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3年04月24日 11:43 关键词: 芦山 超负荷 运转

超负荷运转的芦山

央视网 记者:兰军 何川 王甲铸

核心提示:4月23日,震后第三天,淅淅沥沥的雨下了一天,给灾后的芦山增添了诸多不便。央视网前方报道的记者,将视角投注到金融、商业、市政维护、卫生防疫等系统,走进平时人们司空见惯却又容易忽视的城市工作者,从他们工作的点滴,折射出这座小城目前的运营生态。
已被0家媒体转载
查看
收藏
  • 开心网
  • 人人网
  • i贴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房价普涨背后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手动刷新 更新时间:10:21:50

---------------------------------------------

---------------------------------------------

  央视网(记者兰军 报道)4月23日,震后第三天,淅淅沥沥的雨下了一天,给灾后的芦山增添了诸多不便。

  地震破碎的不只是山河家园,还有熟悉的秩序井然的生活。瞬时涌入的援救者、媒体人员、志愿者,让这座偏僻的小县城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芦山这座伤痕累累的城市是否能在大灾面前正常运转,为救援第一线提供充足的保障?

  央视网前方报道的记者,将视角投注到金融、商业、市政维护、卫生防疫等系统,走进平时人们司空见惯却又容易忽视的城市工作者,从他们工作的点滴,折射出这座小城目前的运营生态。

  环卫篇

  清洁工母亲和医生儿子:一桥之隔三日未见

工人清运垃圾,这些垃圾目前送填埋场填埋。

图为工人清运垃圾,这些垃圾目前送填埋场填埋。

  央视网(记者何川 报道)芦山县人民医院一桥之隔是老城区,从老城区出来到大桥这数公里的路段一直是清洁工人杨萍的地盘。

  在车流拥挤的大桥另一头,杨萍经常直起身,抬头望向几百米外的芦山县人民医院,那里有她最牵挂,却又不好意思去见的人。

  今年40多岁的杨萍,是土生土长的芦山人,“我书读的少,没什么本事,我老公也是农民。”三年前,芦山县环卫公司招聘清洁工,杨萍报上名,此后一直在这个路段做保洁。“地震那天我和老公都在家,儿子在外面。那天(20日)下午,单位打电话问了我家的情况,然后就通知我们到自己负责的路段打扫。”

  芦山县城建规划环卫局卫局长介绍,芦山县把城区分成了若干片区招标,中标者根据需求聘请清洁工打扫。震后不久,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承包人的情况,然后通知大家上路段开始清扫。

  环卫公司的袁经理也是当天接到通知的,全县城110名清洁工,当时就上岗的有30多名。“我们聘请的清洁工大多数是周边乡里的,震后都忧心家里,赶回去自救了,城区的工人很多都是四、五十岁的,有一部分受了伤,还有很多受到惊吓,不能马上上岗。”

  震后5小时,30多名环卫工人把家里的事简单安排,拿上扫帚、撮箕,走上一片狼藉的街头。垃圾车坏了,她们用铁锨、扫帚让惊慌失措的人看到了一丝熟悉的生活味道。

  一边扫地,杨萍抬头望对面,指着医院的方向说:“我儿子在那里,他是医生,地震后一直在医院里抢救病人。”

  “一次家都没回过?”

  杨萍摇头,“打过电话,他晓得家里没事,医院伤员多,他也走不开啊。”

  从大桥到医院不到一公里,走路不用10分钟。母子俩却已三天没有见面了。“他那么忙,我去给他添乱”。

  事实上,自从震后,杨萍也很少回家,她家里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我老公没工作,不用上班,他在家里照顾老人。邻居家需要人手搭棚子的时候,他也过去帮忙。”

  随着大量人员的进入,芦山小小的县城每天凭空多出几十吨垃圾,各公司、单位的垃圾来不急清走只能丢在地上。芦山县现在能到岗的清洁工只有80多人,面对这样的情形,临县的200多个民兵扛起扫帚当起了清洁工。然而,由于人少车少,城区的垃圾还是出现了四处堆积的情况,雨后各处垃圾堆发出阵阵异味。“今天晚上,有20多台垃圾车到位,车有了,可是开车的师傅难找,我们现在也愁,志愿者走了以后,城市卫生还得靠我们自己啊。”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