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2年全国两会前夕,“中国理想”节目在文化、三农、军事外交、社会管理、住房、食品安全、经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等10个领域,通过同题问答的形式,选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视频采访,以期在两会时间为这些问题的探讨上提供知识界精英的声音。

访谈实录

何刚: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有三方面前提 需调整整体税制

《财经》杂志新任执行主编

收入分配是中央在十七大以来一直提出和强调的问题,同时也是当下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之下,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我看来,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有几个基本的前提。第一,我们应该充分地强调充分就业,人人有工作是解决收入分配的大前提,哪怕最贫困的人群也能够基本自食其力。同时,由于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得劳动力的供应相对比较紧张,这样有更好的技能和更高教育水平的人,可以有更好的谈判能力,或者更高的收入。所以,充分就业是保证劳动者收入分配相对合理的一个大前提。第二点,我认为适当的税收的调节。应该看到这两年个税的起征点的调整,确实使得一些低收入人群不再成为纳税的主体。但是更重要的调节还没有实现,就是总体税率的下降,中国实行累计税率,从不到10到45%。收入越高的人,他们需要交的税越多。美国最高收入的人群,在税改之前要交的税率就是百分之十几。相对而言,我们的税收政策其实不太鼓励向中等或者高收入人群的发展,对整个社会收入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并且容易造成诱导性的偷税漏税。第二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整体税收体制的改变。除了要交很高的个税,事实上在消费产品购买服务当中,承受了很多增值税、营业税等等各种各样附加税废。有人测算,月收入一万的人可能最终交的税超过一半,我觉得这个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今天的中国,每年的财政收入,像2011年已经接近10万亿,过去将近十年,每年的财政收入的增长都是超过20%,甚至超过30%,而同期劳动者的居民收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都在10%左右,甚至低于10%,显然这里财政收入增长过快,而个人收入增长过慢,我认为这里有很大的结构性减税的空间,比如说整体以2011年为例,在十万亿财政收入的情况之下,整体结构性减税5000亿,甚至减税一万亿,有没有问题呢?我认为没有大问题。当然,这里要设计的,在总数情况之下,要想清楚针对谁来减税?是针对富人减税还是针对中产阶级减税,是针对国企减税,还是针对更有就业和创造能力的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减税?

对于垄断者,占据资源优势的人或者企业,不是减税的重点。而相对弱势的,处于被动局面的个人和企业,应该是我们减税的重点。最终要通过税收的方式,能够进一步调节收入的差距。当然,第三点,第三次分配是需要靠慈善和公益。我认为应该鼓励更多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出现,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的慈善事业当中去,进而对于弱势人群,贫病老弱人群有更多的帮助,让他们能够适当地解决一些收入分配的差距。如果在收入、税收和公益三个方面同时着手的话,经过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应该得到很大的缓解,我对此保持充分地信心。[详细]

孙林:正视贫富差距 持续健康地调整分配结构

农民日报社总编辑

贫富悬距大这是个事实,从这个角度来回答。怎么看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具有阶段发展特征的。比如说举一个例子,曾经提出过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什么提出这个?大家都不富裕,总得社会还要发展,有本事的、有能力的,假如限制他发展,限制他富裕,大家都是平均主义,都是平均的贫困,这个社会是很糟糕的,因此,那个时候鼓励有能力的人、有本事的人可以先富起来。他富起来之后,一个人富起来,一个单位富起来,好像一个地方富起来之后,他自然而然一方面是局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会逐步带动和关联很多人,很多方面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我们这个国度里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实我们国家这几年发展应该这么来,这几年的发展很快,经济的增长,总量的增长,很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品牌的产品,市场经济不断在推进,这是事实。既然承认这个事实是必然,而且它是建立在市场体系下的,不管完善不完善,是在市场体系下的,就必然会出现有领头羊,有发展快的,有发展慢的,必然是这样的。发展快的,因为他有这样的机制,有这个市场的竞争机制,也有市场的运转机制,也有市场分配机制在里面,必然会出现行业与行业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包括人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整体上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作出了贡献的,现在很多现象贫富差距太大了,怎么办,是不是把多的拿过来一点,杀富济贫了,那也不行,我们还应该走正常的发展道路,人家发展的应该承认,应该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有贡献的,要这么去看,现在的差距应该这么看。当然,这里还应该怎么看?逐步逐步现在开始,现在国家发展必须要在世界上有我们的地位,经济发展是很重要的指标。当然,我们要绿色发展,要健康持续发展。现在发展到今天这个时候,我们提出了这样重要的命题也是正确的。刚开始经济发展实力太差,经济太落后的情况之下,要很好的发展经济,穷了就要捱打,这样的历史教训,难道不值得国人吸取吗?因此,不能目光光是盯着发展起来的地方,应该说这是我们的成绩。无非是发展到今天开始之后,我们要更多的思考一些问题了,一个应该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第二,要调整分配结构,第三,要更加重视中低收入者人群了。是不是应该到了这个阶段了。

这个时代已经到了,并不是现在光是对经济作出贡献了,差距大了,我就认为差距越大越好,没人这么认为,我们国家没这么认为。我们应该要缩小差距,但是缩小差距的办法要探讨,要去研究,在整个发展阶段,要去研究怎么分配格局,理论上是对的,怎么调整?用什么办法调整?增加就业,扩大生产,提高竞争力,提高素质,多种方法,加上政策的投入,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自身也得努力,结构上、政策上、税收上,其它政策,分配机制上,采取这样的办法,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详细]

石述思:社会保障欠帐太多 分配不应重资本轻劳动

资深媒体人、工人日报要闻部主任

一个国家的分配主要三个层面。你谈到这个叫收入分配问题。我们国家执行了一个政策,因为国家是穷国,最初改革开放的时候是重效率、轻公平的。在分配上确立了一个分配制度,重资本、轻劳动,以至于导致1978年到2000年这么一个区间,劳动在一次分配中的比重从50%以上下降到30%多,下降的比例特别大。国家大发展跟普通劳动者没什么关系,越来越穷。而这个现象是近些年历次两会热议的,是历次两会热议的核心民生话题,但这个比较复杂,要解决起来,比如国家也不断地推出收入分配的各类解决方案,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也在充分地调研、论证,什么原因呢?收入分配是双轨的,跟我们的社会保障一样。什么叫双轨的?有财政拨款的一块,有市场定价的一块,劳动。财政拨款,公务员、事业单位,是一条收入分配体系,企业职工有市场定价,又是一个服务体系。虽然各地政府这些年不断地提升最低工资标准,来保障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分配权益,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劳资更加平衡的工资协商制度,来实现公平博弈,改变轻劳重资的传统格局,跟劳动者赋予博弈权,比给他建立最低工资要强的多,这是根本的。因为在市场中他没有博弈权,现在是有部分农民工用脚投票,但有大部分工人还在超时加班,在整个分配的蛋糕过程中,几乎任人宰割啊,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今后核心的问题。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一次分配出现问题,二次分配也出现问题。国家收完税以后,应该体现公共服务,去大量推动公共服务事业,比如说完善六个保障,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住房,但这些年欠帐太多,钱都用来“三公”消费了,钱都用来建设楼堂馆所了,养老金空帐运行1.3万亿,寅吃卯粮,住房欠帐累累。最近才三千六百万套,才提出这么一个规划,医疗保障也是欠帐很多。还有一个,社保不平衡又拉大了收入差距分配。第三次分配还有问题,为什么老百姓被剥夺感强?还有一个救助渠道,社会公益慈善,三次分配,调节贫富差距。三次分配是政府主导,“郭美美”事件把慈善的很多短板暴露无遗,社会化慈善又没有法制的护佑,很难获得长足的发展。余次,三重门带来了公众对收入的普遍焦虑、愤怒。当然,我们相信这样的问题正在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未来的日子里肯定会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让我们全情期待。[详细]

王志安:减税是缩小贫富差距最好的方式

中央电视台专职新闻评论员

贫富分化分化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美国的经济学人杂志,曾经把美国的财富分配状况也做过一个统计,发现美国财富分化的水平比我们中国还要严重,也就是说,大概就是0.4%占有了70%到80%的财富。而最穷的,60%的人,大概占整个社会的财富水平也不到20%,非常低这个比例。那么,也就是说市场化,本来就会带来货币意义上的财富分化,为什么呢。因为市场对企业家来讲是没有边界的。你只要是一个企业家,你因为生产出来一个产品非常好,非常受欢迎,市场对你的奖励是没有边界的。你可以获得,理论上来讲,你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那么普通的工薪阶层里,所有人获得的受益都是有限的。对吧,所以就这两者之间,所形成的分配机制就一定会导致,货币意义上的贫富分化会逐渐拉大,那么我个人认为,这是市场的本质带来的,不是只有中国才有。那么问题是在中国有几个情况需要注意,第一呢,很多人认为这个贫富分化,它不是一个市场本身的差异造成的,人的能力差异造成的,是因为有些人通过权力,通过其他方面获得的,其他人难以有这样的机会来获得,他们对这点表示不满,这一点我表示理解。但是,我个人认为,在今天的中国也有大量的企业家,是通过给普通人提供了非常好的服务支付的,比如说像马云,马化腾,这些企业家也是非常令人尊敬的,他们的财富就非常高啊,所以说分化本身是正常的。

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我认为通过减税的方式更好,因为福利本身你征税有成本啊,我们每收入一块钱,有3毛5分钱是征税成本啊,然后你在返还出去,还有使用成本啊,真正能落实到我们每个人身上可以使用的,可能连3毛钱都不到了。那么你要考虑这个使用效率啊,其实减税是最好的方式。[详细]

往期推荐
国人关注点
  • 教育改革
  • 住房保障
  • 外交转型
  • 社会保障
  • 食品安全
  • 三农
  • 文化
网友留言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