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史迪威事件中的蒋介石与宋子文(一)

近代中国研究 记者:杨天石

核心提示:蒋强烈表示:史既在中国战区内担任参谋长,“则所有其他地位皆不能适用”。7月4日蒋介石日记云:“史氏之愚拙虚妄,不法无礼,可谓无人格已极,而余乃自愧国家贫弱,所以遭此侮辱而已。”5日,蒋介石致电宋子文,要他促请美国政府注意。6日,宋子文电复蒋介石,支持蒋对史迪威《备忘录》的态度,首次提出撤换史迪威问题。
已被0家媒体转载
查看
收藏
  • 开心网
  • 人人网
  • i贴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房价普涨背后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手动刷新 更新时间:10:21:50

---------------------------------------------

---------------------------------------------

本文摘自:近代中国研究,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第3集,作者:杨天石,原题:《史迪威事件中的蒋介石与宋子文――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之一》

史迪威事件是抗战期间中美关系上的大事,自梁敬錞的《史迪威事件》一书出版以来,研究已多,但是,由于此前的研究者都未能利用蒋介石日记和宋子文档案,甚至,也未能充分利用史迪威本人的日记,因此,就给我们留下了仍可开辟、耕耘的广大空间,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一事件的全貌、实质、由之激起的中美关系的巨大波澜以及蒋宋关系的曲折变化。

一、蒋介石与史迪威矛盾的发生、发展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即谋求与,美、英、苏等国结盟,组建国际反法西斯战线。1941年年末,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建议建立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以蒋介石为最高统帅。当时,中国抗战正处于艰难时期,蒋介石对盟军的合作自然期望甚殷,但是,美国此后并无重要动作,引起蒋介石严重不满。1942年1月30日,蒋介石日记云:“美英对于整个战局与太平洋战局,仍无具体整个之组织。“彼轻蔑我国,可谓异甚,应严加责问。”[1]3月,史迪威来华,担任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兼美国总统代表、驻华美军司令及美国援华物资监理人。最初,蒋介石持欢迎态度,其后,二人间逐渐发生矛盾,并且不断发展、强化。

日军于1942年初攻入缅甸,英军不堪一击,一再溃败。2月26日,蒋介石命令中国第五、第六两军紧急开进缅甸,协助英军固守缅南海口城市仰光,确保当时中国仅存的滇缅路这一国际通道。3月4日,蒋介石面谕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兼第五军军长杜聿明,要他在史迪威到任之后“绝对服从”其指挥。杜问:如果史的命令不符合你的决策时怎么办?蒋称:可打电报请示,但蒋回重庆后,又以手书告诉杜聿明,强调“绝对服从史迪威的重要性。[2]6日,蒋介石在重庆与史迪威第一次见面,就向他表示,准备将缅甸战场的指挥权交给他。[3]同月8日,英军放弃仰光,中国入缅部队失去目标。蒋担心日军乘中国军队入缅之际,自越南进攻中国云南,有调回入缅军,加强云南及长江流域各省防务的念头。日记云:“仰光为敌唾手而得,英军之怯弱如此,我军入缅之战略,应特加审慎,重新研讨。此关于我国军之成败非鲜,必须自固根基,不可以英人不可靠者而自误也。”[4]3月10日,在史迪威赴缅指挥前夕,蒋介石又与史谈话,声称“我军此次入缅作战能胜不能败”,“苟遭失败,不但在缅甸无反攻之望,即在中国全线再发动反攻,滇省与长江流域后备不坚,亦将势不可能”。[5]他主张保卫当时距离中国后方据点较近的缅甸的首都曼德勒(瓦城),待日军深入,予以痛击后再行反攻。

仰光是美国援华物资的转运站。史迪威视之为“生命线”,认为“一旦失去仰光,供应线将被切断”,因此,他在入缅后不久,即雄心勃勃地迅速拟定计划,准备推动中国远征军尽量南下,收复仰光。3月18日,史迪威飞返重庆,向蒋提出此项建议,但蒋介石认为,仰光濒海,日军具备海陆空三方面的优势,中国军队如无空军和炮兵掩护,很难克复该地。史蒋二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蒋每提一个论点,史迪威即加以反驳。[6]当日,蒋在日记中批评史迪威“无作战经验,徒尚情感”,“不顾基本与原则”。[7]3月19日蒋介石再次与史迪威谈话,分析缅甸战场形势,提出“目前应取守势,切勿轻进以求侥幸”。[8]蒋称:“如果再过一个月,防线平安无事,他将考虑进攻的问题。谈话中,蒋要求史迪威保证不要让第五、第六军吃败仗,但史则表示无法办到,要蒋“另外找一个能保证这一点的人来,因为我无法保证做到这一点”。[9]这次谈话,史迪威大为不满,当日即在日记中指责蒋为“固执的畜牲”。[10]在此期间,美方发表消息,声称中国第五、第六两军归史迪威指挥,入缅作战,蒋介石认为此属泄密行为,日记云:“此无异以我之秘密,相告于敌,使敌知我入缅只两军,其可虑可危,未有如此事之甚者。乌呼!何其不守秘密,不明敌情至此哉!”[11]

为了保卫曼德勒,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第200师戴安澜部在缅甸南部的同古(东吁)设防。自3月18日起,与日军血战12天,歼敌5千余人。其间,史迪威坚主进攻,杜聿明则认为兵力不足,反对进攻,二人发生争执,以致闹翻。史迪威要求杜“服从命令”,并派人监督杜执行,但杜认为此举关系远征军存亡,中国军队既未能适时集中兵力与敌决战,即应在予敌一定打击之后及时转移,以保存战力。[12]29日晚,戴部奉令突围,安全转移。蒋介石与杜聿明的想法一致,日记云:“我第二百师在同古予敌以重大打击后,自动转进至叶莲西之东南地区,与新二师取得联系,而敌军遭此重大打击,我军并无多大损失,乃自动撤退,不仅增我军之荣誉,实足寒敌胆而使之不敢北侵矣。”日记批评史迪威:“以为应在同古全力作战,此不知敌军心理与战地实情,并不知此次放弃同古,乃达成余一贯之意图,而受英方宣传与运动之谈〔误〕也。”[13]

史迪威也对杜聿明的抗命不满,在日记中斥责杜聿明和新编第22师师长廖耀湘为“卑怯的杂种”和“十足的懦夫”。[14]3月31日史迪威愤而返渝,向蒋介石提出:对指挥中国第五、第六军,“深感所得权限未足,未能令出必行,致有三次可以发动反攻之机会,皆蹉跎坐失。”[15]他要求蒋介石免去其本人职务。对史迪威的态度,蒋介石自然感到不快,当日日记云:“史氏以我军师长不听其进攻同古敌军之命令,乃呕气回渝,向我辞职,殊出余之意外。乌呼!我军此次出国作战,对敌对友,对当地民心,皆多困难,而以客卿指挥我军,不熟悉各方内情,使余焦虑,必须面面顾到,较之在国内作战之单纯者,其难易相去有天壤之别。尤其史氏受英方之宣传与运动,而英军不自惭无力,必欲掌握指挥权,图保其虚名,余明知我虽牺牲而无益,然为全局与美国关系计,又不能不撑持到底,苦更甚矣!”[16]同样,史迪威也感到不快,日记称:“由于愚蠢、恐惧和态度消极,我们失去了一个在东吁打退敌人的绝好机会,根本原因在于蒋介石的插手。”“他身处距前线1600英里的地方,写下一道接一道的指令,要我们去做这做那,其根据是零散不全的情报和一种荒谬的战术概念。他自认为懂得心理,事实上,他自认懂得一切,他反复无常,随着行动中的每一个微小变化而不断改变主意。”“其结果是使我本来就很小的权威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没有军队,没有警卫,没有枪毙任何人的权力。”[17]

4月1日的谈话,史迪威有意向蒋“摊牌”,自称“发作了一番,言辞激烈”,“投下的那些炸弹发出了巨大的轰响”。[18]但是,蒋介石仍然极力忍耐。4月2日蒋介石与史迪威谈话,告以杜聿明“少年气盛”、“过分固执”,决定以年事较高、经验丰富的罗卓英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在史迪威指挥下统率中国入缅部队作战。蒋并决定亲自陪同史迪威回缅。[19]当日蒋日记云:“对缅战事,思虑异甚。既忧部下在国外过于牺牲,补充为难。又忧失败时丧失国威与军誉,而史迪威乃动气请辞,并于中美邦交有关。苦虑终夜,不得不决定约史由余陪同回缅,予以全权,以表示余对彼诚意,使之勿加怀疑也。”[20]

4月5日,蒋介石与史迪威、罗卓英同机飞赴缅甸北部城市腊戍。6日,到美苗(卑谬),与史迪威及英军司令亚历山大商谈。7日,蒋与史讨论后,又与罗卓英、杜聿明、戴安澜各将领谈话,宣称史迪威是“老板”,“有提升、撤职、惩罚中国远征军中任何一名军官的权力”,“他们应无条件服从命令”。[21]蒋的这些做法,可以说给足了史迪威面子,但是,蒋很快又因事对史不满。8日,蒋介石向孙立人师长授以曼德勒五万分之一地图,面示防守要略,并令与史迪威、罗卓英同往实地设防。蒋在视察新筑机场工程时,发觉进度缓慢,日记云:“史迪威称美苗机场十三天可以完工,是彼受英方之欺,而又欺我者也。可痛极矣。”[22]

当时,英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战场;在亚洲,其战略是“弃缅保印,保存实力”。在缅英军或听任中国远征军独立作战,或利用中国部队掩护自己撤退。4月24日,蒋介石指示:“国军今后在缅甸之作战指导,应以不离开缅境,而又不与敌主力决战为原则。依此原则,以机动作战,极力阻止并迟滞敌之发展。”[23]同时,指示远征军守卫腊戍、密支那、八莫等邻近中缅边境的城市。但是,史迪威和罗卓英都还醉心于组织曼德勒会战。5月1日,曼德勒失陷。5日,日军攻占八莫,威胁中国远征军的归国通道。6日,英军决定放弃缅甸,史迪威下令中国远征军向印度撤退,史本人拒绝美方派来接他的飞机,亲率少数人员徒步西行。蒋介石对史迪威未经请示就下令向印度撤退大为不满,日记云:“史迪威擅令我第五军赴印度边境之庞炳,而彼且离开队伍,先自赴印,并无一电请示。此种军人,殊非预想所及,岂彼或为战事失败,神经不安之故乎!可叹!”[24]18日,蒋介石要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转告史迪威,“中国军队无退入印度之意”。[25]在撤退过程中,远征军一度粮尽药绝,饥病交迫,牺牲惨重,直至7月25日,杜聿明所部直属队等才到达印度。入缅时,远征军兵员约10万人,至此,仅余4万人左右。[26]

6月4日,史迪威自印度德里回到重庆,向蒋介石汇报,严厉批评中国远征军的高级将领:“殊令人失望”,“或缺能力,或缺胆略”,声称“彼等居处离前线太远,且无意亲上前线。”“因循迁延为各高级将领之通病”。他甚至点名批评杜聿明“个性刚愎,不易应付”。他自称这次汇报为“开门见山,指名道性”,“那情形就如同在踢一位老妇人的肚子一样”。[27]蒋对这些批评大不以为然,认为史对此次撤退负有重大责任,但却“不知自反,专事毁人利己”。[28]6月5日日记云:“我军在缅如此重大牺牲,其责任全在史氏之指挥无方,而彼乃毫不自承过失,反诋毁我高级将领至此。当失败之初,彼乃手足无措,只顾向印度逃命,而置我军于不顾,以致我第五军至今尚未脱险。乌呼!史迪威诚不知耻者也。”[29]由此,蒋介石更进一步指责美国军事代表团,“大半皆自私自大之流”。[30]6月16日,蒋研究对史迪威的处理办法,产生“军法审判”的念头。日记云:“彼为推诿责任,掩护罪过,故不得不毁坏他人名誉,诬蔑我国将领。此应提议开军法审判,使美国政府能知史之不法与无礼乎!”[31]至此,蒋介石对史迪威的印象可谓恶劣至极,而史迪威对蒋的印象也同样很糟糕,日记称:“中国政府是一个建立在威恩兼施基础上的机构,掌握在一个无知、专横、顽固的人手中。”[32]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