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主持人:您觉得目前承德农业、农村、农民在发展整个过程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尤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来承德这些方面的问题您有没有一些更好的探索?
丁万明:有。大家都知道去年中央发布了新时期十年的扶贫纲要,提出了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整体的思路。年底前,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又提出,提高扶贫工作的标准,那就是由原来的1196,一下提高到2300元。为了贯彻好新十年的扶贫纲要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我们也对承德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梳理。现在看,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小康建设这么一个目标,承德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压力,就是如何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生态条件统筹改善这么一个目标,这是应该说对我们来说压力很大的。这个核心是什么呢?核心就是一个投入的问题。我们讲,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首先要解决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医疗、有学上,这就是中央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实际在这方面还有一些配套政策,比方说山、水、林、田、村怎么建。比方说水、电、路、讯、房怎么建,比方说文、教、医、导、服怎么配套,都是我们面临特别重要的问题,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总结前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经验成果以及值得汲取的一些教训,我们提出要以工程式扶贫为抓手,推进整个的农业、农村的建设,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所以我们提出了,要抓六大工程,第一个工程就是农民的脱困增收工程。核心的就是通过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壮大我们已经形成的蔬菜、食用菌、现代畜牧业和林业经济特色主导产业的规模,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另外一方面,我们就是要着力的使农村的一些富余劳动力能够从农业经济这个领域“走出去”,转移就业,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这个工程我们认为是最基础的一个。
第二个就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就着力在农村的道路、农田水利、生态建设这三个大的方面要加大推进的力度,同时要使那些特困地区,生产环境比较差的地区的农民能够实现整体的移民搬迁。只有这样我们觉得才能够改善一个地区一个农民基础的收入。
第三个我们就是要着力地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核心的就是农村饮水、电力、医疗、文化、社会保障以及服务业的发展。通过这个方面的建设,能够使整个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很大的改善。
第四个就是进一步地推进公共服务,这跟上边介绍的有它相类似的一些内容,这种公共服务我们感觉可能突出的就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第五个就是要推进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典型、示范、技术培训、思想引导使农民能够树立一个更现代的发展意识,掌握一些适应新形势的一些技术,树立一些重要的理念。
最后一个工程就是综合改革的配套工程,就是我们想的要着力地深化涉农的各项改革,使国家的各项政策能够很好地落实到农村,为这些政策落实到农村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同时要深化乡镇和县这两级政府的职能的配置和创新,增强他们对农民的一种服务的能力,我们想通过这么六个方面的努力,会逐渐地显现出这种攻坚的成果,当然也有一些需要我们亟待破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