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2年08月13日 11:38 关键词: 许昌县农信社 “山寨银行” 吸储

许昌“山寨信用社”因何能在乡村存活六年?

央视网 记者:王在华

核心提示:2012年7月17日,许昌县小召乡屯里村数十户村民来到许昌县农信社“讨要血汗钱”,激愤的市民拍下照片上传到各网站论坛。一张照片上,一白发老人抱着一白衣男子的腿蹲坐在地上,男子则双手叉腰昂首向天。一家财经网站这样描述事件的起因:许昌县农信社撤销网点把储户存折作废,本金只发6成。
已被0家媒体转载
查看
收藏
  • 开心网
  • 人人网
  • i贴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房价普涨背后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手动刷新 更新时间:10:21:50

---------------------------------------------

---------------------------------------------

央视网消息(网络新闻联播记者 王在华报道)2012年8月7日,河南省许昌县农信社忙做一团。综合部主任葛中耀忙着回复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的询问,向他们提供“农信社也是受害者”的材料。科技信息部主任魏兵则忙着准备去北京的材料:要澄清此前的“不实报道”,网站需要盖公章的证明材料。 

相距几十里的许昌县小召乡屯里村,女村民尤令恩则抹起了老泪,向记者哭诉“每年卖点粮食,十几年存了几千块钱,说没就没了……”屯里村及其周边村庄,像游令恩这样的村民有近千户。对此,屯里村女支书连骂两句脏话后表示,“粮农补贴都是他发的,信用社没责任?”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名叫王伟岭的男子,他的营业额达千万元的“山寨银行”在屯里村存在了六年。这起事件,到底是因为村民“素质太低没有辨识能力”,还是当地农信社监管不善呢?

事发:农信社撤网点致村民存款剩六成?回应称无责 

河南省许昌县农信社进入全国视野源于一次维权事件。 

2012年7月17日,许昌县小召乡屯里村数十户村民来到许昌县农信社“讨要血汗钱”,激愤的市民拍下照片上传到各网站论坛。一张照片上,一白发老人抱着一白衣男子的腿蹲坐在地上,男子则双手叉腰昂首向天。一家财经网站这样描述事件的起因:许昌县农信社撤销网点把储户存折作废,本金只发6成。 

老人纵横的老泪让网民心酸不已,他们纷纷留言或发微博“抨击”许昌县农信社“抢钱”。 

身处舆论漩涡的许昌县农信社并没有立即作出反应。8月1日,央视网记者联系该社,信息科技部科长魏兵代表该社第一次作出回应,称许昌县农信社“也是受害者”。

魏兵表示:“2005年许昌县信用社撤销小召乡屯里代办站,解除了和原代办员王伟岭的关系,公示后收回了印章凭证等一切资料,同时在村里利用广播通知村民。王伟岭利用熟人关系继续非法经营,吸储630多万元放贷680多万元。2011年县农信社发现其违法行为后报案,王伟岭被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刑5年。政府委托该信用社将追回的款项代为发放,造成信用社发放本金60%的假象。”  

随后,许昌县信用社连续发布声明,除了表明自己无责外,还称保留对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投诉:撤网点没通知致“山寨农信社”横行六年

就在许昌县农信社员工忙碌于证明自己无责时,许昌县小召乡屯里村的女村民尤令恩却在抹着老泪。

她的存折藏在家里最隐秘的角落,存款却只有3000元。她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在村头的农信社服务站存款是在外甥女两岁的时候,如今外甥女已经16岁了。14年辛勤劳作,每年卖了剩下的粮食,除去油盐酱醋的花销,存下3000元养老钱。

尤和村里多数老年储户的习惯一样,每年把积蓄交给信用社,年底把利息取出来过年用。她眼中的信用社,其实就是屯里村的村民王伟岭。“伟岭干了20来年信用社了,怎么会有假呢?”

屯里村曾经有一个造纸厂,村里老少都在里面干活儿,所以收入也高于一般的乡村。为此,小召农信社在那里设了一个储蓄服务站,王伟岭于90年代初开始在那里上班。

村民冯永泰习惯用“伟岭”这个略显亲昵的称呼来形容已被判刑的王,说王是“一个好孩子”,“利息一角一分都给你算得清清楚楚,出事之前也从没欠过别人的钱”。说到屯里储蓄服务站的撤销,冯永泰至今不明就里,“没有一个人跟我们说,伟岭被抓我们才知道”。和尤令恩一样,冯永泰和老伴不识字,即使信用社贴布告也看不懂。

那么农信社所说的广播通知呢?村里的大喇叭他们也听不到?40多岁的崔玉成说起这个有点恼火:“别说老人没听到,全村人都没听到,要是像收电费那样,在村里广播上吆喝一声,我们再傻也不会再往个人那儿存钱啊!”

崔玉成作为村里的“能人”,手里的农信社存单上显示的数额是5.5万元。但即使见过世面的他,也没有发现王伟岭已经被辞退。而他手中的存单,已被县农信社认定是伪造的。葛中耀告诉记者:“没有必要做司法鉴定,因为正规的存单就是我们印制的,这些一看就是假的。”还有人就此质疑村民没有辨识能力:“现在都是机打的存单,还有谁用手写的呢?”

崔玉成却表示:“以前农信社用的存单一直是手写的,2008年才改成打印的,撤销网点没有通知到储户,改用打印存单又没通知到,农信社严重失职,怎么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追踪:农信社称“人多无法逐人通知、回访没必要”

有没有尽到通知义务,被双方视作这起事件的关键。

8月7日下午,在许昌县农信社办公室,该社综合部主任葛中耀作为代表接受了央视网记者的采访。他认为己方是“完全按照上级要求做的”,没有不妥之处。

2005年年底,许昌县小召农信社屯里服务站撤点时,李平生任小召农信社主任。面对舆论风暴,李平生也现身许昌县农信社接受采访。和他一同出现的,还有一沓证人证言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来自小召乡下属各村,是2011年王伟岭被抓后李平生补充的证据材料。它们试图证明的一个事实是:小召农信社撤除下面的网点时,张贴了布告。

“贴了很多(布告),有这么厚一敦(一沓)”,李平生用手比划着,有两块砖头的厚度。这么多布告都贴到哪儿去了呢?李平生说,当时小召下属三个服务站,都贴在了服务站所辐射到的村庄里,“原服务站门口、村里的显要位置贴的都有。”具体到屯里村,李平生回忆说:“经我手在(服务站)门口贴了两张,(服务站)旁边卖柴油的贴了一张。”关于布告的大小,李平生回忆说:“比A4纸要大一点”。

李平生说,除了贴布告,“还用大喇叭广播了”。对此,李平生“非常确定”。在记者的追问下,李平生则表示,广播“是让手底下人去办的”。

网点撤销了,有没有逐一通知储户和贷款人呢?面对记者的疑问,葛中耀和李平生的回答一致:“人太多,没法逐一通知,公告和广播已经够了。”那么,网点撤消后,有没有对王伟岭和原农信社网点进行回访呢?葛中耀表示,“房屋都空置了”,用大锁锁着呢。李平生则表示,王伟岭跟农信社签订了解除代办关系协议,属于完全清退,“没关系了,回访他干啥?”

然而就在葛中耀为记者提供的一则国家银监会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农信社撤销网点必须通知到户,并定期对原代办点和解除关系的代办员进行回访,以掌握其动态并规避金融风险。

溯源:农信社证人称只贴一张告示村委称没广播

在李平生采集的证言中,屯里村的证明由一个名叫王俊民的商户出具,他当时在屯里服务站旁边卖柴油。

面对记者的到访,王俊民坦言,“有啥说啥,确实贴布告了,是我亲手贴的”。据王俊民回忆,小召乡农信社主任李平生并没有到场,而是“派了个人拿了两张布告给我,我贴了一张,后来他们还打电话问了。”

贴了布告为什么村民都没看到呢?王俊民指着桌子上一本16开的杂志说:“就这么大一片纸,贴上谁知道能留几天,不定哪个小孩就把它撕了。”如果有看到告示的村民问起呢?王俊民笑道:“都是一个村里的,我们也没法说,就让他自己问伟岭去。”获知此事后崔玉成非常生气,“贴一张巴掌大告示管啥用?谁没事去信用社玩啊!”

至于李平生保证的广播一事,王俊民则 “保证没有这事儿,我当时做生意离村里喇叭很近,根本没听过”。

为了印证王俊民的说法,记者找到了屯里村的王村长。“广播了?我不知道,你知道?”王村长反问陪同记者采访的崔玉文。比起王村长,屯里村村支书崔喜梅的说法更加激烈,她在提高音调骂了两句之后表示,信用社根本没有找村室在喇叭上吆喝过,所以也没敢找村里作证明。崔喜梅说:“信用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