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央视网 记者:王在华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很多网友为流浪奶奶献爱心
央视网消息(网络新闻联播记者 王在华报道)村民的空房不住,救助站和敬老院不进,民间志愿者提供的房屋不接受……流浪奶奶飘泊十年,就喜欢自己一个人过。“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加强巡查,让她饿不着冻不着。”当地救助站负责人说。作为一个救助工作中的极端个案,河北流浪奶奶反映出了救助站面临的尴尬。
1米高的窝棚和网友的骂声
2012年11月底,河南省新野县民政部门被推上风口浪尖,救助站更被不少网民质疑。
此事源于一桩善举。在百度新野吧中,“一区老李”发布的一个网帖显示,一个外地老人在河南新野县流浪数年,一直在路边的一个窝棚里独自生活。网帖中的照片上,窝棚不足一米高,衬着老人满头杂乱的白发,一脸刀刻般的皱纹,怯生生的眼神,让人百感交集。网帖中的视频中,老人一口无法听懂的方言,让试图帮助他的义工一筹莫展。
“一区老李”的发帖目的很简单,就是为老人寻找亲人,如果找不到亲人就为她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网贴被微博转载后,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不小的反响,“流浪奶奶”的称呼不胫而走。在分析老人说话口音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开始质疑新野县民政部门。有河北网友表示,流浪奶奶在10年前就在邯郸流浪,没想到现在还没有回家,民政部门应该负起责任。更有网友指新野县救助站“这是严重不作为”。
11月29日,央视网记者致电新野县救助站,得到值班人员的答复是“没车无法救助”。对于这个答复,网友多不认同,认为救助站不作为。11月30日,央视网记者赶赴新野县实地采访救助流浪奶奶。
当日下午,在流浪奶奶的窝棚前,记者遇到了前来探望的民政局官员和新野县救助站一行。
“我们的车去修了,是值班人员解释不到位。”新野县救助站站长郭迎霄这样解释。他同时表示,民政部门多次让老人去敬老院,但都被拒绝,“我们确实没办法”。
救助的接力和挨打的官员
郭迎霄的说法被当地居民证实。在陪同记者前往流浪奶奶的窝棚时,义工张冷表示,“派出所找过老人,想把她送到敬老院,但老人不去。”
除了窝棚周边的几个“邻居”之外,流浪奶奶在新野县的熟人就算是张冷了。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家住张花村,如今在县城帮朋友搞婚礼摄像。他上下班总要路过流浪奶奶的窝棚,习惯性地给老人带点东西,哪怕空着手,也要说几句话双方都不懂的话。“一区老李”发布的照片和视频,就是他和女朋友拍摄的。
但到现在为止,张冷都不能理解流浪奶奶为什么不去敬老院。“每次提到敬老院或者救助站,老人都很烦,大喊大叫……”不仅是敬老院,老人对民间救助也不信任。邻村有好心人让出家里的空房,让她免费居住,也被老人一口回绝。她只喜欢躲在自己的窝棚里,晚上摸黑睡觉。
张冷的说法被一对突如其来的母女再次证实。这对母女从一辆出租车上匆匆跳下,三两步穿过路边沟来到老人跟前,年长女子当即哭喊起来:“我的亲妈,我可找到你了。”
认亲的哭声让张冷非常激动,他赶紧打开相机记录下当时的瞬间。这时候,郭迎霄也同时赶到,但他看出了寻亲女子哭声中的不对:“寻亲女子一嘴南阳口音,跟老太太完全不同……”最终,寻亲女子表示,自己不是老人的女儿,但她“要认老人当干娘,像亲娘那样好好孝敬”。这对自称信佛的母女俩也没能取得老人的信任,反而把她吓得要走。为了感动流浪奶奶,母女俩睡到了流浪奶奶的窝棚里,试图让她“认下这个干闺女”。
在张冷的循循善诱之下,老太太竟然写了几个字儿,约莫是“王占云”的字样。央视网把这些线索迅速发布到微博上,不少网友开始提供线索,但都没有作用。眼看认亲母女的感动攻势并不奏效,民政局又做起了流浪奶奶的工作。然而方言难懂,双方都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说到激动处,流浪奶奶挥起了拳头,在新野县民政局党总支委员李女士胸前捶了几下。
“想帮她还被打,我们真是没办法。”郭迎霄苦笑道。
爱的耐心和十余年的拒绝
虽然如此,郭迎霄一行还是想尽各种办法,在附近寻找线索。央视网的报道和志愿者的行动,让附近村庄听到了一些风声,几条失踪者的信息反馈到郭迎霄手中。“有人说可能老太太是从河北嫁到这里来,家人就在附近。”央视网记者跟随郭迎霄一行,却连续寻找了几个村庄未果。
转机出现在31日下午。在新野县佛教协会公益团队的劝说下,流浪奶奶竟然答应去龙泉寺暂住,前提是紧紧攥着自己的蛇皮袋,里面装着她的锅碗。临走前,她还让公益团队带上她收到的所有捐物。
新野县龙泉寺并不显眼,但它的居住条件比窝棚里强很多,相当于从原始社会穿越到现代。橘黄色的电灯却让流浪奶奶很不适应,她眯着眼睛打量着四周,眼神逐渐狂躁起来。10分钟后,她开始大喊大叫,一定要回到自己的窝棚。各种劝说宣告失效,流浪奶奶攥着蛇皮袋上了汽车,眼神坚定地看着窗外。因为龙泉寺院墙低矮,众人怕老人走失,又把她送回了自己的窝棚。因为老人的固执,爱心人士的耐心遭受考验,一个志愿者嘟囔着“(流浪奶奶)事儿不少”。面对众人的无奈,有河北网友指出,老人十年前就在邯郸流浪,“应该多次拒绝救助了”。
流浪奶奶又回到窝棚,郭迎霄挠起了头皮。他说,“我真的不知道该咋办了,可我没有强制的权力。”
最终,救助站邀请的精神科医生初步判定,老人疑似精神障碍,但并没有丧失劳动能力。要最终判定老人的精神状态,需要专科医院的权威诊断。“我们现在只能让民政所和村干部加强巡查,不让老人饿着冻着,再慢慢给她找家人。”在官方救助的同时,郭迎霄和同事一起捐出了3000元现金,交给义工张冷,请他监督使用救助流浪奶奶。
拥挤的救助站和先进站长
为何提到救助站和敬老院就一脸厌烦呢?有网友猜测,流浪奶奶可能在这些地方受到过伤害。郭迎霄不知道老人排斥救助的原因,但他对自己治下的救助站很有信心。
在南阳市乃至河南省的县级救助站当中,新野县救助站都是先进单位,郭迎霄自然是站长中的先进典型。它和老年公寓、民政系统培训中心在一个大院里,大楼旁边的平房内划出了几间救助区。男女区各有一个单间,里面各有三张床。男区的窗户被邻居封死常年不开,散发着异样的味道;女区锁着门,三张床上躺着6个被救助者,脸色木然地看着窗外。最像样的是儿童救助区,高低床和婴儿床摆放有序,两个婴儿穿得整整齐齐,如果不是唇裂,跟平常婴儿没有两样。一个智障儿童冲保育员笑着,小手抓向奶瓶。孩子们白白胖胖,看得出得到了精心的照顾。
对于救助区的拥挤和卫生问题,郭迎霄掏出了一个几乎磨烂的设计图。“我一直在向上级打报告,请求增加救助站的面积。”目前,救助站的新地址已获批,将在近期开工。“新的救助站建成后,将会大大改善救助站的现状。”郭迎霄说。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一禽业公司发生火灾,截至中午12时46分,火灾已造成61人死亡,数十位人受伤。据公安部消防局最新消息,该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发爆炸。目前被困人员抢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在楼市专家看来,目前北京出台的调控新政依然是对过去旧政策的延续,没有实质性变化,对于市场走势也很难有突破性影响。未来,政府可能还会依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房价进行重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