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3年01月17日 18:29 关键词: 心理学教授 接到 陌生电话

心理学教授:接到陌生电话最好马上挂掉

央视网 记者:沈玮 通讯员 沈宫轩

核心提示: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桑志芹教授分析电信诈骗时双方心理状态,告诫大家对付电信诈骗这类犯罪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到陌生电话时不予理睬,马上挂掉,不给犯罪分子任何机会。
已被0家媒体转载
查看
收藏
  • 开心网
  • 人人网
  • i贴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房价普涨背后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手动刷新 更新时间:10:21:50

---------------------------------------------

---------------------------------------------

央视网(记者沈玮、通讯员沈宫轩 报道)“电信诈骗的剧本深谙人的心理弱点,充分利用人们好奇、怕犯罪的心理,步步设置陷阱,把人们绕进去。”在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桑志芹教授看来,对付电信诈骗这类犯罪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到陌生电话时不予理睬,马上挂掉。

“好奇心和怕犯错”这两种心理被利用

江苏警方曾经梳理过很多受骗人的被骗经历,发现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骗子所谓已经掌握了市民的个人真实身份信息,其实,绝大部分是市民中了圈套后,在与他的聊天中自己不知不觉中透露出去的。

有点类似“好奇害死猫”,电信诈骗的开始就是勾起人的好奇心。桑志芹说,人们平常都有好奇心的,当接到骗子打来的电话时,他很想知道发生什么。一旦这种心理萌发,就很容易被犯罪分子一步步牵进去。特别是呆在家里没什么事情的老年人,因为平时没人说话,反应也比较慢,一旦接到一个电话,很好奇,想多唠两句,可能问你好,你是谁,越来越好奇就会被骗子带进去。

“除了好奇心,诈骗犯罪也利用人们害怕犯错的心理。”桑志芹说,人们生活中都怕犯错,尤其是犯罪这样的严重错误。“所以,一旦有自称公检法的人说你涉及到什么什么案件中,然后案件会涉及到你身边的亲人谁谁谁,你不能跟他讲。这样,在犯罪分子的犯罪论调恐吓之下,人们越惧怕犯错,反而容易酿成大错。”

桑志芹解释说,很多人不清楚犯罪尤其是犯罪的审查是什么回事,一般要通过什么样的程序。老百姓一被别人说你犯罪了,会立即触动人们常有的防卫心里,因为谁也不愿被别人说犯罪了,就会去辩解,结果一辩解,对骗子透露出去的个人信息就越多,个人信息透露的越多就越容易被骗子利用。“所以,当老百姓调动自己防卫心理机制,去表白去解释时,反而给了骗子更多的机会。”

“好奇心也好,怕犯错也好,说到底其实人们大都有一颗善良诚信之心,接到陌生电话不愿相信是骗人的。”桑志芹说,电信诈骗的剧本设置的情景,提出的问题以及应对方式,都是针对和最大限度利用人的心理弱点而来,很多时候防不胜防。

接到陌生人电话最好直接挂掉

既然犯罪分子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设套,那老百姓该如何在心理上做好应对准备呢?桑志芹建议,首先要让自己记住,“天上绝对不可能掉馅饼”,遇到诈骗信息或接到诈骗电话时,从萌芽状态开始剪除掉,把陌生电话直接挂掉。这样不给自己的好奇心以机会,那么自己的心理弱点也就不容易被骗子掌握,免入骗子的圈套。

其次,如果接到电话,“说你可能涉及什么犯罪行为,对这样恐吓意味的电话,更要相信自己,没做过的错事就是没做过,心地坦荡,不为他的忽悠所动,直接挂掉这种无关的电话。”

“我们常讲,往往从来不犯过错的人容易轻信别人,他不希望在自己生命里面有一个这样的错误污点。”桑志芹说,骗子打来电话进行恐吓,或者暗示“如果你不这样做,可能会坐牢”等等,对一个从未犯错的人来说,就容易相信。

桑志芹告诫说,以前,我们常被教导做事要小心谨慎,听到不利的消息往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对诈骗犯罪来说,如果接到骗子一些电话,一定要在心理上反过来对待,“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被骗的机会。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