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电视人年度两大嘘声事件
【记者归来】:所以您感觉现在很多媒体人是不是对于自己自身监督的一个职责,有一些失职的现象。
【陈小川】:太差了,不是一般的差,弄到道德底线缺失的程度、丧失的程度。前几年弄了个纸馅儿包子的事,有关部门开会,说总编你去参加。我碰到了一个副部长,说小川,中青报历来都是冲在前面,这次怎么纸馅儿包子没你们的事?我说这种错误我们不值当一犯的,我们要犯就犯有点档次的错误。纸馅儿包子,就是真有纸馅儿包子能是个多大的事啊,值得我们这么冲动吗,我们版面太少。其实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媒体人的这种伦理观已经被自己突破了,被一部分媒体从业者突破了。我是北大电视台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你们岩松、敬一丹、崔永元都是。其中说到年度两大噓声是要给,这是北大特色,不好就噓你。电视人两大虚声事件是什么,第一件,深圳那个民工的妻子被保安强奸,她这样我看着,不停地记者在向那个被害人施加第二次伤害。我说中国青年报没有那么做,中国青年报是批评媒体人。我们在一版那么大一张照片,那个受害的妇女躺在床上,四五个话筒触到她面前去,每个话筒上都有台标,这个台标是什么,这个台标是耻辱柱,是自己在那丢人呢。我们给了个噓声,我们在大礼堂里面的所有北大的学生,同学、老师一块,包括我们这些媒体人。第二件事是小悦悦,小悦悦网络上公布了那个画面以后,说实在话,西方彻底商业化的媒体都不会那么做,反复地播小悦悦被碾轧的画面。那是个极其残忍的画面,我们的媒体人就为了这点收视率,就不停地播,反复地播,我们自己的道德底线在哪儿?我们是什么伦理?我们给了全场的噓声。那您说坏消息是好新闻吗?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批评,中国青年报就在批评,中国青年报为什么你说新锐,就是我们在这种随大流这种事的时候我们不干,我们有我们很坚定的价值观。我们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或者可以说是我们的前辈留给我们的这个基因。
八、记者是一个群体,难免良莠不齐
【记者归来】:就像您说的,现在的媒体的确存在一个发现一件事情,可能这件事情本来不大,随大流的现象非常普遍。发现一个人报道了大家都冲过去,可能我这个记者本身还不太知道怎么回事儿,我先冲过去问个究竟。这种现象又有人说,说是记者被逼出来的,说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想调查点事件背后的真相太难了。因为可能记者在调查的时候,调查真相的时候会受到的阻碍特别多,调查真相太难了。记者被逼的可能去追求新闻的路上会产生这样一些偏差,您认为呢?
【陈小川】:这都是懒人说的理由。我们的记者,你看看我们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哪个去做这种下作的事,去把话筒触到被强奸的人的脸的前面。我们记者不会这么做,这就是训练都没训练好,开始入道就学歪了。你看《新闻调查》节目做得多好,什么时候有过那种下作的动作。
【记者归来】:现在有一句话叫防火防盗防记者,您听过这句话吗?
【陈小川】:我早就听过,经常有些人还跟我这么说,说是防我。
【记者归来】:这句话反映了什么?
【陈小川】:记者这两个字是一群人的代表,每个群里都有不出息的,都有下作的,都有这种不体面的。
【记者归来】:是不是另一方面也感觉出某些地方可能一些负面的事件,不太愿意让记者来曝光?
【陈小川】:那谁都不愿意,家丑不愿意外扬。
【记者归来】:所以就出现了记者这样一个防?
【陈小川】:那是两回事儿,现在最重要的是媒体人的媒体伦理,大家没意识。然后又和出现了一些负面事件的单位的这个人保守的这种意识,正好吻合,其实不是理由。根子就是没有必要搞,那么多媒体干嘛去,尤其网络,说真心话。我们现在中国独特的一个特色就是我们的传播媒体都办网络,而且传统媒体的网络以新闻做主打。我也是这样做的,我们中青在线也这样,一天四五百万的点击也这么干,也是以新闻为主,你们也是。
【记者归来】:对。
【陈小川】:但是网络在美国是娱乐的,是娱乐和服务,它不搞新闻的,所以这就使得一大部分做网络新闻的人成为记者,其实不应该是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