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去向
“高校自主招生”在各高校进行改革试点以来,对突破长期大一统的高考模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逐步得到了高校、社会和考生的认可。 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一些重点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试中的政策、措施也引发了争论和质疑,其焦点主要集中在特殊人才界定与公平录取等方面。社会上一方面希望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一方面又担心“潜规则”剥夺普通考生的公平录取权。
∴ 高考不可替代 改革势在必行
∴ 自主招生应听听农大校长的批评声
如果一所大学承诺你有特色的教学,好的师资力量,但是却跟你说他的文凭并不是教育部认可的,是自己发的。这样的大学你还会选择么?而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南方科技大学。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改革的希望就在这块试验田上,也有人说这注定是“南柯一梦”。
就在12月前后,在北京就读高三的非京籍学生要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北京高考考生数量的涨跌,与他们无关。对于北京,他们“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他们的高考是“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故事。这似乎是一个老话题,重复、毫无新意,然而,今年又有些不同。在他们身后一向选择沉默隐忍、无奈接受现实的父母,开始团结起来,有一万多人共同发出响亮的声音——呼吁孩子在京高考权。
∴ 流动子女异地高考的梦想何时照进现实?
∴ 人大代表探讨如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高考权利
每年的九、十月份是中国学生提交留学申请材料的重要时期,目前,数十万希望留学的中国学生正在紧张地准备相关的资料,其中不乏高中生的身影。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生的年龄正越来越小,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这一现象已引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关注。
∴ 加国华裔热议小留学生话题:不宜太早送孩子留学
∴ 小留学生:孤寂压力光靠钱物难解决
韩国高考制度对考试成绩不计算总分,而将各科考试成绩分别打分,依据分数段确定各科目的等级和综合等级。
日本每年元月有一次全国统考,主要是基础学科,从2月中旬至3月底,进行第二次专门考试。
学生从近40门课中选五门,院校再根据这五门课的全年平时成绩和高中毕业考试行综合评定,学生凭借这两个成绩的综合分数来申请大学。
当莘莘学子们在为高考拼搏时,他们的一些同龄人却放弃国内高考而申请就读国外高校。这些弃考的考生大都是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在高考前就已收到国外高校的通知书,其中不少将就读国外名牌大学。 国外的高校到底是凭借什么把我国一流的尖子生都吸引走了呢?据调查,这些学生们出国留学后归国率很低,这是否是一种人才的流失?这种现象是不是让我们该重新审视中国的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呢?
作为世界上出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自1978年以来已输送了超过139万人出国留学。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中国的留学教育已从30年前的公派留学、精英留学演变成为现在的全民留学、大众留学。但值得注意的是,留学生频遭事故、买卖文凭被举报等负面新闻,正成为这股"全民留学热"的伴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