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从幼儿园到小学,女老师、女班主任、女校长……近日,深圳一网友发帖称,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看课程表有11名教师,有9个是女教师,只有2个是男的,连体育教师都是女的,他担心孩子这样下去变成“娘娘腔”。而在今年早前发布的教师蓝皮书《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2)》中就指出,目前我国教师性别结构呈现“女性化”现象,不利于男生发展。[详细]
如果不切实际地单单为了提高男教师比例而提高,甚至通过降低门槛鼓励男教师从教,会不会对女性就业造成不公?会不会造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
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与男生所擅长的东西是对立的,这是“男孩危机”最根本的原因。男孩的反叛意识较强,而现在的学校大多忽视学生兴趣,强迫学生循规蹈矩,这会让大多数男生产生反感,并讨厌上学。“男孩危机”再一次显示了改革教育模式的迫在眉睫,敲响了教育改革的警钟。
女教师过多,男孩会变“娘娘腔”?
男生只是在“应试教育”阶段处于暂时弱势,而在升学、就业进入社会时仍具有很强的优势,不必对所谓“男孩危机”过分焦虑。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是全面解读所谓“男孩危机”的重要参照因素。现代社会家庭结构的改变,对男孩的教育也和以往不同,使男孩的成熟期延长。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听话的孩子,仅仅是增加男老师的数量,并不必然会使“叛逆”的学生被老师接纳,也不必然会使“叛逆”男孩“阳刚”的一面得到充分发展。说到底,这是一个教育方法的问题,而不是教师自身的性别问题。
“阳刚教育”并不是男性教师的教育,也不是体现在男性高大威猛的外形上,而是一种内在的气质,它是可以通过训练、教育形成的。比如无论是课本还是电影、广告,都大力宣传各种英雄偶像,让男孩们争做硬汉。
男孩教育危机自然会对未来的就业市场和劳动力结构平衡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是男孩就业市场受到女孩的冲击。二是男孩中性化或女性化限制其在某些行业发挥更大或更好的作用。三是更多的男孩进入传统上应该是女孩发挥优势的工作领域就会造成劳动力结构失衡。
男生和女生是青少年的两极,本是互补互利的,而现代教育对“静”的偏心,或者说对“动”的忽略,伤到了男孩,部分地造成这样的危机。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层面看,父爱教育和男子汉教育相对缺失。将会给男孩“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要想增加男教师的比例,就应该把好人头关,师范类院校在招生时有意对学生性别合理化,招考时能否向男性倾斜,适当提高男性招考计划,这不存在性别歧视,因为毕竟这关系到下一代教育重中之重,是对下一代教育发展考虑。
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是男女学生性格和意识的塑造阶段,男教师区别于女教师的细心和温柔,将男性特质在潜移默化中作用和影响学生,男孩会更有男孩的样子,女孩也能对男性有更好的认识。 [详细]
孩子的成长不仅局限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也同样重要,甚至家庭中的父亲或者男性长辈对男孩性格的塑造作用更大。在男孩整个成长阶段中,不能缺少正确的男性榜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