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主持人:这些年我们讲科学发展观,讲以人为本,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的今天,尤其是在“十二五”第二年的时候,其实现在更重要的是农民这个主体,他的一些观念在发生改变,丁市长您觉得如何让年轻人,尤其是年轻朋友投入到农业生产的队伍当中?
丁万明:你提这个实际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已经告诫全党说一定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防止我们农一代、农二代不再热爱农业,着力解决未来优势谁来种地,经过我近一段时间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定要统筹地考虑解决,首要地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水平,真正使现代的青年,让他们认识到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给他们带来的收入水平不比城市差,不比其他领域差,甚至要远远高于其他的领域,这样他收入对他生活是一个基本的保障,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基础。
第二个现在看来必须把提升农村农民的这种生活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攻坚目标,比如城市和农村大的区别在什么?我家是农村的,我觉得可能有这么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我们目前居住的这种生活条件比城市要差得多,上下水不方便,厕所、洗澡,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这个是应该说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比如北方地区如何实现冬季取暖、洗澡和上厕所,难的问题。比方说自来水供给问题,这都是最现实的。如果能使他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达到像城市的那样,我说就增强了农村对他们的吸引力。
第二个层面,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了,就是就医和孩子的就学,这两个可能是促使我们大多数新生代农民走出农村的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有的人他已经看到在城市的收入并不一定比农村高,但是他为什么?他就希望他的下一代要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什么有一些人把老人都转移到城市,他们就是希望他们的老人能够得到像城市一样的医疗,这个可能是最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所以我觉得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第二个。
第三个就是要着力发展农村的文化生活,包括我们的体育健身、康乐、网络、电影电视、图书,这些消费市场提供的满意度应该努力地达到人们最基本需求,只有这样他的生活质量有保障了,那么有生收入水平作为一个基础可能就会好一点。
第三个,还有一个,就是人们的经济收入,生活质量达到一定满足程度的时候,人们还要追求一种社会地位。那就是说他政治上要有一个说法,另外特别是在人人平等、城乡平等这种最重要的需求上他会有一个得到满足的程度或者过程。所以在这方面就是需要我们党和政府在加强对农民的一些典型人物的宣传,政治待遇等落实,这方面也确实要做。现在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去年出台的这个代表法,提出了人人平等、区域平等、民族平等这么一种重要的立法理念,这次人代会又就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办法,贯彻三个平等方面应该说有一个很大的进步。我觉得这个方面就是体现、尊重和提高农民政治地位重要标志。
我觉得如果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会使一些新生代的农民能够留在农村,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并不是说要使所有的农民,包括新生代农民都留在农业的领域,因为毕竟。城市化建设需要有一部分人先走出去,所以如何处理这个还得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还要积极地进行,合理的引导,有序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