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昨天,房山区十渡镇平峪村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清理村前公路淤泥。
蹲点地点 / 房山区平峪村
蹲点记者 / 米艾尼 董长青
方非
昨天下午两点,太阳悬在头顶,火辣辣的。记者来到房山区平峪村前的混凝土马路上,看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40多位村民沿着马路,拉开了一条50多米长的战线,用镐、铲等工具清理马路上的淤泥,将泥土和草根的混合物装车运走。
“咚”地一镐砸下去,硬邦邦的一块泥土和芦苇根,被撬开了一个豁口,被淤泥覆盖多日的马路路面一点点地露出青灰色的本色。
洪水来的那一天,拒马河将大量的芦苇根和泥土冲到了马路上。芦苇根、泥土和破衣被等搅在一起,靠河这边有30多厘米厚,双向通行的两条车道变成了单车道。
“大伙儿加把劲,天气预报说明儿还有雨,咱得把这马路上500米的淤泥全部清除!”村主任蔡丰满给村民们打气。
前一天傍晚,雨后初霁,蔡丰满在村委会大院子里看到了满天的晚霞。凭经验判断,“明儿一定会是个好天”。村委们一商量,决定打开广播,号召村民第二天一早都去清淤。
一边给大伙儿鼓劲,蔡丰满手脚上的活儿很麻利,小三轮车一会儿就装满了。
40多个村民,分工明确,场面热闹而不杂乱。一组人前面开道,负责用镐,将已经缠绕在一起的泥土、芦苇根和路面分开,另一组人跟在后面把破碎过的淤泥装上三轮车。
昨儿早上7点,听到广播的村民们就来到了马路上,一上午清理路段200多米。中午回家简单吃了饭,不到两点又出来了。
75岁的隗合荣也来了,她的花衣在人群之中格外显眼。“大娘,您悠着点儿!”蔡丰满说,“不让来不行,跟你急。”
“村里的事儿,能干多少干多少,也算尽个力!”隗合荣弯着腰,把淤泥中的芦苇根一根根抽出来,手上沾满了污泥。
“你看她的手,尽是划开的口子。”在一旁挥铲的李大姐看不下去了,大伙儿也劝隗合荣回家休息。“我啊,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啥的,就知道这条水泥路好的时候,游客来的那叫一个多。没了路,就没有人来了。”一滴滴汗水顺着隗大娘的脸往下淌,抬起袖子擦一下,又拽起了芦苇根。
12个小时过去了。晚上7点,当太阳落到河对岸的山崖上时,500多米被淤泥覆盖的路面终于清理完毕,几个年轻人拖着锹镐,在青灰色的路面上跑起来。
“收工了!收工了!”蔡丰满喊着,“第二天先用水冲洗,再喷洒些消毒水,清理工作就算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