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做好监测、预报、预警为抗旱打好前战
主持人:说到气象,大家一直都非常关注,因为是跟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一件事情。尤其是近些年,西南旱情持续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损失也挺大的,所以想问气象部门在这一方面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郑国光:气象部门首先做好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警。特别是两年以前,云南,就西南出现的几十年少有的干旱。那么我们做好旱情的监测,然后在抓住有利的时机,来做人工增雨,来缓解旱情,也同时又做好天气气候的预报与预警,然后为当地的抗旱提供一些决策性的建议。从西南这个地区的气候情况来看,它受季风影响非常明显,也就是说它的雨季和旱季非常明显。每年的5月下旬才能够进入雨季,到10月中下旬就进入了旱季,一年当中有七个月是旱季,整个七个月旱季总的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7%都不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在旱季有更多的降水来缓解人畜用水的困难问题,从天气条件来说是很困难的。应该说云南年平均降水量不少,它的水资源在全国也是排在第三。
主持人:但是分布不均匀?
郑国光:时间分布很不均匀。而且空间分布也很不均匀,你比如说就在近几年的旱情很严重,可是在它的南部,雨水并不少,它主要是集中在它的中部,集中在云南的内陆地区,集中在云南的经济、社会、人口多的发达的地区,所以首先是人畜用水出现了严重的困难。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水量在急剧增加,可是我们在雨季能够提供的雨水的蓄水能力,没有跟上。所以就导致了旱季出现了人畜用水的一些问题,如果再加上旱季的雨水在偏少,这样就加剧了这些地区的旱季的人畜用水。
第二部分条件具备才能实施人工增雨
主持人: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您刚才提到这个人工增雨。其实我发现有很多网友可能不太了解这样一个情况,比如说当大家看到,某某地方有旱情的时候大家会说,气象部门为什么不人工降雨啊?那事实上其实人工降雨跟增雨这个词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您在这也给我们解释一下。
郑国光:你知道一个地方要下雨,他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空中必须有水汽来源。第二个条件,必须要使得这些水汽能够抬升,抬升就要零阶层雨。第三个条件,它云里面还得有凝结核,要把这种水汽变成水滴降到地面上来,那么在合适的水汽条件下,合适的天气里,有一个把它向上抬升的一个条件,再加上一个凝结核,这三者都合适了,才能有效的降雨。在多种情况下,就是有一些云,缺乏另外一些条件,它可能降雨的这种效率就不高,因为缺乏凝结核,那么我们通过人工的方法向云中提供。逐个的凝结核来使得云里面的水汽转化成雨水,下落到地面的效率更大一些,那就是人工的方法。但是没有这样的水汽条件,没有一些抬升的条件,你送再多的凝结核它也下不了雨,就是说它只是在云雨条件下,通过人工的干预,来增加自然的降雨,这叫人工增雨。
主持人:这个增雨是指单纯的增加这个雨的量还是说也包括范围?
郑国光:主要是增加量,但是有一些云雨条件它可能下不了雨,比如说它这个云里面确实缺少足够的凝结核,那么我们通过人补洒,也可能会使得这种云雨的条件更适合于降雨的形成。主要现在为什么谈得更多的是人工增雨,就是说通过人工干预方法来增加降雨。
第三部分人工影响天气局限很大
主持人:这是咱们说人工增雨,可以缓解这个干旱,同时大家也想到了,那是不是也能够人工减雨呢?因为其实雨水多了,也会造成这样一种灾害比如说最近广东,60毫米的这样一个水位,这个我们能控制吗?
郑国光:说实话严格来说,我们讲的是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如果我们对一些局地的一些天气的干预是有影响的,但是人要影响大范围的,像人工的减雨,这从自然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你比如说我们讲一个夏季的这个雷云,这个雷云面积多大呢?十公里乘十公里这个范围,那么要使得这个雷云产生大量的雨,它需要多少的热量呢?我们有科学家进行了计算,大概需要480万桶的石油,那么多的热量。因为你要把那么多水汽抬升到足够的高度,比如说要抬升三公里、五公里,这需要能量,同时这个水汽它凝结成雨,要释放凝结潜热,它也需要能量,这480万桶的石油相当于什么?相当于美国在日本投了广岛原子弹,要两颗原子弹,就十公里乘十公里这雷云就需要那么大能量去干预,人工不大可能。所以人工干预就是要通过有限的方法,来改变云里面形成的一些物理过程,使它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所以它干预的程度就很有限。这个就是小的范围内,如果你像大范围的,那这个就非常困难了,你说你刚才讲说消雨,消雨也是很大的问题。你刚才讲的那是广东,那么大范围的,消雨它是雨,能够下那么大的雨就是说它云里面的降水的这种效率很高,你现在没有,现在人们还没有一些办法来阻止,说它降水效率太高,我让它降低一点,现在人们还没有这个办法,只能是说,要消雨只能是对一个很小的一块云,通过人们一些更多的干预办法。比如说我们播撒一些吸湿剂,这样的话把局部的雨能够提前给下下来,或者产生下沉气流,把上升气流压下去,但是你知道这要花费的能量,那有多大?可能目前人们做不到。所以人们要认识自然,要逐步去顺应这个自然,通过我们有限的一些方法,去有限的改变自然的发展的一个过程,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去发展,就刚才讲的人工增雨,比如说还有人工防雹。
第四部分预测平均准确率达85.3%与国外水平相当
主持人:对,所以郑局长我们就想听您告诉我们,就是对于天气灾害的这样一个及时准确的预报,我国的现在这样一个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郑国光:我们怎么评价,第一个就是针对什么样的天气状况,有多长的时效来评价。比如说我们现在常规的预报。一,就是对提前二十四小时,对一个地方,下雨和不下雨。这种预报,现在的准确率,我们2011年平均是达到85.3%,就是我们预报一百次,对了85次。这个水平和国外的水平是相当的。因为影响自然大气的过程是很复杂的。我们只能是说不断地去认识这种大气过程的规律,只有把握这个规律,再试图去预测它,所以是预测本身就是一种可准可不准的。就是说如果百分之百准呢它不叫预测了,叫报告。
第五部分克服困难 认真对待气象预报工作
主持人:这个我之前了解到,我不知道,跟您求证一下对不对,因为我之前也去气象局做过采访,他这个预测不是说像普通老百姓想得那么简单,是不是我电脑什么什么通过科技手段,就出现一个数据告诉我,是几点下雨还是几点下雪不是这样,而是它是好像很多很多这样一组数据通过人来进行一个分析,随后得出一个结论,是这样吗?
郑国光:既通过人也通过机器,你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全球的有区域的数值预报的模式,它可以把地面的实况的信息放到计算机模式当中去,然后它通过解读这个大气运动的一些方程来预测未来,我们叫做数值天气预报,现在这是我们预报天气的一个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同时,我们的预报人员根据各种的资料,包括历史天气过程的一些分析,积累了一些经验,对目前大气状况下,可能大气怎么发展,有一些经验,有一些方法,来结合数值预报模式的结果进行综合的判断、分析。你比如说我们现在探测能力增强了,比如说我们上面有卫星,地面有天气的雷达,来监测这些大气的一些状况,然后预报员进行一些判断,就是未来一个小时,五个小时,一天,两天的预报,所以它这个预报本身就是把各种数据,还有一些各种的经验综合在一起,对未来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所以本身这个预报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压力很大的一个过程,就是预报准和不准。有经验的预报员,他对大气的状况,就是说规律的把握,他把握得比较准。可能他就预报得准确率可能高一点,比如说我们的一些数值预报的模式,在某一段时间可能它预报的准一点,也可能会影响到预报员的预测,所以现在这个更多的是取得预报员的经验,和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能力。
主持人:就是最终我们看到的这个天气预报的结果。
郑国光:刚才讲到的是24小时晴雨预报。比如说对台风的预报,台风预报它可以提前几天就报。因为台风发展它是有一段时间的,比如说三天、五天,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就是对于台风的这种预报它只是说往哪个方向走,它的强度是增强还是减弱的这个预报应该来说有卫星的监测,雷达的观测,现在我们的预报能力应该是在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个沙尘暴的预报,比如说我影响北京的沙尘天气,有四分之三是来自于蒙古国,当形成的沙尘天气到我们北京,到中国境内可能有一天两天的时间,在那我们做好监测再做好一些分析。在那可以提前一天、两天甚至更长时间做出来沙尘天气预报。比如说雷电的预报,雷电的预报你要让他做出,提前一天两天三天的预报,难度就更大了,他就要根据实况的分析,来提前。比如说两小时三小时甚至一小时进行一些预报,就是针对不同的天气现象,他预报的提前量和预报时间段有不同的。你像暴雨预报准确率,我们经常讲全世界,就是现在世界上暴雨预报准确,24小时提前预报,只有20%几。实际上我们对暴雨过程的预报准确率远不止20%几。你比方说暴雨,因为暴雨这个它的发生,落点,什么时间开始,预测这难度是很大。要提前二十四小时,确实我们只有20%到23%。
主持人:是不是因为它来得快,结束得也比较快?所以这个时间不太好掌握。
郑国光:是来得猛,而且它的落区不清楚,比如说你今天北京有暴雨,是在东城区还是在西城区,就是说暴雨是一种局地性更明显一些。所以我们就是说整个暴雨的过程,我们报得准确可以60%、70%,可以提前6小时、3小时做暴雨的预报,我们的准确率也很高,但是你怎么衡量这个准确率的问题,其实我们总体上来说,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在世界上也是同样一个水平,也证明了人类对这种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来探索。
第六部分气象为农业服务是现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主持人:而且肯定现在,未来还有很大的这样一个进步空间?
郑国光:但是尽管有这样的,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气象工作者,还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把每一个过程,都要认真地去分析,去预报好。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就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里,它又明确的指出了各级气象部门要切实做好气象为农服务,您也给我们说一说关于很好的预报自然灾害的这样一个水平,很好的为农,因为这个,如果说产生了比较巨大的损失的话,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那么我们在这个方面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郑国光:你知道农业受天气气候影响最大,靠天吃饭,是我们国家传统农业基本的特征。咱们国家是十三亿多人口,吃饭问题一直是政府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这涉及到我们国家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它的稳定,如果粮食减产了,我们吃饭问题解决不了,社会稳定问题,物价问题等等问题,所以党和政府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凸显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各项工作的一些重点组建,这是我们国情决定的。既然农业靠天吃饭,就是农业对气象条件的依赖程度是越来越明确,粮食的安全,粮食的丰收还是减产,对气象条件,气候条件影响越来越大,所以气象为农业服务,这是中央气象局成立以来,就是作为一个重点的工作,所以我们一直把气象为农业服务,作为我们气象服务的一个,重中之重。那么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作为传统的气象为农服务的一些方式、内容的不适应,大家知道这些新的农产品,粮食作物,品种的改变,现在很多的设施农业、经济农业,还有各种的农业的发展,对气象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所以气象为农业生产的服务也面对了新的一个情况。同时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对农业生产也提出很多要求。农业怎么适应气候变化,这也是摆在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当中一个非常迫切现实严峻的问题。比如说作物品种的选择,耕种变化,你比如说过去黄河以北一年只有一季,后面气温升高了,我们现在科技发展了,现在我们黄河以北有的地方可以两季,整个种水稻,就是水稻种植过去在黄河以南种,现在我们黄河以北可以种,现在东北也可以种水稻了,就是说它这整个耕作出现了一些变化。所以气象部门在为农服务里边,就是抓住这一种气候的变化,对作物品种的选择,对一些耕作制度的一些变化、安排,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可是这些极端的事件多了,比如说这些年来北方,东北、华北降水量少了,干旱频率发生大了,如果我们做出一些提前进行预测,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冬小麦入冬以前,如果旱的话,那么在入冬以前我们浇一遍水呢?让它安全越冬呢?如果你不浇水,生长情况不好,就不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就是诸如此类的服务。因为就是说农村的农民一直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脆弱的,所以我们把农业的气象防灾减灾又作为一个新的重点的服务,就是尽量减少气象灾害对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些影响。
第七部分提高气象灾害预防需要法律约束
主持人:您今年的提案当中就提出了,希望国家要出台气象防灾减灾法。
郑国光:这个提案是去年提的,现在有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是2010年1月份出台的,我觉得气象防灾减灾的条例从法规上规定的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一些责任,但我总认为这只是国务院一个条例,就是从它的法律的约束力来讲,还是欠一些。
主持人:听觉得这个法律的约束力特别重要?
郑国光:我觉得要上升到法律的层次上,比如说遇到突发性灾害,那么这样的灾害的预警怎么通过法律的方式规定有关部门要发出去。比如说媒体要时时的发出去,电视要及时插播,比如说通讯部门有有限的把灾害的预警信息要发布出去,这个法律责任和政府法规的责任是不一样的。我觉得通过法律的手段,再落实到各部门,各级政府的法律责任,这样就更有效来防御气象灾害,能把现有的国务院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能上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灾害防御法。
第八部分:进行PM2.5监测是科技发展的必然
主持人:今年大家也特别注意到了,特别注意到了环境这个问题,因为特别提到了把这个PM2.5是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您作为气象部门,在这个方面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呢?
郑国光:其实气象部门在做环境气象服务方面,也已经几十年的历史了,首先一个酸雨观测,我们有四十年的观测,我们现在已经有342个覆盖全国的酸雨观测站。那么我们从1996年开始,就和环保部门合作,开展了环境空气之的预报,就是通过我们气象的条件,环境监测的一些数据来预测未来的城市的环境质量,应该说为了做好这个,我们气象部门也建设了一批的空气质量的监测站。当然环保部门监测数据也给我们一些共享,共享的程度还不是很充分,所以我们自己也有一些观测站,比如说我们气象部门,现在PM10的观测站就有95个,PM2.5的观测站有74个,还有PM1的观测站还有73个,我们还有其它的,比如说臭氧,比如说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还有一些其它的大气成份的一些观测。这些观测对于我们做好环境空气质量的预报,提供一个非常基础的资料,同时给政府提供一些。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做一个报告,我们还有卫星,现在气象卫星它也具备了这种监测环境的一些功能,比如说沙尘、气溶胶、臭氧,卫星可以监测,所以应该说从1996年开始和环保部门的合作,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的监测预报也做得一直很好,但是一直按照国家的一些标准来提供空气质量的预报,比如说一级、二级都有。那么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把我们传统的用PM10观测的气溶胶上升到更细化的PM2.5,就是这个是一个发展的一个必然。
主持人:而且这个方面的监测力度我们还会逐步地去加强?
郑国光:是。实际上已经有一些监测的经验,我们有一些监测资料的积累。比如说我们北京,我们气象部门就有7个PM2.5的观测,这已经观测了有好几年了,有的长一点,已经快10年了,短一点的也已经有两三年了,其实我们也表明,就是无论PM10还是PM2.5,在从2005年开始,应该说无论城区还是城郊。还有逐步下降的一个趋势,应该说在北京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采取的措施还是有成效的。现在PM2.5进入环境空气质量的检测内容来说,可能我们对未来环境空气质量的预报相应的这些技术、方法、标准,可能都要进行相应的变化,使得环境空气质量能够更贴近于老百姓的生活。
主持人:这是不是有可能我们以后看天气预报的时候,除了天气、风向还能看见一个PM2.5是多少?
郑国光:我觉得这个PM2.5的数据公布,还是由环境监测部门来公布,我们只是提供空气,总体的环境空气质量是什么一个程度,比如一级、二级、三级,然后提出相应的一些建议。比如说一级很好,你们可以放心的到户外去活动,比如说到三级,那就要提醒你要注意减少户外活动等等。
主持人:一个整体的一个级别的预报?还有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天气预报,大家对天气预报情况的这样一个了解,习惯上也发生了很大的一个改变,过去可能大家都是守着电视机前准时准点的看天气预报,或者通过报纸。但是现在更多人很便捷的,可能随时随地要了解天气情况,可能通过手机上网我就能,或者通过这个电脑,很快的了解到天气情况,所以说我们这个天气在预报的时候,新的传播手段,我们是不是这方面会有一些改变?
郑国光:是的,传统的预报主要是广播,解放初期广播,然后每天在报纸,《人民日报》第一版,在日期的下面有个小框框,天气预报。后面电视出来了,电视作为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一个传播气象预报的一个主体,过去还有寻呼机,现在手机,实际上传播天气预报的方式真是多种多样。比如说我们正在发展的是这个农村里面,恢复高音喇叭,就是农村的大喇叭,那么现在网络,我们现在这种手机从文字的预报变成图形图像的预报,变成过去主动的定制,现在是可以群发,可以我们主动的来向手机用户来发布这些预报,比如说我们城市里好多地方还有电子显示屏,我们还可以利用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在一些宾馆里面,就可以还提供更细的预报,还有气象专用的频道,打开电视机就可以,可以随时看天气的实况,天气的预报,多种多样。其实我们气象部门要追求的就是在第一时间,而且能够让老百姓方便的获取各种气象信息和气象预报,应该说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发生了非常大的一个变化,你比如说中国天气网,它就可以提供全国23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主要旅游景点,全世界的主要的城市,预告七天的预报。同时也提供过去二十四小时,逐小时的天气状况,你可以看到,上了天气网,北京过去二十四小时,哪个时段温度多少,湿度多大,风向风度多少都可以看到,同时也提供一些卫星云图,雷达图还有我们各种的预报预警的信息,那么在,可以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它的形式也很多样的,比如说有一些预警,它可以和各个部门,比如说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地质灾害的气象预警。和林业部发布森林火险的预警,有一些语言更通俗化了,同时手机也一样,ipad,iphone,都可以方便的得到一些气象的信息。你看北京现在做天气预报的显示屏是越来越多。然后现在包括社区,你到社区里面,无论显示屏还是广告板上每天都有天气预报,我们的原则就是扩大气象预报信息发布的覆盖面,来把气象信息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甚至现在还有进工地,建设工地受气象影响很大。就是要提高信息的覆盖面,而且多种手段,多种方式提高覆盖面。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个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的意见,也同时规定了媒体、通讯部门和各个部门的相关的责任,就是要确保气象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的信息,是绿色通道。
第九部分:气象预报追求唯一官方声音
主持人:所以在这个获得气象报告的这些手段多了之后,这里可能也给提醒一下观众朋友要注意一下,因为可能更加便捷了,可能通过微博,通过短信,有的时候会得到一些可能是比较虚假的,这样一个关于天气情况或者自然灾害的这样一些预报。那我们在有的时候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第一时间我们要考虑到去找一些权威的这样一些渠道,去最终确认一下,而不是盲目地转发。
郑国光: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就做了一个规定,公共的气象预报必须有国务院气象主管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发布,因为气象信息的发布是很严肃的一件事,现在我们也看到,有许多手机都在转发气象预报,使得老百姓很困惑,哪一个预报是准的。为什么要国务院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预报,就是我们的预报要经过认真分析做出权威性的预报,而且我们会时时的来更新预报,所以我们用户一定要看到这个预报是谁发的,什么时候发的。我们也发现有一些预报,他把前一天的,昨天的预报当成今天的预报来发,这错了一个时间位所以预报感觉不准。美国一个经验也表明,美国再向我们学习,因为美国过去形成的一套系统就是,公共的预报,他电视台,一些媒体可以自己发布预报,但是追求的就叫唯一的官方声音,英文叫(single official voice),就是关于气象预报,气象信息,我们实际上法律上这种规定,也确保了在气象预报的官方唯一声音,就是保证了预报科学性,时时性,权威性,使得老百姓不置于不同的信息感觉到束手无策,不知道相信谁的。所以我们现在就是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来办事,执法,来制止一些社会上擅自发布气象预报的这种,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一些执法,来规范。使得老百姓得到更可靠,更及时的,更有权威的气象预报。实际上这才是老百姓所需要的。我们会通过和各个部门来合作,很便捷的来提供发布这些气象预报。
主持人:谢谢郑局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