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警务室,纾解医患纠纷“第三方”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8日 07:0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日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医患纠纷一直是让患者恐惧、医院头疼的问题。淮安市清浦区成立全省首家医院、社区合一的规范化警务室“二院暨施家桥社区警务室”,通过民警作为第三方介入的模式,两年间成功调解了辖区内医院的105起医患纠纷,为缓解医患紧张关系探索出一个可行路径。

  记者6月14日到该警务室采访。下午2点半左右,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代表和患者柏广洲及家属坐进调解室。“我们围绕两个焦点讨论,一是院方有没有责任,二是病人有什么诉求,”民警周加军提醒柏广洲,“如果今天调解不成功,你们还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柏广洲因患有腰间盘突出,今年3月到5月到该院就诊。他当即向院方代表提出疑问:“治疗3次,我的病情没有缓解反而加重,钱花了4万多,你们有什么解释?”

  “我们按照治疗规程,但任何治疗都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位院方代表解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争论,双方就“治疗效果不好”达成一致,但赔偿金额始终谈不拢:患者要求退还4.2万元医疗费,院方只同意给予几千元补偿。

  眼看调解陷入僵局,周加军赶紧把院方代表支开,对病人及家属说:“如果做医疗鉴定、打官司,得多长时间?可能还一分钱拿不到。目前最紧要的是让老柏赶紧进行下一步治疗。”他跑到隔壁和院方代表商量:“如果患者起诉,鉴定费、起诉费等办案成本得你们掏,拖下去对医院正常工作有影响,能不能把赔偿金额提高点?”下午5点半,双方终于将赔偿金额定在2万元,签署了协议。

  “让患者知道民警调解立场是依法公平公正的,避免对立情绪产生;集中谈谈不下去,就让双方分开商议,协调的火候要掌握好。”周加军对此颇有一套经验,“维持正常医疗秩序,这是第一位的,否则就侵害了公共利益。另外也为当事人多想一想,给他们一点体贴。”

  记者注意到,周家军随身带着一个日记本,“不管医院还是社区,只要有事都得管,最多时候一天处理了20多件事。”基层中产生的矛盾多而琐碎,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影响正常工作和公共秩序;而如果有第三方及时介入,讲究方法策略,很多矛盾都能及时解决。“我们把警务室开到医院、社区,就是为了在矛盾发生后能第一时间介入,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周加军说,从警务室两年多运行情况看,效果达到了。

  除了及时解决纠纷,警务室民警更注重预防纠纷发生。他们向医护人员发放温情提示卡,提醒他们忠于职守,善待患者;在医院醒目处张贴带有民警相片、电话的提示牌,向患者宣传安全就医。“我们多想一些,多做一些,预防矛盾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在第一时间解决,尽可能化解不和谐。”周加军笑着说。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第三方
  • 医患纠纷
  • 患者
  • 民警
  • 医疗事故鉴定
  • 病人
  • 社区警务室
  • 调解室
  • 鉴定费
  • 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