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茶油“致癌门”:勿用维稳来糊弄民众

近期,国内知名山茶油品牌“金浩茶油”被曝致癌物苯并(a)芘超标。在媒体的曝光之后,金浩公司在其官方网站挂出《致广大消费者致歉信》,承认曾有9批次纯茶油产品存在苯并(a)芘超标,并表示已在今年3月和4月进行过两次全面排查和召回。不过,在市场发现生产日期为今年3月份的金浩茶油仍在销售。[>>详细]


在可止尿的三鹿,能丰胸的圣元,会溶解肌肉的龙虾等事件之后,食品安全的阴霾仍旧是挥之不去,致癌的茶油的出现,再一次刺痛了民众本已脆弱的神经,致癌物质苯并(a)芘含量超标6倍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监管部门竟打着“维稳”的幌子,与企业联手蒙蔽公众。这样的政府部门,只会造就更多“不明真相”的群众,激化更大的社会矛盾。


“致癌门”是一出双簧

金浩公司:靠欺骗逃避责任

其实早在5个月前,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的问题就已被发现,此时企业如果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召回问题产品,对生产流程进行整改,或许现在会是另一番景象。但金浩却采用了最愚蠢的方法——欺骗,让自己深陷囹圄。[>>详细]


1、用谎言来辟谣:8月上旬起,互联网上部分网络论坛及微博称“金浩茶油被查出含有致癌物质超标6倍”,金浩公司并未提供权威的证据进行解释,而是选择用谎言回应,8月20日,金浩官网上发表《郑重声明》(见左图)称,“被查出致癌物超标6倍”是谣传,并作出三点声明承诺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详细]


2、所谓“召回”既不合法,也不合规: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 但记者的实际走访显示,在广州、北京和湖南多地的各大超市,金浩公司既未对外公布有问题的茶油批次信息,也未曾向超市下达召回或者下柜产品的信息。

另外,根据媒体报道,9批次产品总生产量42.458吨,其中湖南省质监局稽查总队在公司仓库当场封存22.361吨,公司召回11.152吨。剩下的8.945吨茶油,金浩公司并没有具体说明究竟流向哪里,有很大的可能仍流通于市场之中。 [>>详细]


3、事发后,金浩的道歉缺乏诚意:9月1日,金浩公司在其网站发表致歉信,承认其公司生产于2009年12月3日至2010年3月17日的9批次纯茶油存在苯并(a)芘超标问题。但此次道歉显得缺乏诚意,首先,召回效果语焉不详,对8.945吨仍未追回的问题茶油如何处理补救并未交代有,其次,并未提及任何的赔偿问题。 [>>详细]


质监部门:与企业合谋蒙蔽公众

质监部门在“致癌门”事件中的表现让人失望,用“维稳”这种小聪明的借口,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样的做法似曾相识──2008年在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当中,当地政府部门一度就是采取的这种措施,结果怎么样? [>>详细]


1、发现问题并未公开权威信息是失责:监管部门的沉默,无疑是对金浩茶油“依然高价在售”的一种认可,然而对消费者来说,这却是一种让人恐慌的信息真空。人最大的恐惧其实就是对未知的恐惧,普通消费者不具备专业知识,无法对问题食品的安全性能做出判断,如果再没有权威信息的及时发布和流动,那将是比食品中添加“致癌物”更可怕的一件事情。 [>>详细]


2、与企业合谋糊弄民众:国家质检总局和湖南省质监局早在今年3月即获悉部分茶油企业抽查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企业也在内部自查中发现致癌物“苯并芘”严重超标。但8月21日,湖南省质监局在当地媒体公告了监督抽查结果,其中金浩抽检结果为合格。本应作为监管者的质监局,沦为了帮助企业欺骗公众的“工具”。 [>>详细]


3、拿维稳来美化欺骗行为:质监部门为什么要这么做?“粮油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不公开问题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官员的辩解,但这样的辩解显然是乏力的,正因为关系国计民生,才需要高度透明,才不能欺骗百姓。

实际上,当地官方之所以这么做,“维护稳定”显然只是借口,最重要的是这是当地的利税大户,甚至也会与当地形象挂上钩,地方保护主义会上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之下,质监部门即便能够查出问题,也很可能在当地主官态度之下进行遮掩。 [>>详细]


真相不能被某种强力所垄断

民众有权知道真相

无数此类事实反复证明,欺瞒永远带不来稳定。民众享有知情权,“真相总在谣言后”让我们完全可以吼出“不许再污蔑群众‘不明真相’”。身处这个化工时代,食品安全问题显然不是欺瞒就能解决的。真相不能总被某种强力所垄断,哪怕其出发点很善良很动听的,比如维护稳定。但我们是不是该相信民众具备起码的事实和价值判断能力? [>>详细]


公布真相,天塌不下来

早公布问题,就越少的人受害,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这其实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如果真觉得粮油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想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稳定,那就应当在第一时间公之于众,并严格加强日常监管。封锁消息,拖延公布真相,能起到什么防范作用呢?防的只能是百姓的悠悠之口,维护的只能是问题企业的业绩稳定。 [>>详细]


以前我们也被告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后来就变成“不明真相”了。或者可以这样说,群众的眼睛视事件性质的不同,时而不明真相,时而眼睛雪亮。总之,群众判断力不是由群众自己决定,而是由某些领导决定。政府治理的现代化,应从让群众知道真相开始。[>>详细]


隐瞒信息只会造就更多“不明真相的群众”

回顾近年多起群体性事件和公共舆论事件,不难发现一个其实十分浅显的道理:如果事实本身并不可怕,让群众了解真相也就不可怕;反之,如果事实的确如传言描绘的那样黑幕重重,群众一旦了解到真相,对某些部门、单位和人员而言就意味着一场灾难。如果属于后一种情况,那么,有关方面常常不是尽快查明真相并向群众公布真相,而是千方百计掩盖、“处理”事实真相,并严密封锁消息,钳制舆论,严防群众自己动手调查和获知真相。[>>详细]


某些地方官员维稳思维正在变异

“变异维稳”已成社会稳定的隐患

以“维稳”为借口,做一些违背常理也违法违纪的事,只会促使事件向意愿相反的方向发展。许多血泪教训一次次地证了这条真理。面对食品安全事件,越及时公布信息,越能降低受害者的受损程度,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相反,企图垄断和封锁信息,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纸包不住火,不仅公信力受损,而所谓的“维稳”也只能成为社会稳定的最大隐患。 [>>详细]


维稳不能以牺牲公众利益为前提

这是“一切为维稳让路”思维逻辑显现,而这种逻辑至少造就了两种怪象。一是维稳已经成为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二是维稳手段层出不穷。在不少官员的潜意识中,似乎只要属于维稳,就不考虑法治的尊严,就可以忽视民众的正常权利,进而拿出了只有紧急时期才能使用的种种非常手段。 [>>详细]


网友表态

在异化的维稳思路下,你是否被“不明真相”了?






不是



今日点击
联系我们

责编:张鑫
联系:zhangxin@cntv.cn
出品:中国网络电视台评论频道
-------------------------------

版权声明:中国网络电视台原创策划,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点题

“没有稳定就没有一切”这话不错,但到了地方官员那里就变成了“为了稳定可以不顾一切”正是在这样异化的“维稳”逻辑下,本来可以轻松化解问题,变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网友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