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经济圈,打造第三增长极
地处渤海湾深处的天津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资料图)
央视网(记者郭城 报道)2005年,位于中国发展重心由南向北推移和全球经济重心自西向东转移之交汇点的天津滨海新区,继深圳、浦东之后,被赋予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国家使命”--带动环渤海乃至我国北方经济发展。
天时地利人和
根据“‘战略极点’牵引”的国家规划,区域重心犹如“多米克骨牌”,发展浪潮已由珠三角、长三角向环渤海涌动。8年栉风沐雨,8载砥砺奋进。滨海新区开发势如破竹,主要经济指标直冲云霄:年均增速超过20%,生产总值达到7205亿元,实现了“再造一个半天津”的发展奇迹。
今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踏上这片生机勃发的热土,当得知这里经济总量占到天津“半壁江山”以上时十分高兴,要求天津要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平台,努力为全国改革发展积累经验。
“投资错过了深圳特区,错过了上海浦东,千万不要错过天津滨海新区!”不少人都不约而同地如此回答选择滨海新区发展的原因。
分析滨海新区经济迅猛增长的原因,曾经担任“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的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认为,一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要培养增长极,使要素向这个点快速聚集,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向外辐射,对整个区域产生带动效应。和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浦东无意识培养增长极不同,滨海新区是从国家层面有意识地培养增长极。
作为第三增长极,滨海新区的崛起既占天时,也有地利。一个区域,经济要素集聚多了,就会导致要素成本的提高,资本也会寻找新的利润更高、成本更低的地方。“珠三角、长三角各领风骚十余年,肖金成说,2004年他带领团队去滨海新区做战略研究,中国经济重心正在北移,而当时北方较南方发展速度较慢,改革开放滞后,环渤海、京津冀提了多年而显效有限,有人想投资但又不知道去哪里投资。于是,北方需要一个亮点,需要一个经济增长极,像灯塔一样,让很多人都能看见,这是天时。
在环渤海经济圈,滨海新区有着突出的基础、优势和条件,作为滨海新区一部分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曾提词:开发区大有希望。地利之优显而易见。
21世纪之初,在天津发展规划报告中,提出将滨海新区作为经济增长极来培养。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得了”先试先行“的资格。而在两个月后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将天津定位为环渤海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自此,天时、地利、人和,齐聚天津滨海新区。
环渤海共识共赢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力度不断地加快加深,天津乃至整个环渤海区域都对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新兴人才显现出强大的吸引力。环渤海地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今年6月8日,在河北召开的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统筹研究环渤海经济带规划,中央、地方、企业等各方应共同努力,把环渤海地区打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2012年,环渤海区域五省(区)二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GDP总量为16,0176.82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51,9322亿元)的30.84%;年末常住人口数为3,0944.51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13,5404万人)的22.85%。其中,京津冀地区作为环渤海区域的核心区,是我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2012年,京津冀地区GDP总量为5,7261.18亿元,约占环渤海区域的35.75%,全国的11%;年末常住人口数为1,0769.96万人,约占环渤海区域的34.8%,全国的7.95%。
由于地缘和经济依存的关系,环渤海区域省市间合作由来已久。为了引导、提升和统筹区域合作工作,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1986年4月,在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的大力倡导下,天津市联合环渤海14个沿海城市(地区)共同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区域唯一的政府间区域合作组织--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后于2008年9月更名为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以下简称”市长联席会“)。天津被推举为”市长联席会“主任城市,市长联席会办公室设在天津市合作交流办。
“有效的机制建设是实现区域务实合作的根本保证。”天津市合作交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京津冀晋蒙政协论坛、京津冀都市圈工作会等,共同构筑起了省市间沟通协调的重要机制。”
目前,环渤海区域“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协调发展,实现共赢”的理念已成为环渤海区域各省市广泛共识,各地都站在融入区域发展的高度提出发展规划和产业定位。环渤海区域各省之间已初步形成了“高层互访推动、部门协调组织、企业落实合作”的工作机制,环渤海各省市区之间签署了一系列政府间合作纪要和框架协议。行业推动、资源整合方面,在“市长联席会”的组织和推动下,区域内先后成立了企业、人才、房地产、节能、旅游、资讯、媒体、医疗等18家区域合作组织,区域内各城市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成为合作的中坚力量,积极发挥凝聚作用,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推动专项领域深度合作,促进区域经贸交流。
滨海新区作龙头
深入滨海新区,纵观北塘南港,横扫西区东疆,塔吊林立、车械轰鸣、哨令起伏的开发现场,即使闭上双眼都能随处可寻,敢为人先、奋勇求进的创业热浪阵阵扑面而来,令人感憾、敬慕“第三极”散发而出的无尽魅力。
凭借时不我待的精神动力、舍我其谁的实干劲头,以及“五加二、白加黑”的齐心苦干,滨海人跑出了令人咋舌、创纪录的“滨海时速”:
15个月,空客A320飞机总装线建成投产,刷新空客建厂纪录;27个月,国内规模最大的百万吨乙烯单套装置从蓝图跃入产能;18个月,天津港北港池集装箱三期码头工程完工,比预计工期缩短一半;3年,以功能区开发建设为载体、总投资1.5万亿元的“十大战役”硕果累累、成绩显著……
打开滨海新区这份“国家使命”答卷,不难发现中国经济版图上“滨海板块”已然强势崛起:2010年上半年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浦东新区,2012年达到7205亿元,是2006年的3.6倍,年均增长24%!
“要继续举全市之力,加大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支持力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强调,“担当龙头重任,需要高速增长、做大总量,但决不能牺牲质量换数量。”滨海新区就是要咬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不放松,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科学发展模式。
天津市委副书记、天津市市长黄兴国指出,新时期新阶段,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面临着新任务、新挑战,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追求更高水平,瞄准更高目标,紧紧围绕功能定位,实现改革发展的新突破。要在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完善载体,全面加快功能区开发,坚持“高新、集群、链条”六个字,开展高水平招商引资,引进更多带动作用强的龙头项目,讲求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强化监管,精心施工,创造一流的精品工程。
这里的科学发展“掷地有声”,这里的龙头项目“多如繁星”:2012年,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670亿元,占工业总量约九成;建成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国家纳米工程研究院等5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研发中心,三星、诺维信、丰田等129家企业研发或工程技术中心;实施200项自主创新重大项目;2012年单位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累计分别下降25%、28%左右……
“透过这些数据不难发现,滨海新区的高速增长并非简单地规模扩张。”天津市副市长、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说,“这种建立在高质量之上的增长,体现着科学发展远见,也构筑起持久的竞争优势。”
“今后五年,是实现中央给予滨海新区定位的关键时期。滨海新区将瞄准‘高新、集群、链条’,打造更多世界级和国家级产业基地,抢占制高点,构筑持久竞争‘杀手锏’。”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袁桐利说。
海耕精神中国梦
双城战略为天津的发展开拓了2270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区,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开发区。在定位上,滨海新区以工业和港口为主,而老城区,则保持自身的文化、商业传统。
“天津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继续攻坚克难,用足用好先行先试优势,力争实现新突破。”孙春兰说,“港口是天津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要实现中央对天津和滨海新区的定位,就必须在港口上做足文章,实现以港兴城、港城互动。”
比对中国口岸地图和区域经济地图可以发现,两者高度重叠: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经济区,恰恰是世界级大港所在地。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级大港也多位于海湾内,带动经济风生水起。这再一次证明了,地处渤海湾深处的天津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
在渤海湾深处,一条长达153公里的海岸线上,世界第四大港天津港横亘于此,先后建成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与中国北方最大的货运枢纽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海天拥抱”,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激荡荟萃。
于是,有人说,天津人有一种海耕精神,面对命运不甘心、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竞争不服输。
若有机会观察一下赛场上的天津女排,也能“管中窥豹”。
正是在一次次历史际遇面前,天津始终体现出务实进取的锐气、开拓发展的胆识和开放创新的胸襟。在先进工业文化熏陶下的天津,务实与发展,图变与求新,开放与包容,成为天津人民的价值取向与共同追求。
如今,经历连续5年年均16.5%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地位正发生深刻转变,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显现。到2020年,天津将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文明生态城市。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召唤,天津,这座近61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正越发开放、包容与多元,越发朝气、生机与活力,千舟竞发、百舸争流,厚积薄发、一马当先。
这就是当代中国经济版图上最跃动、最强音的“第三极”,正俯首疾笔描绘着我国经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般的全新篇章。
专家:新趋势新方向
环渤海经济区,由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的广大经济区域所组成,包括三个次级经济区:京津冀圈、山东半岛圈和辽宁半岛圈。
建设部住宅专家组专家谢远骥表示,“环渤海经济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对全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引导和支撑作用,使河北沿海地区和我国其他东部沿海地区共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交往、合作的前沿阵地。”
“环渤海经济圈具备了形成大区域城市群所必需的发展条件和地理区位优势,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山东社科院副院长郑贵斌对此表示,“充分利用日本、韩国的产业转移和一切国际有利条件,加快环渤海和东北亚经济圈中我国最大城市群,即环渤海城市圈的协调发展,应当是新的趋势和新的方向。”
黄海洲强调,“以开放的心态、站在更高的高度,重新进行开放的布局,进行全球配置,才能够真正的融入全球化的新时代,才可以赢得先机。”
------------------------------------------------------------
网络新闻联播封面报道《中国企业发展的“黄金环境”正在形成》20130725
No1: 挥别旧模式,给市场松绑
No2: 政府密集放权,改革红利显现
No3: 全国试点“营改增”,企业减负扩内需
No4: 建设自由贸易区上海再成“发动机”
No5: 环渤海经济圈,打造第三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