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北京等全国多个城市近日持续数天的雾霾天气,让一个在外国人中间流传若干年的略带玩笑叫法“北京咳”,成了热议的话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何权瀛称引发咳嗽原因很多,在没有证据之前不能称“北京咳”,这个词是对北京的极度侮辱。“北京咳”,原指外国人在北京易患咽痒干咳,类似水土不服,现指由于空气污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不限地域。您有“北京咳”吗?[详细]
“香港脚”的说法已经流传一百多年,未见香港人有意见;“东京热”都成行业术语这么多年了,东京人民一直很淡定!
当年奥运会,老美运动员带口罩来北京,中国人也情绪激动说是侮辱我们。与其计较是不是侮辱我们,不如从自身做起把空气治理好。我相信如果北京的天永远是蓝的,不会有谣言说是重污染的。
京城医生称该“北京咳”一词侮辱北京
北京人其实一直都在咳嗽,早上走在北京的胡同里,很多窗户都会传来咳嗽声,“咳着咳着,就有一口痰吐在地上”。所以我很怀疑,中国人随地吐痰的习惯,未必只是个国民素质问题,很可能还是个空气质量问题。
“北京咳”就是污染性咳嗽。北京已经是沙漠的边缘,且有众多污染企业在贡献GDP及PM2.5,您是要GDP,还是要清洁的空气?我觉得今天的“北京咳”就是明天的“中国咳”。
北京空气污染是事实,污染容易致病也是事实,“北京咳”怎么就侮辱了北京呢?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为北京的颜面辩护,而是抓紧洗白北京的空气,实实在在地消灭“北京咳”。
“北京咳”只是一种舆情反馈、情绪表达,背后所代表的,不是医学理论,也不是其他学科理论的集纳,不过是公众对“环境污染”的一种控诉与不满,所代表的,只有民意、只有舆情。自然,这种情绪的表达,如果硬要跟“侮辱”扯上关系,那也只是“环境保护的一种耻辱”,而与“侮辱北京”无关。须知,“伦敦雾”也曾是一个流行词汇,但如今,伦敦已经摘掉“雾都”的帽子了,只因为对环境的改善。“北京咳”背后,只有对“治理好环境”的诉求。
吸着雾霾的空气,撑着形象的面子。咳着肺尖的嗽,操着北京的心。“北京咳”,这句带点调侃带点无奈带点泊来的新鲜词,无论是在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眼里,还是在庄严情愫的老北京心里,它都应该只是一个病例,是一个群体面临环境污染所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它最终叫不叫“北京咳”不要紧,要紧的是,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把改善和治理人的生存环境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自信的北京、坚强的北京最大的面子。
没必要花太多精力去争执于“北京”和“咳”的关系,而是应该直达病灶,问诊这种关乎大众健康的污染才是正事。从计划来看,近几年要改善空气污染,依然艰巨无比。很多经济建设处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窘境,一旦能源叫停,势必将前功尽弃。所以说这是一盘全民都要参与的大棋,前进与后退,放弃与取舍,都需要智慧和决心。而单单在外围替“北京”二字打抱不平,于事无补不说,反而不招人待见。把北京“去咳化”,真不是靠嚷嚷就能成的。
人的生命健康是第一位的,雾霾天气、“北京咳”的客观存在,说明北上广等大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生存质量堪忧,不如选择更加宜居的城市。 [详细]
北上广等大城市虽然存在污染严重问题,但是工作机会多、资源集中、生活方便。逃离不是办法,承担责任、推动空气污染治理才是解决之道。 [详细]
辛弃疾有一句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北京咳”对一些人来说,可能同样听出了“丰年”。不是吗?“北京咳”难道不是发展的产物,背后难道没有GDP以及不断增长的财政吗?不排除会有一些城市,为了保证GDP,为了政绩好看一些,不愿、不敢动真碰硬治理空气污染;甚至还有一些城市,羡慕咳声里的“丰年”。顶层设计重要,环境考核同样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咳”印入外国旅游指南是一种警示,既是对发展方式的警示,也是对考核方式的警示。
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相对大,更易富集空气中各种有毒重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等多种化学物质以及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PM2.5能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直接吸入,沉积到肺泡,甚至可通过肺直接吸收而到达体内其他器官。如果长期吸入PM2.5的污染空气,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和其他器官系统和组织结构的损害,并可引起暴露人群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明显增加。与此同时,PM2.5所携带的重金属、PAHs(多环芳烃)等物质增大了暴露人群的罹患癌症的风险。
北京市空气中PM2.5浓度过高,人体如果长期吸入,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和其他器官系统和组织结构的损害。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可吸入颗粒物(如PM2.5和PM10)的重要源头。据悉,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两亿辆,而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520万辆。有研究显示,在北京地区的主要污染源中,机动车尾气排放所占比例最大,超过了50%。相关部门需要在机动车尾气排放方面加大整治力度,提高油品质量,控制机动车数量,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提倡绿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