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2年11月08日 18:46 关键词: 十八大代表 专访 青海

【专访十八大代表】青海省常务副省长徐福顺:灾后重建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央视网 记者:苏龙

核心提示:玉树地震牵动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人们关注着玉树新家园的重建进程,也期盼着新玉树的崛起。在极其艰难的灾后重建中,青海省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城乡群众以及寺院僧侣,以感恩的实际行动,勇于担当、超常努力,勇敢地承担起交织着光荣与责任、凝聚着希望与重托的历史重担,充分展示了青海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真实诠释了伟大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在雪域高原上矗立起了永不屈服、永不退缩、永不言败的不朽丰碑。
已被0家媒体转载
查看
收藏
  • 开心网
  • 人人网
  • i贴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房价普涨背后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手动刷新 更新时间:10:21:50

---------------------------------------------

---------------------------------------------

 

  灾区重建取得六大成果

  央视网:听了徐副省长的介绍,令人备感振奋,玉树重建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玉树的轮廓已经显现。接下来想请徐副省长谈一谈,在重建过程中,我们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徐福顺:好的。为了比较完整、系统地让大家了解,我还是从六个方面来谈一下。这六个方面就是国务院总体规划批复的六大建设内容。

  一是居民的住房建设成效显著。对居住在灾区高海拔地区的群众而言,住是最大的问题,整个重建进程当中我们把解决居民的住房作为重中之重首要任务,扎实细致地做好征地拆迁、项目规划、户型设计、施工组织,确保住房建设任务能够按照要求尽早地完成。到2012年9月底,全州16710户农牧民住房已全部完工;实现入住12601户,入住率75.4%。全州22439户城镇居民住房已全部开工;已完工18466户,完工率82.3%;实现入住9865户,入住率43.96%。目前,各援建单位正在抓紧进行工程的质量整改和竣工验收,如果今年的严冬来得晚一些,年底,城乡居民住房基本可以达到入住条件。

  我们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你们可以采访中央援建单位,因为玉树的特点很突出,最多的企业涉及的户型多达几百套,许多住房的朝向都不一样,特别是院落式的。包括有些词汇在别的地方也没听过,比如说“锁定意愿”。

  央视网:“锁定意愿”,这是什么意思呢?

  徐福顺:“锁定意愿”就是说你要援建的这套房子什么样的户型、多大的面积,因为保80平方米是保基本,有的想多加点钱建二层的,有的想面积再大一点的。另外,还有一个朝向问题、户型问题,真正要开工,建委会和施工企业及住户一起共同商定的协议上多达五个手印。所以说,我们的援建队伍不仅是战斗员,也是宣传员,我认为,各方面的工作在重建历史上都是没有的,好多来援建的中央企业对“锁定意愿”还不了解,实际在艰苦的进程中要做到很难。

  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加快。这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中涉及学校、医院一定要优先,因为胡锦涛总书记对孩子们讲“新家园会有的,新校园会有的”,目前44所重建的学校有42所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到外地就读的学生已顺利返校;剩余2所学校预计10月底完工投运。实现了胡锦涛总书记对孩子们的承诺。63个医疗卫生重建项目已开工62项,开工率98.4%;玉树县八一医院、玉树县妇保院、曲麻莱县巴干乡卫生院和囊谦县毛庄乡卫生院等4个项目已完工投入运营。其他医疗卫生项目预计11月底建成投入使用。中央和省垂管的147个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包括文化设施、体育场所、就业和社保服务用房等)已开工145项,开工率98.6%。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我们坚持恢复功能与发展提高相结合,统筹推进道路、电力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这项工作推动是有力的,特别是北京市援建的结古镇全面施工项目动手早、力度大,到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预计到10月底,结古镇市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与住房建设同步完成(包括结古镇46个供热点建设项目全部落位),除了极个别的项目以外,今年,冬天的供热设施可以全部投运。

  还有一个需要讲的是“大电网”进玉树的问题,地震前玉树州是全省唯一没进“大电网”的州,在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网公司的支持下顺利开工,实现了玉树州与青海主网330千伏联网。这项工程争取在明年比较早的时间内投入运转。

  这是令人感动的一件事,5000人的施工队伍,沿线800公里,他们今年冬天不下来,高空作业建塔拉线十分艰苦,特别在无人区还依然靠肩扛、人抬、马运等一些最原始的办法。因而,玉树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比震前不仅是一个恢复的问题,基本上是新建,所以灾区人民特别感谢中央、感谢全国人民。

  四是特色产业恢复有序开展。坚持把产业恢复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快产业恢复提升。目前,已完成了59家震前企业的安置,大多数企业已经陆续开工;47个特色产业和服务业项目已开工43个,开工率91.5%;125栋2129套商住组团住房已全面开工,35.1万平米的商业用房全部落位,7个独立商业区除三江源商贸中心外,其他主体已经封顶;1796栋新建温室已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灾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五是生态环境治理取得实效。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原则,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环保政策,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力度。目前,93个生态环境项目已开工84个,开工率90.3%。其中,33个生态修复项目开工28个,开工率84.8%;7个环境整治项目已全部开工;51个地质灾害治理类(国土)项目已开工49个,开工率96.1%。

  三江源生态保护是世人瞩目的,所以,重建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始终把这一问题当做一件大事,先后召开了专门的工作会议、专题会议,加强监督检查,我们绝对不会因为玉树重建毁了一条长江。

  六是和谐家园建设积极推进。坚持做好群众心理疏导、精神抚慰与硬件建设联动推进,加强社区人文关怀,引导和鼓励灾区群众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增强了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目前,238个和谐家园项目已开工232个,开工率97.5%。其中,76个人文关怀项目开工75个,开工率98.7%;20个扶贫项目开工19个,开工率95%;53个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已开工52个,开工率98.1%;89个宗教设施项目已开工86个,开工率96.6%。同时,以集中安置点和新建居民小区为依托的福利院、敬老院和残疾人救助保护设施等已基本建成。

  另外,在重建过程中,高度重视重建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在这个体系上应该说是完整的,一个是国家审计署组织几个特派员办事处和辽宁审计厅、北京审计局、青海审计厅组成的联合审计组一直在现场严格把关、严格执行规划、严格资金监管。另外,中纪委、监察部领导牵头的涉及灾区重建资金的监管也十分到位,指挥部也成立了专门的资金监管组、审计组,各州县资金的使用都有健全的监管办法。所以,可以肯定的讲,到目前为止,整个资金的拨付、管理、使用是严格的,措施是有效的,没有发现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问题。我们特别担心玉树建起来了,管钱物的干部倒下了,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重建项目的资金需求和安全运行,让中央放心,让捐赠者放心,让玉树人民放心。


  玉树灾后重建工作复杂艰巨

  央视网:听了您的描述,我们感觉重建工作是全面细致地,而且新建的玉树家园将更加漂亮、更加完善,据说,玉树重建是迄今以来人类在高海拔地区开展的最大规模灾后重建。但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这一情况,甚至有些人还对玉树重建的进度给予质疑,不知您对此怎么看?利用这次机会,想请徐副省长具体谈一谈,玉树灾后重建的特殊性,好让世人对玉树重建工程有一个科学、客观、正确的评价。

  徐福顺:玉树重建是在特殊地区开展的,这里属于高寒地区,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地区、重点生态保护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生态环境,决定了玉树灾后重建工作的复杂性和敏感性罕见、重要性和艰巨性罕见。可以从六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是玉树灾后重建是迄今以来人类在高海拔地区开展的最大规模灾后重建。玉树地处青藏高原,境内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全年只有冷暖之别,无四季之分,冷季长达7-8个月,无绝对无霜期。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0.8℃,境内大雪、早霜、低温、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空气含氧量大大低于海平面的氧气含量,是我国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由于高寒缺氧,生存环境恶劣,人群机体病变率高达98%,各类机械设备实际功率只有平原地区的60%左右,对重建工作的连续性、施工成本和效率等具有很大影响。

  二是玉树灾后重建是国内第一个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实施的大规模灾后重建。玉树处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隆宝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既是欧亚大陆上大江大河发源最多的区域,也是全国乃至亚洲生态系统最脆弱、最原始的地区。一方面,保护好三江源头这一方净土,切实维护中华民族生态安全是青海各级党委政府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三年确保完成灾后重建主要任务”的要求,全面、高效、快速推进灾后重建进程,又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援建单位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使命和任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援建单位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现实考验。

  三是玉树灾后重建是在各方面制约因素最为突出的地区开展的大规模灾后重建。玉树施工期短,每年有效施工期不到6个月,虽然到目前理论重建时间已过两年多,但实际有效施工时间仅为14个月。玉树地形复杂,结古镇区域内地势最大高差272米,有56%以上的坡地,镇区两侧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多。玉树适宜居住的地域狭小,在结古镇区12 平方公里的有限规划重建区内安置10万居民,并基本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难度很大。同时,玉树重建受人才制约因素影响很大,地方现有干部数量、专业需求以及从事项目建设的经历和经验,都难以满足重建工作的需要,大量技术工人要从外面引进。

  四是玉树灾后重建是在保障能力最为脆弱的地区实施的大规模灾后重建。玉树地理区位边远,基础设施薄弱,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不完备,服务功能不足,瓶颈制约明显。玉树是全省唯一大电网未能覆盖的地区,供电主要依靠小水电,电力供应经常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所有援建单位都自备柴油发电机以保障施工电力供应。玉树区域内交通条件差,除州府通二级公路外,通县、通乡、通村公路标准低,新建的292个集中点,基本是砂石路面,等级低、路况差、距离远、通行难,个别建设点不通道路。除建筑用砂石料及部分砌体材料外,重建所需的其他所有建筑材料以及粮食、蔬菜等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都需要从西宁等外地供应,长途运输成本高、时间长、困难多。

  五是玉树灾后重建是在土地权益关系极为复杂地区实施的大规模原址重建。由于历史原因,玉树绝大多数居民占用的土地权属不明确,土地权益关系非常复杂。以极重灾区结古镇为例,可利用土地资源十分稀缺,每平方公里近8000人,并且受地形等条件制约,城市建设无法向周边扩展。结古镇又是连接青海、西藏、四川三省的商贸物资集散地、藏传佛教中心和人口重镇,震前流动人口多,商贸气氛浓厚。由于震前土地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土地公有观念淡薄,一些商铺和宅基地经历多次私下交易,地价较高。同时,在结古镇建成区的用地宗数中,商住房、商住办公一体房、院落住宅以及活佛行宫、寺院的房产地产并存,私人住宅比例高,普遍带有院落格局,个人宅基地宗数占到97%以上,面积占69%以上。可以说,结古镇土地问题是灾后重建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制约灾后重建工作顺利推进的最大瓶颈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

  六是玉树灾后重建是在民族宗教工作任务最为繁重地区开展的大规模灾后重建。玉树藏族自治州38.51万人口中藏族人口占到97.7%,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境内有各类藏传佛教活动场所238座(处),占全省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总数的三分之一,僧尼人数占全州总人口的5.98%,具有寺多、僧众、分布广、影响深的特点。作为民族地区,玉树灾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存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恢复重建对建材和施工有特殊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玉树重建不仅是单纯的工程建设问题,也是一个涉及民族宗教和睦和谐的重大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民心工程。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