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记者归来】新锐报人陈小川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9日 16: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00543a1299524579aecfff5198b64ff5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三、我的前辈是学生运动领袖、地下党

   【记者归来】:青年报?
   【陈小川】:中国青年报都不同,中国青年报在创刊的时候主要是由北京、上海、天津的一些搞学生运动的一些地下党领袖组成的这个领导班子。比如说我的前任,我的老前辈佘世光同志,是我们的党组书记兼社长,也做过总编辑。西南联大的,后来是北大,北大学生运动的领袖。钟伟刚同志,现在还健在,88岁了。当时是上海的学生运动领袖,都是地下党,非常理想主义的。另外,后来原来我们的老副总编辑,后来当新闻社社长的王世谷同志,南开大学的。所以这些人,他都是。
   【记者归来】:我觉得他们挺新锐?
   【陈小川】:对了,他在那个时代就非常新锐的,整个在40年代。而且这些人大多数是这个,我说是出身大地主、大官僚家庭,不愁吃喝,背叛家庭,投身革命的,恰恰都是这些人。
而且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故事,我到报社的时候我们一个老的副总编辑,女同志,应该我叫阿姨了,王翠珍。她是40年代的金龄女大的学生,金龄女大是什么概念呢?是当时的阔小姐大学,非常好,就是读书读得非常好的才能考进去。而那个学校设家政系的,就是我这个学校毕业,我可以出来当贵族太太,就这个概念,她是那个学校的学生运动领袖,地下党。

四、媒体人需要理想主义色彩

    【记者归来】:现在听起来都很新锐?
    【陈小川】:我一到报社,我就感受到了这群人,老前辈理想主义的这种熏染、这种熏陶,而且他给我这种基因。我刚才说的王翠珍,她在40年代后期,她家里,她父亲是一个国民党的官僚,1949年初南京快解放的时候跑台湾去了。其实家里知道她在干什么,知道她在搞革命工作,母亲跟女儿说我们得见个面,老见不着你。她不走的理由,她不去台湾的理由就是说我要文凭,我要去了,我读了四年没文凭了怎么办,其实是地下党的工作。然后结果在南京的机场全国人团聚了一下,团聚之后父亲、母亲、哥哥、嫂子全去台湾了,她一个人留在南京,迎接南京解放。最动人的是母亲跟她分手的时候,还往她手里塞了一些金首饰,说实在要钱的时候把它变卖一下,飞机起飞了。当时她是年轻的,20几岁了,后来我们管她叫老太太。随手把金子扔在草坪上,说革命要金子干什么。从这个故事里可能看出来,中国青年报的基因就是这样的,就是理想主义色彩。所以那一代人,我在1979年进中国青年报的时候。
    【陈小川】:那一代人恰恰就是报社领导。
    【记者归来】:也就是说这些前辈们对您的影响挺深的?
    【陈小川】:非常大,他们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也可能跟我的父母,他们的经历都非常近、非常相似。所以他们,他们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在感染我们,甚至可以说他们的这种创办中国青年报的这种,给中国青年报的基因就是这样,就是理想主义,为了国家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为了更加民主、更加法制,为了这个社会更透明,公民更能够有公民表达,他们就是为了这个。
    【记者归来】:是不是也就是这样一种基因影响着您,所以说您的语言评论当中会有很多很犀利的东西出现?
    【陈小川】:受影响很大。
    【记者归来】:是有可能别人不敢说的话?
    【陈小川】:或者说,其实我说也没有那种出格的话,不靠谱,不能说出格,是不靠谱的话。但是他们给我的影响非常大,就是说如果做媒体人你没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其实干脆不必做了,干脆做别的得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一

热词:

  • 央视网
  • 视频
  • 点播记者归来
  • 陈小川
  • 新锐
  • 中国青年报
  • 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