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3年03月27日 09:49 关键词: 舒惠东 回乡创业 大山 “中国梦”

舒惠东:回乡创业开启故乡大山里的“中国梦”

央视网 记者:袁育堃

核心提示:因为一次心酸,企业家舒惠东决定返乡创业,造福乡里。他投入几百万元为通行不便的山区修公路,这条路把村里的农产品送出大山,把外出打工的村民召唤回来。从此丰顶山区基本没有留守儿童,附近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六七千元。
已被0家媒体转载
查看
收藏
  • 开心网
  • 人人网
  • i贴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房价普涨背后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手动刷新 更新时间:10:21:50

---------------------------------------------

---------------------------------------------

  央视网(记者袁育堃 报道)2007年的腊月二十八,袁州区洪塘镇丰顶山的脚下,寒风凌冽,冰雪交加,一个小女孩穿着单衣,踮起脚尖朝大路张望,瘦小的身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时,一对青年夫妇刚巧路过,看到这个小女孩,心疼地问她:“小妹妹,你在这儿干嘛?”

  小女孩怯生生地回答道:“我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我在这里等他们回家过年!”这对夫妇担心小女孩的身体,一路把她送回家,谁知一到家,小女孩的奶奶就一把拉过去狠狠地一顿打,边打边抹眼泪:“娘爷几年都没回来,你每日去路口望啥子……”小女孩挨打的那一刻,青年男子的心被揪了起来:“我在外面致了富,但家乡还没有路,老表们空守着绿水青山,却只能背井离乡到外面谋生,过着这样的苦日子……”于是,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意愿,从此开启一段艰难的圆梦之旅。

  他的名字,叫做舒惠东,今年40岁,从洪塘镇丰顶山走出去的大山的儿子。

  “这条路就从庄溪村过!”

  丰顶山海拔960多米,散居着400多户农民。因未通公路,农民只能靠山吃山,以卖树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他们与外界的唯一通道是一条仅能容纳一人攀爬的羊肠小道,这里的群众一直过着肩扛手提的原始生活。他们把山上种的生姜、南瓜等蔬菜挑下山,再换取油盐等生活用品,往返一趟就要四五个小时。能够有一条上山的大路,是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最奢侈的梦想。

  2008年初,得知身家过亿的舒惠东要返乡创业的消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原洪塘镇庄溪村书记汤怡妹一大早把舒惠东请到家里,煮了一碗面,放了两个土鸡蛋。汤怡妹说:“舒总,今天要走好多路、做好多事,这碗面你一定要吃啊!”吃完面,汤怡妹也不多说,拉着舒惠东就出门。

  走到山里,刚巧碰到一群小学生去上课,天寒地冻,舒惠东就感到很奇怪,“所有的小孩子都把鞋子拎在手上,一个个光着脚走路”。孩子们说:“这里路不好走,穿着鞋子一定会打湿,到学校就没有鞋子穿了。”听到孩子们稚嫩中带着苦涩的声音,舒惠东的鼻子就酸酸的。接着他又跟着汤怡妹在山里转了一大圈,亲眼看到村民们种的南瓜、生姜、辣椒,因为没路运不出去,全都生生地烂在家里。更让舒惠东感到痛心的是,几乎每年山里都有产妇因为没有及时送到医院,在半路上因难产离世。

  大山深处的生命,竟如此脆弱无助!舒惠东紧紧地握住汤怡妹的手说:“汤书记你放心,我一定会修一条进山公路,这条路就从庄溪村过!”

  “要想富,先修路”

  2008年11月,他找来测绘队绘制环山公路线路,又投资600多万买来3个挖土机和1个载重机等设备,仅用一年时间就修通了熊家山至东庵的15公里环山公路和庄溪村反岭组至三泥坪组宽5米的水泥路。为了惠及更多的山里群众,他还让公路多拐一个大弯,多修了几公里山路,帮两个组修通公路,为此多投入上百万元。

  一年半的时间里,他投入600多万元在丰顶山修了20公里盘山公路。从此,石笏村境坑组、庄溪村老屋场等6个组的村民告别肩担手挑的日子,几百年来的梦在这一刻变成现实。

  有人说:“惠东,人家拿国家钱修路,你为人家修路自己出钱。”惠东笑着摇了摇头:“要想富,先修路。路走不通,就没有人会来投资带领大家致富!”对于这条新修的路,村民舒火妹感触很深。他说:“以前种的蔬菜瓜果运不出去,如果要挑出去,15公里山路要走3个钟头。去年收获了上千斤辣椒、近万斤生姜,直接用汽车拉下山去卖,赚了4万元。”

  生与死的距离有多远?有时仅仅是几米宽的一条路。自从2009年修通山路,丰顶山区再没出现一例产妇难产致死的悲剧。

  “青山绿水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我小时候这几片山都是绿的,前些年树都砍光了,这些都是刚长起来的!”舒惠东指着几片山峦发出由衷的感叹。长期以来,丰顶山靠山吃山的村民最直接、最可观的经济来源就是卖树。由于乱砍滥伐,昔日的“小庐山”早已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2008年,舒惠东在丰顶山创立自己的生态科技园,一口气从农户、村组手中和林场征下丰顶山最高点东庵及延边3万8千多亩光秃秃的荒山,征下的林地覆盖万载的马步、高城、岭东,袁州区的楠木、柏木、洪塘等6个乡镇。他把投资办厂挣的钱几乎全部投进垦荒造林工程,对于这样一个无底洞工程,亲戚不支持,弟弟也不理解:“没有树,你要这些破林子有啥子用?”舒惠东挥了挥手:“青山绿水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苦心人,天不负。栽下一棵树,山就会增一点绿;栽下几棵树,就会长成一片林。通过两年的努力,他已经垦荒造林8000亩(其中楠木林1500亩,梨、桃、杨梅400亩),开荒种稻600亩,种植高山蔬菜400亩。荒山秃岭变成名副其实的花果山。如今,高山蔬菜园内青菜、辣椒、萝卜、雪莲果、生姜长势良好,林区各处的野生银杏、红豆杉、野生樱桃、野生弥猴桃、野生板粟、杨梅等生态林、经济林初具规模,为山里300多名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造林、护林、修路都需要工人,一传十、十传百,大部分在外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就业创业,丰顶山区基本没有留守儿童。附近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六七千元,大部分人盖起新楼房,家家户户都买了摩托车。汤怡妹生前这样说:“舒惠东为丰顶山村民做了件大好事!”

  舒惠东的梦想是让荒凉的丰顶山重新变绿变美,让丰顶山村民返乡创业,让老表们的腰包都鼓起来。如今,这个梦正一步步走向现实,“等水泥路通了,我想再修建一所希望小学,这样山里的伢子就不用跑十几里路去念书了”。

  “有这一百万,我可以救助多少贫困家庭啊!”

  贫穷不忘家乡,富有故土难离。舒惠东的母亲、众多亲戚仍住在大山深处,“亲弟弟如果不上班做事,我一分钱也不会给他”!他依然保持着老区人民特有的勤俭与朴实,很难想象这样成功的企业家,抽最普通的的烟,用了6年的手机仍舍不得换,尽管外壳磨损严重,他用玻璃胶把后盖缠绕几层接着用。为了上山方便,用的车仅仅是十万块的越野车。别人劝他买个好点的汽车,舒惠东说:“有这一百万,我可以救助多少贫困家庭啊!”

  更难以想象,舒惠东一家四口在宜春租了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有一次,他的小女儿舒梦娇问他:“爸爸,别人都有房子,我们什么时候有自己的房子呀?”舒惠东心头一痛,安慰女儿说:“等爸爸赚多点钱就买。”可是,作为丰顶山养育的儿子,舒惠东怀着感恩的心,用行动诠释着对父老乡亲的浓浓爱意,赤子之情。2012年一个丰顶山一位老人家找到他,说自己有病,可是没有带身份证,舒惠东二话没说,立刻带着他到株潭,花了3000多块治好了老人家的气管疾病。

  舒惠东开启中国梦

  2008年至2010年,舒惠东连续三年被评为洪塘镇返乡创业模范,2011年被选为袁州区人大代表,2012年他荣登“中国好人榜”。作为人大代表,他提的最多的提议就是要充分挖掘丰顶山的红色文化、禅宗文化,“希望丰顶山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成为红色、生态、禅宗旅游胜地,使更多的丰顶山老表能在家门口致富”!

  洪塘镇党委书记袁航也对他竖起大拇指:“他回家乡带动当地群众致富,没有发生过纠纷,没有吵过架、红过脸,人品过得硬!”村民们也说:“只要能跟着舒老板,我都愿意干!”

  人有梦想才有前行的动力,中国的梦想要靠每一位平凡的中国人来实现。在江西丰顶山的大山深处,这样一位平凡又质朴的大山之子,怀着对“中国梦”的憧憬向往和孜孜追求,修路、造林、带领群众致富,一步一个脚印把对故乡大山的蓝图和梦想化为现实,这些“中国梦”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