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图文 >

积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本周话题)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2日 07:2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日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文化创意产业一般是指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行业,它以文化创意、知识产权和高科技为核心内容。我国文化产业要增强创新能力,改变模仿复制的发展模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需要积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近几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范围从最初的几个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扩展到全国主要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很多大城市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纷纷提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上海市提出“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的理念;南京市提出“使每一个人的创意都受到鼓励,使每一个好的创意都有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机会,使每一个创业者都得到有力的制度保护和良好的政策扶持”;广州市提出“要像抓汽车产业一样抓动漫产业”;深圳市提出建设“创意设计之都”;等等。二是纷纷推出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北京市为符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要求的文化创意企业办理税收减免,拿出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基础建设,并与银行合作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广州市设立软件和动漫产业发展资金,并出台专门政策扶持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很多大城市建立了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三是文化创意产业在一些大城市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长,新增企业和从业人数逐年增多。2006年至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9%,2009年达到1489.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2.3%,从业人员114.9万人。上海、广东、湖南、云南、湖北等地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5%,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发展思路

  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完善扶持政策。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对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意成果保护、自主品牌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启动等方面实行政策扶持。建立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培育文化产业无形资产评估机构,为知识产权、品牌价值和创意成果等提供便捷、高效、权威的评估和交易服务。

  放宽市场准入。对国家和地方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限制的各项政策规定进行梳理,为投资者提供清晰明确的“路线图”。在文化体制改革中逐步解决文化系统的行业垄断和管办不分问题。提高对文化创意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对有市场前景、发展潜力大、运行机制好的文化创意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促使其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其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集团。

  制定统计指标体系。目前,在国家层面还没有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资料的缺失直接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监测和研究,不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发展中的问题,不利于总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实现科学发展。因此,亟需在国家层面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统一规范各地统计口径,保证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以完整的产业链为依托,离开了前期的融资和后期的营销推广,文化创意产业就没有生命力。应加快培育行业协会、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等市场中介组织,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实行差异化定位,重点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产业,在竞争的同时形成适度的互补与错位发展。

  畅通融资渠道。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难点。由于文化企业普遍具有固定资产少的资产结构特点,在争取银行信贷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资产抵押不足的障碍。因此,应在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在信贷政策方面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措施,探索专利权、著作权以及经过评估的文化资源项目、销售合同、门票等用作银行信贷抵押的办法,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得到更多的融资支持。

  加强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政策,健全完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和评估激励机制,造就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文化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与实践相结合的产业,应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办好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成为人才培养和创意基地。社会培训机构可以对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

责任编辑:余晓玲

热词:

  • 文化创意产业
  • 文化体制改革
  • 创意设计
  • 文化产业发展
  • 文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