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3年01月06日 11:35 关键词: 器官捐献 程德忠 

器官捐献宣传第一人程德忠:只要做好事干啥都快乐

央视网 记者:王佳勇

核心提示:程德忠轻易就会被周遭所感动,正因为如此,他也想尽力感动周遭。15年来,程德忠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感动更多的人,跟他一样承诺死后捐出眼角膜或者身上其他“尚还能用”的器官。
已被0家媒体转载
查看
收藏
  • 开心网
  • 人人网
  • i贴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房价普涨背后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手动刷新 更新时间:10:21:50

---------------------------------------------

---------------------------------------------

央视网(记者王佳勇 报道)“爷爷,我要捐钱。”1月4日,贵阳甲秀楼广场南隅,“微笑小屋”前,一个清脆的童声为严寒中的贵阳带来了一股暖流。

路过此地的一个孩子,将两块钱踮着脚塞进了捐款箱中,此举让正在值班的程德忠鼻头发酸,激动地拉着孩子说这说那,直到孩子不好意思地走远了,程德忠脸上的表情依然充满暖意。

作为一个71岁的老人,程德忠轻易就会被周遭所感动,正因为如此,他也想尽力感动周遭。15年来,程德忠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感动更多的人,跟他一样承诺死后捐出眼角膜或者身上其他“尚还能用”的器官。

自从1996年程德忠承诺捐赠自己的眼角膜和遗体后,这些年来他不停地奔走着、宣传着,希望更多的人捐赠器官,甚至数次携带宣传资料,自费走遍全国20多个省市进行他的宣传之旅。

为此,程德忠被外界誉为全国遗体器官捐赠第一人,他尚健在而器官已经捐得“一干二净”的事迹,也引来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只要是做好事干啥都很快乐 

天气转冷,学生也陆续放假,程德忠和他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们,主动承担起学生志愿者们“微笑小屋”的值守服务工作。作为贵州省团组织、文明系统志愿者的主要阵地,“微笑小屋”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为市民提供道路、公交等问询服务,并为市民提供急救药品和接受捐款等,平时有学生志愿者值守提供服务。

因为贵阳第一场雪开始融化而骤降的气温与敞开的窗户,“微笑小屋”内温度很低,程德忠必须时常走动、到外面活动筋骨暖和身子。

“只要是做好事,干啥都很快乐。”抱着暖水袋在“微笑小屋”跺着脚的程德忠对央视网记者说,利用这个平台,他也能顺带号召大家捐赠器官。

“我觉得遗体器官捐赠宣传第一人这个称号,更适合我,”程德忠说,作为老年人来说,身体大多数器官在死后基本衰竭无用,唯一还有价值的就是角膜和遗体,他一直奔走呼告的,就是希望能发动更多的人捐出角膜和遗体。

“一想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看不见光明的人想要角膜,而很多人死亡火化了,角膜跟遗体一起被烧掉了,多可惜啊,”程德忠想到的是,如果大家都承诺死亡后捐出角膜,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盲人能见到光明了。

做好事也是为了自己

据程德忠回忆,让他受触动并走上捐献身体器官道路的原因,是通过中央电视台一档关于白血病人呼唤骨髓移植的电视调查节目。那是1996年,刚退休的程德忠看完节目后,毅然自费从贵阳到北京捐献了自己的骨髓,他因此也了解到人体器官爱心路上,受体和供体之间强大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很多人因得不到及时的配型,或生命消逝、或永远处在黑暗之中。

于是,从那时起,程德忠开始关注器官捐献,随后也将自己的角膜、肝脏、肾等身体器官自愿捐个“一干二净”。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9年有一次程德忠为了声援“眼角膜捐赠”,再次自费去北京捐献眼角膜,后因故捐献未果,他便将向亲人“筹集”来的一万元捐给了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此举成为中国第一个为该公益基金捐资的公民。

回到贵州之后,程德忠立即找到公证处,做了死后自愿捐献身体的公证,并写下遗嘱,除了将身上所有能用的器官悉数捐赠外,特别强调死后要后人将遗体直接送医学院解剖室,供教学研究所用。

“与其让眼角膜死后火化烧掉,还不如捐献出来,让更多的人见到光明,”程德忠一直认为,如果每个人都愿意付出了,建立更多的眼角膜、骨髓、肝脏等供体源,当哪一天自己儿孙或亲朋好友需要的时候,就不再那么困难了。

“反正人都死了,遗体拿来给医学院学生练手,也是帮助他们在今后更好地挽救生命,”程德忠希望他的这种想法,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

10余年的宣传 近千人愿意捐献角膜骨髓和遗体

2005年,程德忠选择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和山西等省,作为自己徒步宣传的路线,每一个医院、社区、广场或者学校,都是他的宣传阵地,尽管效果甚微,不过哪怕是发动起一个人,程德忠也会感动得睡不着觉。

20多个省市的自费行走和宣传,加上横幅展板等宣传物资的开销,程德忠这一趟“巡回宣讲”,花费掉了他多年的积蓄3万多元。

“在宣传过程中,有很多人也会不理解,甚至有人说我是神经病,”程德忠认为,这些都在意料中,这就更加坚定了他宣传遗体器官捐赠的想法。 

令程德忠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来的宣传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捐献人体器官的行列。

2002年,一些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开始聚集在程德忠身边,他们自发组织了服务队,程德忠任队长。服务队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遗体捐赠宣传,如今服务队成立了10余年,全省遗体器官捐献者将近千人,成员中有的人主动捐出了自己的角膜,有的人在骨髓干细胞库中登记捐献,有的人则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院。

“有机会我还要出去宣传,争取走遍全国,”程德忠认为,个人的力量毕竟太小,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