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达尔富尔的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4日 04: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解放军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初到达尔富尔,无时无刻不感到天气的炙热——土地滚烫,风沙刺脸,这真是一块不折不扣的“热土”。除了营区门口沙丘上那几棵孤零零的猴面包树,你很难想象这片“热土”还会长出绿色植物。但就在这种环境下,中国维和官兵用辛勤与汗水、智慧与执着,创造出一片美丽的精神家园。

  在营地的一个角落里,记者惊喜地发现了一抹绿色,这是几批维和官兵接力开垦出的菜地。种子是从国内带来的,土是官兵一车车运来的,肥是官兵一点点积攒起来的,水是官兵生活用水节约下来的。如今,记者眼前,这块被官兵称为种下希望、收获梦想的地方已是郁郁葱葱,瓜果飘香。

  达尔富尔是有名的“世界火炉”。灼热的烈日下,平时舞枪弄炮的官兵们精心搭设防晒网,细心清除杂草、松土,一遍又一遍地灌溉、施肥,如同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尽可能让每一棵幼苗茁壮成长。

  这片菜地回报给官兵的远不止是几棵菜几枚果。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官兵执行任务之外的业余生活非常枯燥,大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思念远方的亲友。然而,有了这样一块菜地,有了播种,官兵们就多了一份期待与希望,生活就有滋味了。

  让生活有滋味的办法还有很多。行走在营区,记者不时会看到三三两两的狗,它们可是维和官兵忠实的朋友,个个都有独特的名字:有的叫“战斗”,还有的叫“冲锋”。官兵们告诉我,不能小看了这些特别的“战士”,它们有的还曾立过功。一次哨位上出现了一条毒蛇,一条大黄狗最早发现,立刻狂叫了起来,执勤战士随即发现,避免了毒蛇伤人。

  还有一只被唤作“拉巴度”的猴子,是维和官兵在前往苏丹拉巴度施工时带回来的。官兵们每当看到这只机灵的猴子,便会想起那段珍贵的施工记忆,所以猴子便有了这个大名。

  “业余生活的单调枯燥是官兵最难迈的槛儿,这些动物为官兵增添了很多乐趣,对舒缓压力、排解寂寞非常有效。”第六批赴达尔富尔维和工程兵大队大队长王雷说。

  在维和部队,没有多少电视节目,没有几样娱乐器材,没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不过我留意了一下,这几天还真没听到有谁抱怨过生活的苦。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乐趣就寻找乐趣。官兵们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形成了有声有色的“军营草根文化”。业余时间,官兵们打起了太极拳,跳起了街舞,走起了军营时装秀,军体拳、搏击操、中国武术、杂技小品为官兵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对于第六批维和官兵而言,8个月的维和任务就要结束,这段艰险而又难忘的经历即将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对于第七批维和官兵来说,这又将是一次全新的开始。偶然间看到一名维和士兵所写的维和日记,里面有他自己写的一首小诗:

  “我踏上非洲的土地,这是一次和平之旅的开启,白鸽和橄榄枝常出现在梦里……生活是美好的,但需要创造。”

  生活是美好的,但需要创造。这是维和官兵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又何尝不是饱受战乱蹂躏、渴望早日振兴的今日苏丹的写照?

  (本报苏丹尼亚拉7月23日电)

  上图:维和官兵的“开心农场”。本报记者 张 新摄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孙人民

热词:

  • 官兵
  • 达尔富尔
  • 防晒网
  • 热土
  • 精神家园
  • 战士
  • 战斗
  • 冲锋
  • 营区
  • 猴面包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