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视频 >

[新闻周刊]本周视点:调查,担起责任(20110806)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6日 23: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240999289d4f446a7602b29cebdc9cad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上海大火 不只是追责

  字幕:2011年8月2日

  审判长:被告人高伟忠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10个月,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

  解说:在八个多月的等待之后,上海11·15特大火灾在本周进行了一审宣判。在长长的刑事处罚名单中,我们也第一次知道了两名涉案电焊工的名字--吴国略、王永亮。而他们作为事故的直接肇事者,"缓刑和免刑"的判决令很多人略感意外。去年11月16号,就在火灾发生第二天,公安部门首批刑拘的4名犯罪嫌疑人中,吴国略和王永亮就在其列。

  字幕:2010年11月17日 新闻发布会

  程九龙 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经我们公安消防部门连夜侦查,火灾发生时有人在10楼现场违规实施电焊施工,导致溅落的火星点燃脚手架上的尼龙网、竹排等可燃材料而引发大火。目前,我们公安机关已对有关的涉案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

  电焊工吴国略辩护律师 上海市静安区人大代表 斯伟江:应该是所期望的上上签吧,觉得这种可能性相当小。因为检察院公诉人的求刑要求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通过这么多时间的调查,还原真相之后,法院的判决认为是多因一果,有管理不善,层层转包,有监管不力,有施工材料的问题,也有消防材料不到位等等等等,他们无非是最后踩了这个地雷。

  解说:事实上大火发生时,王永亮从河南老家来到上海当电焊小工刚刚二十多天。而上海大火终会是吴国略和王永亮终生难忘的记忆,从看守所出来的他们已经踏上了返乡之路。

  电焊工吴国略辩护律师 上海市静安区人大代表 斯伟江:这些小工一天才赚几十块钱,然后做一天算一天,没有任何其他福利保障,而且确实没人跟他们说过这个东西,旁边是易燃易爆的。现在他们都回家了,都待在家里,因为还在上诉期嘛。我想他们再也不会做电焊。

  解说:在上海大火事故调查之初,当肇事电焊工被刑拘的消息传出之时,就曾有人担心,事故是否会归咎"无证电焊工"?调查是否会仅止于此?事实上,这场吞噬58条人命的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当晚,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就宣布成立。而在近半年的调查之后,在今年6月首度向社会公布了事故处理意见。上海11·15特大火灾行政问责、司法审理就此开始,相关责任人多达54人,28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静安区长被撤职,而其余26人则在6月底被移交司法机关,至本周的一审宣判,全过程仅1个多月可谓迅速。受灾居民在国务院调查组处理意见公布之后,也终于等到了由静安建总出具的赔偿方案。

  电焊工吴国略辩护律师 上海市静安区人大代表 斯伟江:赔偿这个事情,作为人大代表我曾经问责过政府的,他们也派人给我解释说,中间很多技术问题,但是最关键还是在等国务院的报告。你比如说行政处分,这些你放在国务院报告之后等待这个是应该的,因为它是行政一条线的,但是司法这一块是不应该等国务院的报告,因为按照我们国家宪法也好,法官法也好,它是应该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的,你应该根据你自己刑事法规定的过程你就往前走。

  解说:在一审宣判前持续一周的公开审理中,包括法院特邀监督员、媒体记者、社会公众等,共1600余人次参与了旁听,其中就有胶州路728号失火大楼的居民。

  上海11·15大火受灾居民 傅耀伟:

  我们肯定希望了解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我们了解的话只能通过它的举证、在法庭公开审理过程当中了解的。他举证的那一部分东西也不是全部的材料,所以我们只是了解了其中一部分。

  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刘品新:任何事件发生以后,多数人可能更多的关注有没有抓相关的渎职的人员,还有判的刑重还是比较轻,/但是程序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保障,在我们法律上有一句话就是,正义是不会轻易的到达的,它只能以看得见的方式到达。

  解说:上海大火的公审和一审宣判,让事故背后层层的违法链条、错综的利益网渐渐明晰,但是居民们依然有他们未解的困惑。本周,在上海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胶州路728号失火大楼依然如一块黑色伤疤静静伫立。而被临时安置在宾馆的居民们,除了希望知道庭审外更多真相,他们也在就房屋和财产赔偿进行着极为艰难的谈判,渴望尽快进入新的生活。

  白岩松:在今年初一个公开的场合,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谈到这次火灾时曾说过,电焊工当然有他的责任,但是他也没执照,他也不懂,你说他有多少责任,我不知道最后法院怎么判,我个人看,主要责任不在他。而在本周的公审中,公诉机关多次强调,这一案件为多因一果的案件,电焊工只是这个链条上最后爆发的一环。面对这样一个看法,或许我们该看到调查的认真与准确,才是电焊工最后被轻判的重要原因。因为它调查出了背后真正的、也是更大的责任,但是我们每一个调查都能做到这一点吗?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该做些什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一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