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3年06月06日 17:36 关键词: 中国淘金客 海外淘金 发家史 血泪史

中国淘金客曾淘遍美澳加 发家史也是血泪史

央视网 记者:王磊 韩鹿佳

核心提示:近日加纳政府严打非法采金,124名在加纳涉嫌非法采金中国公民被羁押。其实,中国人历来有海外淘金的传统。早在19世纪中期,中国人就是全球淘金大军的主力,活跃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淘金热的最前线。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淘金客,各国是怎样应对的?当地华人的遭遇如何?
已被0家媒体转载
查看
收藏
  • 开心网
  • 人人网
  • i贴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房价普涨背后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手动刷新 更新时间:10:21:50

---------------------------------------------

---------------------------------------------

美国:聪明华人淘金客 让白人羡慕嫉妒恨

19世纪4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后,大量白人淘金客蜂拥而至,这股热潮很快便传到中国。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两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的战乱时期,为了寻找生计,许多广东和福建人前往美国淘金。美国的人口记录数据显示,1848年加州只有3个华人居民,这一数字在第二年就达到了300人,而1852年则骤增至3万人。从1849至1882年,共有30万华人进入美国。

19世纪中叶在美国加州淘金的中国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班克罗夫特图书馆)

19世纪中叶在美国加州淘金的中国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班克罗夫特图书馆)

1851年绘制的在美国加州的中国人肖像(加州奥克兰博物馆)

1851年绘制的在美国加州的中国人肖像(加州奥克兰博物馆)

很多来自中国的淘金客并不打算在美国定居下来,他们把美国称作“金山”(后来为了区别澳大利亚墨尔本“金山”,美国加州的“金山”改称“旧金山”)。中国人希望在加州尽可能多地获取金子,然后回国发家致富。由于在加州受到强盗危险,聪明的华人将金子熔化铸成各种家用器皿,来隐藏财富。华人往往对白人认为没什么价值的矿进行深度发掘,找到了很多金子,这让白人矿主艳羡不已。

起初,加州有充足的表层金,华人的到来被容忍。然而当容易获取的金变少、淘金竞争加剧时,白人对华人也愈加憎恶。本土主义者团体开始声称,加利福尼亚的金子是美国人的,并开始对外籍淘金客进行肉体侵害。1850年,加州开始向每名外籍淘金客每月征收20美元淘金税。很多华人在被强行驱逐出金矿之后迁入了城市,从事薪酬劳动和仆役等工作。

查尔斯-德雷顿-吉布斯(Charles Drayton Gibbes)1851年绘制的加州金矿地图(哈佛地图集)

查尔斯·德雷顿·吉布斯(Charles Drayton Gibbes)1851年绘制的加州金矿地图(哈佛地图集)

此后,由于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的需求,入美的华工人数每年都在万人以上。到187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使当地就业形势雪上加霜,白人将失业归咎于在美的华人,反华情绪高涨,恶性排华事件频发。

美国国会在1882年通过了《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即所谓的1882年排华法案。它规定10年内不准华人入境,不得准许华人归化为美国公民等等。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部以法律形式、以政府名义“合法”排斥少数族裔的法案。1892年排华法案延长10年,1902年该法律被无限期延长。

排华法案的出台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种族主义和中美文化差异有关。事实上,华人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到19世纪后期,华人交纳的淘金税占美国淘金税总数的一半。他们提供了廉价的服务,却没有使用公共设施例如学校和医院的权利。时任加州州长麦道格曾于1852年称赞华人是加州新近接受的“最有价值的移民”。

1943年12月,美国国会撤销了此前的所有排华法案。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以全票通过“排华法案道歉案”(第683号决议案)。美国正式以立法形式向曾经排斥歧视华人的做法道歉。这标志着美国国会首次承认这一歧视性法律的不公正性。

澳大利亚:华人将大量黄金运回中国 催生“白澳政策”

1851年(清咸丰元年)澳洲发现金矿之后,在淘金热的推动下,一批批华人赴澳寻金淘金,这页历史凄凉而悲惨,留下了澳大利亚华人淘金的血泪史。1852年前后,中国的福建、广东沿海各地,传遍了澳大利亚出产黄金的消息。这些消息最初是由设在香港的澳洲航运公司招工贩子和经纪商人辗传播开去的。他们夸大宣传新金山遍地黄金的美好前途,目的是引诱中国的贫苦农民,甘心作为廉价劳工前往澳洲为他们开采金矿。

华工们经过长年累月的拼命劳动,终于得到了回报,很多人将收获到的黄金寄回或带回中国。资料显示,从1856年7月1日至1857年6月30日的一年间,仅由墨尔本出口运往中国的黄金,即达111903两,按当时价值约50万英镑。这自然引起了白人的妒忌和仇视,种下了后来排华暴行的祸根。

当地欧籍白种人移民认为:中国人抢走了他们的饭碗,中国人到这里不是想安家立业,而是想发财,捞一把就走,而且挖出的金子正源源不断地运回中国。谣传的煽动,更激起了白人的愤怒。终于激化成了排华暴行风潮,暴徒们以种种理由反对华人,诬说华人不合作,不卫生,不守法。1861年,新南威尔士州布蓝岗地区的“后河金矿”发生“蓝明富兰特排华暴乱”,白人们燃烧华工的帐篷,掠夺他们的食物,抢夺他们的金子,很多华工在这次暴动中死亡,受伤。

1855年,在华工最多的维多利亚州通过了第一个排华法案,其主要内容是赴澳轮船每艘载重10吨限载1名中国人,而且入境还要交10磅的人头税。这是“白澳政策”的发端。此后其他州相继效仿。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国会通过了《移民限制法案》,核心内容是《语言测试法》,成为白澳政策的集大成者,以坚决排斥亚洲人、尤其是以华侨为目标,使“白澳政策”更趋完善和隐蔽。“白澳政策”用句浅白的话来概括就是:澳大利亚是欧洲白种人的澳大利亚,对亚洲和太平洋岛屿的有色人种,则采取歧视、限制甚至严禁迁入的态度。这项政策后来虽然并非单独针对华人,不过它的产生、形成却与华人密切相关。

其实,早年的中国华工对澳大利亚的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据资料统计,1851年至1861年这10年间,澳洲的黄金产量约占同期世界总产量的40%,时值约1.24亿英镑。其中,华工的作用不言而喻。黄金的开采还促进了澳大利亚城市化的进程并刺激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澳大利亚的第一条铁路便是1854年从墨尔本通往威廉斯敦港的。所以,华侨把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墨尔本称作“新金山”也就不足为奇了。

1974年,澳大利亚颁布了全球一致、没有人种歧视的《澳大利亚公民法》,宣告实行了100多年“白澳政策”的终结。

加拿大:华人淘金客为加修铁路 却遭强征“人头税”

加拿大卑诗19世纪中叶的淘金热,起源于1858年。当知悉发现新金矿消息后,旧金山(即美国加州旧金山)的华人以至中国广东台山开平四邑等地的居民,纷涌来加入掘金行列,当时尚属英国属地的卑诗,人口激增。到1862年,第二次淘金热兴起,掘金客转移至卡里埔地区掘金。而卑诗淘金热到1870年退潮。19世纪70年代,当局兴筑横加太平洋铁路,华裔再次蜂拥而至。据1881年人口普查数据,卑诗当时非原住民人口当中,华人占两成。

加拿大卑诗金矿场华裔工人,约摄于1900年

加拿大卑诗金矿场华裔工人,约摄于1900年

1923年,加拿大国会通过《中国移民法案》,禁止中国人移民加拿大。而在此之前,华人移民已经被不公平的征收“人头税”,超过38年期间加拿大政府透过征收“人头税”已经收到2300万元。

在包括加拿大第一位华裔国会议员郑天华等众多华人移民努力下,加拿大政府终于在1947年5月14日废除排华法案。加拿大政府于2006年6月22日为“人头税”平反道歉,并向受害者赔偿。

当代:中国人淘金热度不减 国际合作是关键

时至今日,中国人对金矿的热衷程度有增无减。美国《华尔街日报》2013年6月4日报道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虽然金价触及两年低点,但受国内需求强劲推动,中国矿业公司仍在争相收购海外金矿,以期成为像加拿大巴里克金矿公司那样的国际巨头。

不过,中国矿业公司进行海外淘金也面临不小的挑战,大部分足以让它们感兴趣的大金矿不是不出售,就是已经被开发,储量日趋萎缩,或者就是位于政局不稳定的国家。

同时,中国的一些企业和个人在海外从事非法采金活动,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非洲西部国家加纳,黄金产量在非洲仅次于南非,这个有着“黄金海岸”之称的国家,近年来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当地非法采矿淘金。近日加纳政府严打非法采金。中国驻加纳大使馆确认,截至当地时间6月5日上午,共有124名在加纳涉嫌非法采金中国公民被羁押。中国在加纳合法开采的公司有6家,其他都系非法,此次加纳政府的行动没有涉及这6家公司。中国驻加纳大使馆发言人于杰证实,被扣押的人都是非法采金的人员。“其中大部分人都是通过蛇头偷渡非法入境的,如持伪造的签证入境、贿赂机场海关人员放行,或者持有效签证到加纳的邻国从陆路非法入境加纳的。”

目前加纳已经有2-3万中国采金者

目前加纳已经有2-3万中国采金者

回顾中国人海外淘金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19世纪中国人淘金的目的地主要是北美和澳洲这样的欧洲人移民地,在这些地方发现金矿后,大批中国人以散发的形式汇聚于此,靠勤劳、智慧和人数优势积累财富,然后将财富带回中国;当代中国人淘金的目的地遍布全球,方式更加多样化,大的矿产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实现大规模经营,而一些小公司和个人也想方设法要分一杯羹,有时不惜采取非法手段。黄金是财富的代名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人的海外淘金都引起了当地人的一些嫉恨。我们一方面应尽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应规范中国企业和个人在海外的金矿开采行为,与当事国开展更多互利合作。

(资料来源:新华网、新京报、现代金报、东方早报、光明日报、中国网、中新网、环球网、人民网、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官方网站、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官方网站、美国公共电视网、澳大利亚Skwirk.com.au网站)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