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公布,7月份CPI较上年(同比)增1.8%,创30个月新低;7月份CPI较上月(环比)升0.1%。7月份PPI较上年(同比)降2.9%,创33个月新低;7月PPI较上月(环比)降0.8%。多位知名的经济学家对经济数据进行了解读,人民网股票现将专家观点摘编如下:
鲁政委:CPI基本符合预期因房地产市场回暖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在7月份的CPI中,水电煤的环比涨幅也相对较高,可能与7月份一些地区开始实施阶梯电价因素有关;同时,旅游环比上涨也比较明显,可能与暑期到来全家带着孩子出游增多有关。
李迅雷:CPI破2降息和降准空间增大
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8月9日表示,7月份CPI“破2”在市场预期之内,但数据表现略高于预期,降息和降准空间增大。
左晓蕾:若今年增长目标能够实现不必担心通缩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8月9日表示,如果今年的增长的目标能够实现不必担心通缩。7月CPI涨幅与实际观察一致。前期油价下调,特别是食品价格下降明显,还有负增长的PPI的传导影响也是CPI的下降因素。下半年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国际油价的变化,不排除个别月份CPI增长可能有所上升,但全年应该可以在3%左右的温和水平。
马光远:CPI是假摔 绝非意味着价格实质回落
著名学者马光远分析,7月份翘尾因素拉低CPI至少0.47%。但是,随着国际粮价,国际油价的上升,加上因国内暴雨导致的菜价的上升,猪肉价格探底回升。7月份CPI将创下年内最低点,随后将回升,年底重回3是大概率。
谭雅玲:CPI反映投资投机状态 应加息抑制流动性过剩
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谭雅玲8月9日表示,1.8%的CPI数据和市场预期吻合,现在CPI虽然持续下降,物价却并未下降,甚至还在上涨,说明现在CPI已经不再由需求决定,而是反映了投资和投机的状态,应通过加息来抑制流动性过剩。
屈宏斌:预计未来CPI仍将继续保持相对低位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8月9日表示,7月CPI同比升1.8%,非食品价格上涨1.5%,食品价格涨2.4%。翘尾因素的贡献从6月的1.4个百分点大幅回落至7月的0.9,拉动整体CPI下行。但新涨价因素有所反弹,从6月的0.8略升至7月的0.9,预计未来CPI仍将继续保持相对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