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小龙虾100%合格为何还欠说服力

小龙虾,这种十年来一直倍受人们欢迎的美味食物,在今年被推到了舆论关注的风口浪尖。南京市十几位患者接连被医院诊断为肌肉溶解症,而这些患者在患病前都有食用下龙虾的经历,此后湖南、浙江等地也出现了消费者食用小龙虾之后出现肌肉溶解症的报道,一时间小龙虾这种餐桌上的美味,竟然成了危险疾病的代名词。[>>详细]


面对小龙虾究竟还能不能吃的问题,江苏省海洋渔业局对江苏地产龙虾进行了抽检,并公布检测结果,35个样本全部按照相关标准检测,合格率100%。检测结果一经公布招致众多质疑。暂且不论小龙虾是否致病。食品安全问题近年逐步恶化,而其中因为掺杂了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又被层层掩盖。使得有关部门相应表态公信力越来越低,民众怀疑度却越来越深。


一边,“龙虾门”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就像当年三聚氰胺一样成为公众健康的梦魇。消费者谴责无良商家见利忘义甚至发出抵制食用小龙虾的帖子。一边,年产量数万吨的虾农们焦急的盼望着卖出自己的养殖成果。两边都在急切盼望着一个有信服力的说法。这个说法该由谁给出呢?


“预言”性的合格保证,可信吗?

调查结果未明,有关部门急于表态

在江苏的龙虾生产区之一的盱眙,当地龙虾协会秘书长宣布,对重点小龙虾餐馆进行了专项检查,没有发现使用“洗虾粉”和违法、滥用添加剂行为。并表示当地小龙虾的销量不降反升。

南京市疾控中心已经就此事展开调查,他们坦言调查和取样有一定的困难,至于横纹肌溶解症是“洗虾粉”惹祸的说法,他们认为不可能。[>>详细]


媒体报道与检测结果大相径庭

江苏方面依靠的是江苏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和农业部南京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两个权威单位,而央视依据自身所处的独一无二的媒体地位,调集了媒体、水产、科研、高校等各方面的资源和权威人士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调查,双方的结论却是大相径庭。央视:问题严重不容忽视。江苏:合格率100%,放心食用。


南京方面对病因表态多次前后矛盾

记者采访发现,事件发生后,南京方面对病因调查的表态有颇多矛盾之处。继部分临床专家最早提出肌溶解跟小龙虾有关后,先后有疾控、水产、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多个专家发表看法。有的说是洗虾粉问题,随后被人否定;有的说是养殖环节问题,马上就有专家公开批驳,说养殖环节很安全。[>>详细]


诸多关键性数据没有公开

发病率多少?

“就目前的数据看,所有病人的唯一共同点只有不适前24小时内食用过小龙虾,因此肌溶解症很可能和食用小龙虾相关。当然,也不排除过一段又发现其他共同因素的可能性。”游识猷提出,“希望公共卫生部门公布两个数据,一是南京地区平时的肌溶解症的发病率是多少?二是目前有没有未曾食用小龙虾的肌溶解病人?这两个数据对判断很有帮助。”[>>详细]


疑致病龙虾产地是否一致?

这些小龙虾是否来源于同一产地?是否来源于同一生产企业?怎么在市场流通的?有了食品溯源体系,即便不能迅速确认小龙虾导致肌溶解症的具体病因,也能够确定危险源自哪里。“下架有沙门氏菌污染可能的鸡蛋,不是所有的鸡蛋;杀灭感染禽流感的家禽,不是所有的家禽。”[>>详细]


养殖环节没问题,运输、加工环节是否也没问题?

一度引起许多人怀疑的“洗虾粉”是不是真凶?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因为渔业部门检测是从塘口和惠民桥这样的大批发市场选择的样品,而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由于使用了“洗虾粉”后,小龙虾死亡率会提高,因此大批发商一般不会做这种亏本买卖,“洗虾粉”是出了批发市场大门后才出现的。由此推论:如果在批发市场,小龙虾的合格率还是100%的话,出了批发市场大门,再进入下个环节就未必如此了。 [>>详细]


盲目的肯定带来伤害更深

经济利益或是调查不明的一个原因

目前,小龙虾在我国长江沿岸地区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淡水小龙虾的出口量超过2万吨,国内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价格年年攀升。只重50克左右的小龙虾,2003年市场价格为12元~17元(公斤价,下同),2004年涨到16元~20元,而今年最高价已超过30元。有学者因此指出,每一项结论都可能影响产业发展,这也成为制约病因调查的因素之一。[>>详细]


民众健康更需要保障

也许政府部门的出面表态,是出于保护龙虾经营者的利益不受损失,以及出于不让食客引起过度的恐慌等方面的考虑。但是在事实真相没有查清之前,让人们慎重食用龙虾不失为一个上策,因为没有什么比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更重要的了。在真相和结果还没有出来以前,政府部门任何盲目的否定和肯定,都是对于老百姓生命健康和安全不负责任的表现。[>>详细]


缺乏明确说法只会让民众及虾农都受害

小龙虾究竟有害或有益,需要监管部门迅即拿出可以信服的权威结论———即便结论难产,也当因应公众的知情权,告知相关进展。就眼下而言,尤须摒弃碎片化的思维定式,不能各说各话,而应从产业链上回应公众的关切,医疗、食品卫生、行业监管等发挥职能部门的合力作用,给公众一个逻辑完整的真相。如果任由小龙虾事件中的猜忌发酵蔓延,于民生权益或农业发展都是无妄之灾。[>>详细]


网友表态

你会继续食用小龙虾吗?




不会



今日点击
联系我们

责编:张旎
联系:zhangni@cntv.cn
出品:中国网络电视台评论频道
-------------------------------

版权声明:中国网络电视台原创策划,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点题

这样的发展流程是不是很熟悉?吃了多年的雕白块面粉、甲醛海产品,亚硝酸盐卤菜,苏丹红鸭蛋,尿素豆芽,三聚氰胺奶粉,然后某些个例发病,政府部门和舆论介入,然后结论似是而非,结果不了了之。

网友评论

登录 | 注册

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看不清验证码?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