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3年02月01日 17:05 关键词: 单身妈妈 窘迫人生 社会救助

单身妈妈的窘迫人生:社会救助弥补制度缝隙

央视网 记者:孔华

核心提示:57岁的王士华遭受了命运一连串的打击:两个孩子患病,丈夫早早地离开;一个女儿上大学刚一年,自己又被查出癌症晚期。这样一个极端困难的家庭,在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渐渐看到了曙光。
已被0家媒体转载
查看
收藏
  • 开心网
  • 人人网
  • i贴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房价普涨背后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手动刷新 更新时间:10:21:50

---------------------------------------------

---------------------------------------------

央视网(记者孔华 报道)这是一个特殊的贫困家庭,甚至是一个极端贫困的个案。20多年来,单身妈妈王士华带着三个儿女,接连遭遇儿女残疾,失业、癌症重重打击,种种磨难下,她依然挺立。

最困难的十年

跟癌症搏斗了一年多,57岁的王士华面色苍白,化疗脱落的头发已经长了出来。她租住的二十几平米的房间虽然拥挤,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屋里的家具、床、电视机都跟两个女儿的年龄差不多,虽然已经用了二十多年了,还是擦拭得干干净净。

快过年了,除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送来的米面油,王士华只腌了两斤多咸肉。

王士华的第一个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时患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逐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王士华和丈夫所有的积蓄都给孩子看病了。凭着北京协和医院开具的证明,王士华拿到了二胎指标。

1990年,王士华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不幸的是,由于难产,第二个孩子小双出生时缺氧导致脑瘫,至今23岁的小双只有七八岁孩子的智力,属于二级智力残疾。

1998年,由于工厂效益不好,王士华下岗,每个月只拿200元生活费。丈夫早已另有新欢,不回家门。王士华只好在家门口给人当钟点工、捡垃圾养育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我就是在马路上碰到他,也不知道他是我爸爸。”在大双的眼里,“爸爸”只是一个名词,她丝毫没有感觉,更没有印象。

“一个人照顾两个残疾孩子,十年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脱过衣服睡觉。”回忆当年的艰辛,王士华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2000年,儿子去世,王士华将小女儿锁在家中,出去找工作:看自行车棚、当保洁员……

两个女儿逐渐长大了,王士华渐渐看到黎明的曙光。孰料2011年夏天,命运再次扼住了王士华的喉咙。大学一年级的大双放假回家的第二天,王士华被查出宫颈癌晚期。

低保中的贫困户

儿子去世后,王士华申请了低保。从当初的180元到如今的410元,王士华告诉记者,低保能让她们母子三人吃饱。

2013年1月11日,两节“送温暖”,合肥市瑶海区妇联、合肥市瑶海区大通路街道妇联和女企业家协会送来了1000元,还带来了一袋大米和两桶油。前来慰问的合肥市瑶海区副区长昂朝霞亲眼目睹了王士华的困境,隔天又给大双买了棉袄、皮鞋、牛仔裤。

街道通知她,将按照人均400元的标准给她家发放过年补助,还要发450元的过年大礼包。

如今,王士华靠1300元的退休金以及她跟小女儿两个人的820元低保生活。

“她家是低保当中的贫困户,只要能享受的保障政策,我们都让她家享受。”合肥市瑶海区大通路街道民政办主任李文胜告诉记者,大部分低保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庭成员因大病或残疾失去劳动能力,但像王士华这样困境重重的还是少数。

已经上大三的大双一年的学费是15000元,住宿费1500元,每个月生活费500元,一年最低花费21000元(生活费扣除三个月假期)。虽然勤奋好学的大双每年都能获得5000元奖学金,但大双学习的是建筑专业,对她来说,草图纸、马克笔、打印图纸这些耗材十分昂贵。

三个月前,经常被锁在家中的小双,在合肥市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一家专门为残疾儿童、青年及其家庭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的民间公益机构)免费学习手工制作,每个月交60元生活费(中午在学校吃饭,别人交120元生活费,学校降低了小双的生活费)。一位好心家长听说了小双的特殊情况后,还帮小双交了500元生活费。

十年前,小双患上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不仅每天要吃药,每隔三个月还要到医院检查一次,检查一次要200多元。这些药物和检查费用都要自费。王士华自己也在服用抗癌症药物,有的药物不能报销,需要自费,两个人一个月的药费加起来至少也要400元左右。母子三人租住的房屋一个月房租300元。

如今,王士华一年的收入(退休金和低保)加起来只有25440元。患病失去劳动能力后,社会保障制度的救助已经不能满足这个家庭的支出。

王士华几次住院治疗花费了30多万元,职工医疗保险报销了20多万元,王士华自费了10万多元。街道帮王士华申请了15000余元的大病救助金,剩余自费的钱除了因拆迁奖励的提前搬家奖和补贴的房租三万多元(王士华原本居住的房屋拆迁后等待安置),其余都是亲朋好友、媒体、社会人士的捐助。

社会救助弥补制度缝隙

2003年开始,合肥市瑶海区大通路街道妇联主席杨自英和《安徽商报》社负责爱心帮扶的记者邱红认识了王士华。

“我第一次到她家,真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困难的家庭。”杨自英说,她通过种种社会捐助项目,每年帮大双申请1000元左右的补助。获知王士华患癌症后,街道又从办公经费中挤出1500元送到王士华手中。寒假期间,杨自英让大双到自己办公室“打工”,不仅可以补贴一点费用,中午还可以在食堂吃饭。

“从2003年开始,只要我们报社有针对贫困家庭的活动,我们都让她家参加。我们这几天联合一家爱心企业给贫困家庭发放300元左右的年货,已经把她的名字报上去了。”邱红不仅利用工作关系帮扶王士华一家,还将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也拉入到帮扶王士华的队伍中来。

“邱红得知我住院,硬塞给我2000元,叫我安心治疗,不要想大双学费的事情。我住院的床位是邱红的朋友孟叔叔安排的,孟叔叔也一直在帮扶我家,在我住院期给我多次资助。”王士华告诉记者,在她最绝望的时候,是孟叔叔、杨自英,邱红等诸多好心人的资助和关爱帮她度过了难关。

邱红还帮大双介绍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不仅接纳了她,一个暑期还给了2000元实习费。大双第一学年的学费也是市妇联、团市委帮助以及邱红通过报社相关活动争取的。

老同事、好心的邻居到超市买菜,总会多买一点肉、土豆、苹果送来;无亲无故的姐妹认识后也都慷慨解囊;1月25日上午,正在参加安徽省“两会”的政协委员严真友专程来到王士华家里,送来了3000元……

这些爱心人士送来的一个苹果,一句鼓励的话,王士华都记在心上,记在本子上。

王士华觉得无以回报。2011年8月23日,她在志愿捐献器官的证书上签字,决定身后捐献眼角膜。

最让王士华担心的是小双的未来,她希望大双长大后能带好小双,可是她又怕小双拖累了大双。

这种矛盾的心情,经常让她难以平复……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