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记者归来】新锐报人陈小川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9日 16: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00543a1299524579aecfff5198b64ff5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记者归来》中国网络电视台

    记者:侯在林

    嘉宾:陈小川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

一、有挖煤经历的报社总编辑

   【记者归来】: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我是主持人煊一,本期我们特别为您邀请的嘉宾是中国青年报党组书记总编辑陈小川。陈总,非常欢迎你。之前为了采访您,翻看您的履历,然后很好奇,发现您来中国青年报之前是在医院工作的,就是觉得这两个领域不是特别搭,当时是什么样一个机缘,您选择到青年报来做一个媒体人?
   【陈小川】:再往前翻我履历更不搭,我16岁就下井挖煤,是煤矿工人。挖了两年煤,当了五年兵,然后从部队到北大医院工作的。
   【记者归来】:您还当过兵?
   【陈小川】:对。
   【记者归来】:也就是说您曾经是个军人?
   【陈小川】:最不搭,现在全中国当报社总编辑的,不管是什么媒体的总编辑,大概有挖煤经历的很少,有当兵的经历肯定不少是吧,有挖煤经历,而且真正是井下工人不多。
   【记者归来】:关键是您作为一个挖井工人之后?
   【陈小川】:不是挖井工人,是挖煤工人。
   【记者归来】:井下的?
   【陈小川】:对,井下的挖煤工人。
   【记者归来】:当时为什么是会有这样一段经历,最后您为什么又现在媒体人作为这样一个知识分子,是怎么样一种过渡?
   【陈小川】:知识分子基本上是冒充的。
   【记者归来】:一冒充冒充了三十几年。
   【陈小川】:做了32年的编辑,还是喜欢这行;也受家里影响,我父亲也是做这行的。所以也受这个影响,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理科学得不好。
   【记者归来】:文科比较精。
   【陈小川】:数学太差了,文科不用太费劲。

二、“老锐”青年报,六十高龄活力依然

    【记者归来】:您在青年报一干就是32年的时间,关键是您在这些年当中,您经常也是会做一些跨界这样一个工作。比如说在电视里面,我们经常也看到你在很多栏目当中担任嘉宾、评论员这样一个角色。观众对您的印象也特别深,因为您的语言犀利中又不乏很多幽默、风趣的东西,所以大家也很喜欢你。这个时候就看到其实有人也给您了一个新锐报人这样一个称呼,因为首先青年报就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媒体,其次您个人的魅力也给人感觉非常有活力的一个人。新锐这样一个特色您怎么看?
    【陈小川】:肯定不是新锐,这个说法不准。肯定是老锐,我这个年龄,我到报社的时候26岁,现在还可能新锐吗?不可能了。
   【记者归来】:您的观点很新?
   【陈小川】:观点新是因为时代新,中国青年报照说也不能算新锐媒体的。中国青年报60年了,今年是60周岁,今年的4月27号。
   【记者归来】:那依然充满着活力。
   【陈小川】:这倒是,今年我们在中国青年报60年的报庆上我讲过一个感情,中国青年报从创刊起就在这个地方,1951年创刊的时候就在这,有很多情况是它的基因造成的,就这个媒体的基因造成的,比如说新华社,新华社创建在瑞金,今年是80年了。它很可能就是它所带的基因就是党在瑞金建立第一个人民政权那个时候的基因一直到现在,所以包括它的文化,它80年代的文化,它的一种道德传承,都体现了这种基因。人民日报在创刊的时候大多数是延安来的一些老同志,组成了这个班子,然后创办出人民日报。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一

热词:

  • 央视网
  • 视频
  • 点播记者归来
  • 陈小川
  • 新锐
  • 中国青年报
  • 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