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归来:你说你不太希望大家把你称作为“战地玫瑰”,你好像特别不希望大家去关注性别的差异,或者只是关注你的勇气。
闾丘露薇:我觉得,如果受众关注一个记者是能够从他的报道的内容,或者他本身做的事情,撇开性别或者其它的一些外界冠以的标签的话,证明这个受众就比较成熟。我觉得从2003年,甚至是2001年到现在,中国内地的受众其实是在不断地成长的,比如2003年或2001年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战地记者好奇怪,是好稀有的一件事情,现在你会看各家媒体,包括地方媒体大家都在做。最后大家觉得习以为常,你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大家更关注的是你到底报什么样的内容给我,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进步。以前我们的电视观众看电视的时候,他喜欢主持人的样貌、形象,或者是围绕着他的一系列的和新闻无关的东西。但是现在我觉得可能受众更多的是决定于你所主持的节目的质量,那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进步。
记者归来:作为一个记者,当然非常希望能够从受访者得到我想知道的答案,但是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你得到一个独家的采访机会,但是可能对方对问题有些要求,这个时候你会在问题上做一些妥协吗?
闾丘露薇: 经常会有。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做过美国的大人物访问会知道,事先是有提纲要交上去的,我自己个人的经验是我会交提纲,或者你跟我说这个方面不要问。但是很多时候你在跟他交流的过程当中,你总有一个追问的这样一个过程吧,那这个追问的过程,你怎么样,就是说从他的回答里面去挖掘一些,是他自己先讲的,然后你可以去挖到你自己想问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个技巧和能力。我会觉得我们事先达成的一些协议,有些方面你不是太想谈。如果说是不是会有一些妥协,这个我想,这不单是在中国,在其它的采访里面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一个好的提问者是他能够在追问的时候,把一些其实你自己想问的问题,换一个方式问出来。另外一点我想说,别人既然决定接受你的采访,他是有一个底线的,我到现在都不相信,一个对着镜头的采访,你可以把对方的底线突破,那有点自我欺骗,或者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不好,人家设的底线蛮低的,然后我们在很高的地方就已经收尾了。另外还有一点可能是,你在跟对方沟通的时候,提问的过程,问答的过程当中,你的表现,你是不是专业,你是不是让对方信任和佩服你。这也会影响到对方告诉你一些什么东西,但是那条底线还是在的,只不过就是说你表现的越好,问的技巧越好,这个底线可以越接近他的那条底线。
记者归来:现在国内微博热,有很多不真实的信息,作为媒体记者,你觉得应该怎样去用微博?
闾丘露薇:媒体人都不会用,而要指望大家去用微博,是很悲观的一种事情。现在的媒体记者,让我难以接受的一个地方,是看到一个东西,比如一个名人,在微博上面讲述的一件事情,或转发的一个东西,你应该要至少打个电话和这个人去确认一下,或者要找到当事人,然后才能报道出来。但是现在太多的媒体都是用某网站报道,或者某微博的信息,就当成一个被确认的消息来源。即便是你写“待确认”几个字,对于受众来说,因为在正规的媒体出来之后,至少有一大半人,他会忽略那几个字去相信的。但我就觉得这跟媒体竞争也有关系,大家都要时效。我所在的媒体也是这样,就是网站有我就用了,这就是太强调竞争。我觉得大家盲目的去网络上追求快的信息,然后来证明自己好的话,其实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回过头来看真正的有影响力的媒体,不是去追求在海量信息里面追求快的那种东西,而是有深度的东西。
>>更多访谈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