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当时的政策并不允许在职的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这一点郝鹏俊心知肚明,正因为这样成南岭煤矿在工商登记等公开资料中,产权所有人是太林乡西开府村民委员会,而法人代表是郝鹏俊的妻弟于小红。
郝鹏俊:就是我们三个人。
记者:谁?
郝鹏俊:我,还有我一个叔伯弟弟。
记者:叫什么?
郝鹏俊:郝神锁和于小红。
记者:各占比例是多少?
郝鹏俊:当时一个人拿了20万块钱,就这样干起来的。
记者:你占了多少股份?百分之多少?
郝鹏俊:没有说,当时也没有定那个。
凭借地矿局局长的面子,郝鹏俊联系来山东籍矿工队开始打井口,并赊来了价值35万多元的矿山设备。
记者:60万块钱能够把这个煤矿开起来吗?
郝鹏俊:滚雪球的办法,见了煤以后滚动发展,除了工人工资、电费、缴税以外,剩下的全部投入到煤矿上了。显而易见的是,郝鹏俊作为县里的一局之长不太方便公开管理煤矿,他的妻弟于小红,虽然没有什么管理和经营煤矿的经验,但还是被安排在法人的位置上,而实际上对于煤矿的经营决策都是由郝鹏俊控制的。
记者:你当时怎么跟他们讲这个煤矿的事?怎么拉他们入股的?
郝鹏俊:事好办,有些事不是能办了,好办。
记者:你能给他们提供什么帮助呢?作为地矿局长。
郝鹏俊:办证。
记者:办什么证?
郝鹏俊:采矿证。
记者:这个证在哪个局办?
郝鹏俊:地矿厅。
记者:这个证难办吗?
郝鹏俊:难办。
记者:难度有多大?
郝鹏俊:原来好办,一年比一年难。
记者:你办的时候呢?
郝鹏俊:我办的时候也费了劲了。
记者:如果说他们两个人去办的话能办下来吗?
局长的职务便利让成南岭煤矿很快就拿到采矿证,这也是这个煤矿做大的第一步。2001年,成南岭煤矿顺利出煤,但是,当时的煤炭市场还较为低迷,直到2003年,蒲县全县的产煤量仅有30万吨。由于采煤技术非常落后,以掘代采,回采率只有15%,成南岭煤矿也是微利经营。
记者:2001年出煤的时候,整个的煤炭市场怎么样?
郝鹏俊:不行,30块钱一吨。
记者:这个能顾住成本吗?
郝鹏俊:能,微利。
记者:那没什么利润了?
郝鹏俊:利润不大,不大也比不干强。
虽然是微利经营,但毕竟煤矿迈出了第一步。此后,煤矿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技术改造。2002年6月,郝鹏俊在地矿局局长的位置上卸任,当上了蒲县煤炭工业局局长,而成南岭这座属于局长的煤矿,也乘着"局长"的东风,成为全县采挖改革的"试点"。
记者:2003年5月份的时候,您当时买了一些电缆设备,在煤矿上,但是,是煤炭(工业)局付的钱?有这回事吗?
郝鹏俊:有。
记者:这个钱应该谁付呢?按照规定。
郝鹏俊:这个钱应该煤矿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