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昨天下午,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两院”报告。委员们指出,新的一年,要切实维护公平正义,为推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营造优良司法环境。
去年,“两院”切实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对此委员们予以充分肯定。武克敏委员说,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两院”的工作量在加大,工作质量也在提高,实为不易。从事律师工作的吕红兵委员举例谈到,“外省市律师常向我反映,上海法院程序把握好,法官专业水平佳,律师受尊重,即便案子输了也心服口服,还会主动给当事人做工作”。吕红兵说,上海之所以是全国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两院”的工作功不可没。
今年是上海深入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法院也在不断提高司法形象和公信力。张毅委员谈到,上海法院利用科技,开发使用文书自动生成和快速审理等软件,应对诉讼量激增的现实情况;上海的检察机关成立金融检查专业委员会,提高金融案件办理水平,这些都体现了两院不断改进工作的努力。
新一年里,有许多改革发展举措和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措施需要推进,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为改革保驾护航,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委员们认为,“两院”要加快研究转型发展中发生的新问题,并积极通过司法、检察建议,规范经济发展、城市公共安全等领域存在的法律问题。去年,全市检察机关梳理出执法办案中10个涉及法律适用、证据运用的突出问题,形成了指导意见。这些做法,也获得委员肯定。沈祖炜等委员建议,“两院”应进一步加强对适用法律不统一等一类问题的监督。
司法公信源自司法公开。去年,法院对529件案件进行庭审网络直播,网上点击率为2281万余人次,全面开通的法院微博,更是成为法院与公众互动交流的好平台。郑龙委员等指出,在群众中普及法律知识很重要,建议进一步增加网络直播的案件数量和类型、邀请更多市民参加庭审旁听。
“执行不到位,法律无尊严”。不少委员谈到法院“执行难”问题。殷啸虎委员指出,在推行“限制高消费令”时,法院与公安、工商、银行等部门共同建立一张执行网络,使“老赖”无处藏身,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权益,类似这样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的方法值得推广。
委员们期待,“两院”能够继续努力,倾力为大局服务,倾心为群众司法,进一步拓展司法服务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