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民晚报·推荐】离今年的高考填报志愿时间还剩两天了。今天,本市30多所一批次和二批次本科院校,联合在上海建桥学院举办大型高考招生咨询会。一早,各校的招生咨询点就挤满了考生和家长。“老师,你们的专业包分配吗?”“平行志愿如何填?”“考外地高校回得来吗?”类似近乎“天外来客”的问题,让招考专家们颇有被雷倒的感觉。
期待面对面交流
虽然今年官方版的高考指导手册前两天刚发至考生手中,但本市已经通过网上咨询、各校分散设点咨询、区县集中宣传等途径,向广大考生及家长告知了高考的各种政策及志愿填报方略。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和家长还处于迷茫状态。尽管市教育考试院今明两天还将同时利用网上在线咨询、微博互动等手段,即时解答各种招考问题,但不少家长还是选择跑到咨询现场来与校方做交流与探讨。建桥学院招办主任俞晓光说,组织这场大型咨询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请各高校的招办人员当场为考生出谋划策,并对考生正在填写的志愿草表做出评估与指导。长宁区的考生小李和父亲赶了一个半小时的路到现场。他说,因为家长怕他上网打游戏,所以一直没有买电脑,因此不可能通过网络平台了解高考信息。据悉,像小李这样“无网”考生并非个别,他们只能依赖传统的面对面方式获取高考指导。
全家遇到新课题
高考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是全新课题。如果不全面掌握相关资讯,就很可能在填报志愿时挂一漏万甚至谬以千里。上海政法学院招办主任张军说:“今年学校在全国首推有关人民调解方向的新专业,可以预见其未来的就业前景不错。我校在本市招生的提前批法学专业刑事司法方向,设男女2:1的比例。如果考生不了解清楚这些具体要求,就很可能在填志愿时出现差错。”奉贤区的一位家长在仔细询问了招考老师后才明白,她女儿“3+1”选考的是生物,而这个科目组是有很多专业限制的,不像选考物理、化学科目组那样有着广泛的通适性。这样的常识性问题,在下发的《招生指南》和上海招考热线平台上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可许多人仍“木知木觉”。(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