农民群体

记者: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有一个难以完全避免的问题,就是农村优质劳动力的外流问题。对这一问题,您的解决方案?

赵国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是无法阻挡的趋势。但只要我们处理得好,引导得好,务工与务农,是可以很好统筹的。

一方面,从农业生产角度看,一是大力发展农机统一作业、植保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减轻单一作业负担。二是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集体互助。三是努力提高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将农民群众从繁重的农事中解脱出来。四是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另一方面,从农民工群体角度讲,在国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将得到更快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应突出做好农民工群体这篇文章,积极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务工就业,培育一大批亦农亦工的农民群体,使其在以县城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内成为能务工、会经商、会种田的多面手,“农闲”做本县的工,“农忙”种自家的田。同时,开辟返乡农民工进城创业园,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第七部分“三鹿”事件让河北痛定思痛,向规模养殖转变

记者:我们知道,河北省是奶业大省,但几年前的三鹿事件则对这一产业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近年来,河北对于奶业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赵国岭:实话实说,“三鹿”奶粉事件给河北奶业带来了沉重打击。河北省痛定思痛,希望可以借“三鹿”这件坏事,来重新布局这一产业的转型发展,把它当成好事。为此,从2009年起,锁定奶牛规模养殖和奶站交由乳制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这两个目标,进行了为期三年的专项整治,到2011年底两大目标圆满实现,奶业生产不仅克服了“三鹿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恢复性增长,而且生产方式实现了由家庭散养向规模养殖的重大转变。目前全省奶牛总量达到202万头,规模养殖比例保持在100%,其中存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区就达1914个,存栏数占到全省奶牛总量的95%。全省还建设了2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部省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达到1023个。

大家知道,河北省发展畜牧业有三个优势,一是适宜的气候优势。我省气候既不寒冷,也不潮湿,是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圈养畜禽的黄金地段。二是独特的区位优势。河北环绕京津,面对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河北菜篮子产品运输距离短、运费低、产品保鲜度高,在京津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三是丰富的饲草饲料优势。全省5000多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张承地区还有天然的牧场。

正是看到了河北省奶业发展的优越条件以及奶业全面转型升级带来的变化,近两年我省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迅猛,全省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达到68个,伊利、蒙牛、新西兰恒天然、六和集团、雨润集团等外埠龙头企业纷纷到河北落户。

去年底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省市县投资8.7亿元,培育壮大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和饲料兽药保障“四大体系”。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以提档升级为着力点,以规模养殖示范场创建为抓手,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坚定不移地推进千万吨奶建设,争取到2015年,全省实现1000万吨奶的发展目标。

高清图集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