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2年11月16日 16:17 关键词: 创新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既要创新 又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央视网 记者:包征宇 刘浩睿

核心提示:央视网消息(网络新闻联播记者 包征宇 刘浩睿报道)11月15日,中央党校校委委员、教务部主任王东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艾四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做客央视网《新闻解析室》节目,和广大网友一起探讨如何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有关专题。
已被0家媒体转载
查看
收藏
  • 开心网
  • 人人网
  • i贴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房价普涨背后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手动刷新 更新时间:10:21:50

---------------------------------------------

---------------------------------------------

  王东京:“十八大”报告强调改善民生和创新过程加强社会建设,夏教授谈一下未来社会建设方面,中共“十八大”谈创新有什么变化?

  夏学銮:社会建设核心理念就是公平正义,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民生,民生问题就是指教育、就业、收入、社会福利、医疗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很多中央都有明确的规定,“十八大”报告进一步阐述了完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中心的社会建设。我刚才讲了,前几个领域都是民生领域,现在有一个最新的提法就是社会生态、社会生态工程的建设,也跟民生密切相关,这里就不提了。

  老百姓关注最多的就是教育,怎么样公平地让孩子来受到教育。基础教育领域存在暂住费、择校费问题,这几年进行了大力治理。基础教育阶段不允许有暂住费,不需要有择校费,按照地区分布,在哪儿住就在哪儿上学。这个执行起来很难,有钱的家庭千方百计地把孩子送到他们认为好的学校,他们认为基础教育好有可能让孩子中学上好学校、大学也上好学校,(家长的思维上)有这样一个惯性。

  王东京学校有好坏之分,怎么做到公平?

  夏学銮:严格按照地区入学,按区分学。

  王东京这样还是有好有坏,有人上了好学校,起点不平等。

  夏学銮:教育部正在改革,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让优势资源、优秀老师向不是中心小学、不是中心中学的学校流动。

  现在也有这个问题。城市的优秀教师到农村教学,这个已经实行,已经把教育均等化由城市推到农村,但一下子完全铺开不可能,它是一个逐步过程。这是一个公平教育问题,从基础教育、从起点上要抓。另外当然大学也有这个问题,大学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制度,就是高考,当然现在高考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对比过去推荐大学生的时候,高考相对比较公平。落后教育地区和发达教育地区,按照高考录取,也是有一些不公平,现在在北京、上海、山东东部地区很多地方考北大、清华考的多,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很多考的少,针对这个,北大、清华采取措施,专门向这些贫困地区招生,这是解决大学教育公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已经得到社会的好评。

  就业方面,现在最重要的就业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几年前已经暴露出来了,当然最近两年政府在大力解决这个问题,不允许大学生就业在有的城市住得好、有的城市住得差。(各地)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已经在解决。大学生毕业失业过去在西方成了严重问题,现在在我们国家也成了严重问题。所以现在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落实就业政策。

  王东京就业问题恐怕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现在有一些单位招工招不到人,有的大学生又找不到工作。

  夏学銮:这反映了企业创新主体思想观念问题。过去我们刚改革开放的时候,那些企业主,他们是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开发一代,现在用人工资成本高,能用大学生就用大学生,能用高中生就用高中生。

  王东京是不是高等教育结构有一个问题?技术教育(的比重也应该受到重视),很多企业需要技术工人。

  任兴洲: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来培养人才。

  夏学銮:这就是大学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专业要对口,要设置战场上用得上的实际专业;包括很多(技术教育对应的)职业,那些职业很有用,不用大学生、不用研究生。

  王东京企业追求效益,能两千块雇一个技术工人,就不会花三千块钱雇一个大学生,技术工人还可能比大学生干得好。这是办学改革问题。

  夏学銮:也有这个问题,反映我们的创新意识、反映我们的导向(有问题),企业不愿意用(创新型人才),创新就没有后劲。(大学生)回家失业了,卖猪肉去了,不是说不好,任何人都可以这样做,但是培养一个大学生扫马路、研究生扫马路,(从宏观来说)这就浪费人才了,这是用人导向问题。我们讲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在哪里落实,就是在这些基本的(地方落实)。

  王东京用人导向指的是企业导向还是政府导向?

  夏学銮:当然企业的。

  王东京企业用人肯定市场化招聘,以追求利润为导向。

  任兴洲:这是供给和需求的问题。供给方面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就是货不对路,我们说培养的这个人才不一定是大多数企业需要的,我们现在灰领和蓝领反而是最缺的。技术工人虽然学历可能不高,但动手能力很强,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些灰领和蓝领工人慢慢地成了技术员,再从技术工人发展起来。在其他有一些发达国家,特别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在咱们国家,现在也出现了联合培养技工、高级技工,这方面(培养)出来(的人才)供不应求,还没等你毕业,这个人已经被招聘出去了。

  王东京现在有一个误区,认为技术专科学校毕业的就不是人才,非要拿大学文凭是人才。

  艾四林:这是观念问题,为什么高等教育这些年来一直调结构、步履艰难,和国外相比,首先是观念上要突破。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比较长,所以人与人之间等级观念非常强,每个人都要做人上人。要意识到人人平等的观念,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是平等的地位,大家不会看不起你,这个观念很重要。另外要真正在收入方面实施导向,国外行业差距没有那么大,我们行业之间、人才之间差距现在越来越大。

  任兴洲:国外一个好的技工,工资不一定比大学毕业生工资低,过去八级瓦工,就是砌砖的,赚的工资非常高。

  夏学銮:说得很对,一个国家如果大学都培养技工、专业性人才,这个国家就缺乏创新的动力。

  任兴洲:还有包括我们说的大学生、高等教育可能有一个学以致用的问题,我们(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都是万金油,可能企业拿过去觉得不是特别好用。

  高水平教育、中等水平教育和我们说的专业教育要有合理结构,市场需求是多样性、多层次的。现在我们可能更加重视往高了走,但是高了是不是适合市场需求,这个中间可能有脱节,所以(导致)有的人没事干,有的事没有人能干,这也是很大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