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逐步转型成为调查记者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CNTV十八大代表系列访谈。说到记者,也许不少人会想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但殊不知这背后有多少辛酸苦辣,调查记者就是这样一群人。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是十八大代表,《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副主任,资深调查记者刘万永,他将与我们分享他作为调查记者的职业经历,和自己作为十八大代表的感想期待。首先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个人经历,您是如何走上新闻事业这条道路的?
刘万永:我是在199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教育系,本科学教育,后来毕业之后又在中国新闻学院学两年新闻,从实习一直到现在一直在中国青年报。
主持人:这是不是您从小的理想?
刘万永:我前几天曾经在《中国记者》发了一篇文章,讲了一下我从事新闻工作一些简单的经历。因为,其实我直到大二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新闻的五个W是什么?更不用说是否从小梦想当记者。实际上大概在大三的时候,才慢慢地往记者路上走。
主持人:调查记者是出名的苦和累。这是您自己的选择?
刘万永:我一开始比较喜欢写社会新闻,法制类报道,慢慢转到调查性报道。
主持人:是自己选择?
刘万永:应该是自己主动和被动两个因素相叠加的一个结果。
主持人:这个主动因素在哪?
刘万永:主动是因为我自己喜欢,然后慢慢地从刚才讲的社会类、法制类的新闻,一直到调查性报道。那么被动是指我们报社这几年都有一些改革,每次改革都是一些部门的重新组合,那么我在不停地换部门,最终到了我们现在叫特别报道部,就是一个比较严格意义上的调查报道部门。
主持人:什么原因让您坚持16年从事新闻行业呢?
刘万永:最简单两个字因为喜欢。我曾经跟我们的实习生还有一些学新闻的学生交流的时候我就讲,我说从事记者特别是调查性报道记者,这个工作确实是比较苦,比较累。可能待遇上也不会太高,诱惑比较多,风险比较大。但是,如果说你要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能走得稍微更远一点,那你就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第二部分记者工作外表光鲜 内心焦虑
主持人:对,说到记者工作,可能很多新闻从业者都是非常向往的一个职业。尤其是我们一些晚辈都是非常向往,作为前辈您给晚辈一些建议是什么呢?
刘万永:我还不敢自称为前辈,但是我觉得想希望走上新闻工作这个道路的学生来讲,我倒是希望他们能够头脑比较清醒一点,不只看到记者光鲜靓丽的一方面,也要知道他们背后付出一些辛苦,一些困难,甚至心理上焦虑,多多少少了解一下。我曾经跟我们的一些同行探讨的时候我就说,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向公众展示自己最好一方面,那么比如说我们的大学里面和学生座谈、讲座,都可能愿意介绍我们自己一些成功的作品。那么比如说我们的报道通过发表,所反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可能我们自己愿意说,学生也愿意听。
那么,学生会觉得说当记者确实很好,能够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等。但是,我也希望多去给学生讲一讲我们自己做的有哪些不成功的报道,在报道当中遇到什么问题,从我们自身遭遇来讲,或者说从我们的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来讲,都存在哪些个困惑,让学生正反两面都了解了。我说他们在正反两面都有充分的信息了解之后,最终作出的抉择,能够决定他们走多远。
主持人:能不能以罗彩霞报道事件为例,给我们详细地来分享一下如何完成这样的报道的?
刘万永:实际罗彩霞报道对我个人来讲是比较早的一篇报道,是在2009年,罗彩霞当时是天津师范大学一个学生,马上面临毕业,办理各种证件的时候发现身份信息被别人盗用,经过一番调查,最终发现是被以前同班同学王佳俊盗用。后来求助无门后来在网上发帖子,我看到之后就到天津去做一个采访,那么报道出来之后,事件有一个比较,不能说圆满解决,当时看来双方和解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了。
那么,我曾经在我的博客上发了一篇文章就讲,这个结果最终没有实现一个社会公平和正义。那当然去具体实施这次冒名顶替的那些人,包括王佳俊的爸爸王争荣等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当然我觉得可能对罗彩霞来讲她也有很多的收获,是一个比较重大的人生一个机遇。小罗原来是学导游的,经过这个事件之后,接触很多记者,也对新闻工作产生了很浓厚兴趣,现在变成我们同行,就在你们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也是经常搞调查性报道。
因为毕业之后,她就去了成都电视台,有一个叫《真相三十分》栏目,类似《焦点访谈》这样栏目去做调查报道,后来跑到北京来。我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件事是罗彩霞在成都的时候,有一次给我打电话说她做一个选题,和她的遭遇一模一样,也是一个女生被另外一个冒名顶替上大学,她由于各种各样原因没有做出来,她就给我打电话。打电话时候就说她因为节目的问题,曾经放声痛哭,我觉得我特别能理解她的心情。
一方面是感同身受,当时自己那种无助可能和这个学生的状态是一样的。另一方面也觉得,可能新闻工作并不像原先想象的那么天真浪漫,可能会遇到很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三部分媒体之间合作很重要
主持人:在这次采访当中有没有一些背后故事,比如说像采访的突破,或者是新闻线索等等,是怎么去采访的呢?
刘万永:当然这个背后有很多好玩的故事。其实有一个媒体之间的合作,因为我们经常讲做调查性报道大家都希望拿到独家的新闻,那么可能对于媒体之间竞争会比较多,实际上我们也有很多合作。
比如说在罗彩霞事件最初报道之后,因为最初报道只是涉及到冒名顶替事件本身,那么接下来就要进一步深挖,冒名顶替事件到底怎么操作,是谁来做的,整个环节是什么样的?它怎么样把一层一层这种有明确法律法规规定的这些个程序突破的,然后最终实现了她冒名顶替。那么深挖的时候,我们当时是要到贵州师大去采访,但是由于我们在贵州的记者站,记者是有其他的任务,所以我们在贵州那个点是空白的。
这时候就是我们有一个朋友,是一个都市报的记者,他跟我们过去有合作关系,于是我们跟他联系。他是在去贵州师大之前,就跟我们打电话,说你们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先代你们去问一下,然后我就给他讲了一些,后来他给我们看了初稿,在这个初稿里提到了录取通知书明明是发给罗彩霞的,怎么会最终落到了冒名顶替的王佳俊手里面,因为教育部有明确规定,录取通知书必须交给本人,不能由他人代领。那么录取通知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解决这个问题就大概能够理清,整个冒名顶替的一个个环节是怎么来的。
那么贵州师大就跟媒体讲说是王争荣,也就是冒名顶替者王佳俊他爸爸,在录取之后开学之前,跑到我们学校来说,我路过学校来看一看我女儿有没有被录取。那么学校就问他你女儿叫什么?他说我女儿叫罗彩霞。学校问为什么你姓王你女儿姓罗,王争荣就说我女儿随母亲姓氏,学校为了核实查了档案,一查母亲叫罗荣华,这是贵州师大对媒体讲的,这些东西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实际上贵州师大里有一个人,他一手操办了冒名顶替的事件,他把录取通知书截留了,然后他把录取通知书给了王争荣,那么贵州师大为什么要编造说又查身份证,又查档案这些细节。是因为他们为了要推托他们的责任,但是对于我们来讲,一开始并不知道,但是我们看《贵州都市报》记者,他去采访贵州师大副校长,以及原来的招办主任,其中只有一句话,录取通知书是被我们一个教授拿走的。那么我当知道这个环节之后,我就告诉了正在贵州师大采访的,中央人民广播学院记者杨超,杨超又找到了贵州师大,终于把截留录取通知书这个人给挖出来了。
第四部分做调查报道一定要多去研究
刘万永:这个故事我也经常在想:到底能够给我们调查性记者有什么启发,因为我们经常看到,可能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认为挖出了事件的真相,全部的真相。但实际上也可能有很多重要的环节我们不知道。我们也可能永远不知道,我们也可能由于某些机缘巧合知道了,这就提醒我们,我们一定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天然地认为,我们掌握的就是事件的全部真相。
主持人:这也可以说是您从这个事件当中所吸取的教训和经验是吗?
刘万永:对,我觉得我们在做调查报道过程当中,一定要多去研究,特别是听到其他同行的经验,或者是教训,我们最好都要自己能够去转化为自己的一个经验。
主持人:从前很多人喜欢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么一句话去形容调查记者,那您认为现在时代大背景下,调查记者有一些什么样新的责任和挑战呢?
刘万永:其实新闻媒体主要是传播新闻,那么我们经常讲,新闻的生命力是真实,尤其是作为调查性记者来讲,你更要通过你的努力把遮蔽的真相呈现出来,呈现给你的公众,呈现给你的受众,那么你在写的时候当然需要各种各样证据,而且这些证据要形成一个证据链。
第五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媒体工作的影响
刘万永:也可能我们过去对记者的定义是存在问题,比如我们过去经常讲新闻就是宣传。记者可能就是宣传员,那可能是在一个特定时期是这样,但是现在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那确实要求记者更多去报道新闻,而不是说你去只是作为宣传工作来做,因为宣传和新闻还是有区别。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互联网,我们知道现在兴起微博等等新兴技术,对于调查记者或新闻记者来说,新的媒体出现是一种调整还是一种机遇呢?
刘万永:我觉得,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对记者特别是调查性报道来讲,有利有弊。利弊都是存在的,比如说有利一方面是能够迅速地知道新闻发生了,比如说我们过去由于传播的技术和手段,都比较落后,那么一个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当你传播到记者那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是现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特别是微博,能够随时告诉你说哪个地方发生新闻了。所谓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
另一方面是作为调查性报道记者,可能我们工作中耗费时间最长的,就是你去了解什么人知道什么。所谓找你的采访的对象,那么比如一件事情发生了,到底哪些人是最核心的知情者或者是当事人,我们有时候不知道,我们需要一对一对试,需要试错,这个不对换一个。但是微博发展会告诉你,特别是很多人是实名认证的,相当于发生一件事的时候,底下有人说我知道,你可以采访我。
当然这是有利的一面,我觉得可能是微博的发展能够让新闻变得更快,更便捷。但是另一方面影响也是不容小觑,就是说新闻记者变得越来越浮躁,因为过去信息传播比较慢,你可以用相对比较长时间去做一个调查,同时还能保证它的独家性,但是现在想做一个独家基本不可能。迅速产生迅速灭亡。
主持人:新闻量越来越大的原因您认为是什么呢?
刘万永:对,因为某一个事件很容易成为关注热点,也很快被下一个热点所取代。
第六部分自认最适合做调查记者
主持人:所以很多在一线工作很多记者,突然选择改行或者进入管理层,那么您有没有过类似打算?
刘万永:我还没有呢。其实我一直觉得,对那些能够改行,或者有自己更新选择的人,我从心里面是祝福他们的。包括我的很多朋友、同行,有的去网媒了,有的自己创业,有的去做公益,我觉得都是很好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选择,你很难说哪个选择是正确的,只能说哪个选择是更好的。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说从我15年从业经验来讲,其实在新闻领域这条道路上,不管是带着遗憾或者是带着失望离开,总会有人满怀希望地进来,就是总会有人来加入这个新的集体,成为新鲜血液。我说对于我们已经在这条路上的人来讲,所能做的无非就是要带着这份理想能够走得更远一些,即使要离开,即使将来我们选择离开,也要做一个站在路边鼓掌的人,看着我们那些曾经的同行,或者说将来的同行,然后他们去做出更好的新闻。
主持人:所以对于您来说调查记者还是最适合您一个行业是吗?
刘万永:我目前来讲觉得是这样的。
第七部分作为十八大代表要做好履责
主持人:现在我们来回到十八大问题上,作为一个调查记者,当选十八大代表您有什么特殊感触呢?
刘万永:我在当选之前,觉得十八大是很遥远的,当然我当选之后,我的很多同事或者朋友都跟我讲,我们身边有认识的人和十八大有直接的关系了。当然我觉得,能够当选十八大代表是真是既是荣誉又是责任,感觉自己肩上担子更重了。我也希望能够就是在不管说是十八大开会期间,还是十八大结束之后,都能够更好履行一个代表的职责。
主持人:您个人生活或是工作在您当选十八大之后有没有任何改变呢?
刘万永:确实有一些影响,比如说我当选十八大代表之后,我的微博上经常有人@我,刘代表能不能把这个呼声带到十八大,那个呼声带到十八大等等。其实作为一个记者,或者说作为一个代表,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应该更多地去关注不同群体的,他们的呼声,能够了解他们的心声,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把代表职责履行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老师做客央视网,感谢我们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