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2年10月11日 22:38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诺贝尔奖

林少华:莫言的作品更接近于诺奖的原始审美

央视网 记者:霍默静

核心提示:著名文学翻译家林少华先生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具有世界最高级别的奖项为中国人摘得,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实际上是释放国人文化焦虑的一个出口。”
已被0家媒体转载
查看
收藏
  • 开心网
  • 人人网
  • i贴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房价普涨背后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手动刷新 更新时间:10:21:50

---------------------------------------------

---------------------------------------------

央视网消息(记者 霍默静)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晚7时,瑞典文学院揭晓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由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著名文学翻译家林少华先生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具有世界最高级别的奖项为中国人摘得,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实际上是释放国人文化焦虑的一个出口。”

莫言获奖是释放国人文化焦虑的一个出口

林少华首先对莫言的获奖表示祝贺,他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而中国文化、文学的辐射尚未达到这样的影响力,此次莫言获奖,无疑是个大好事。”林少华表示,诺贝尔奖的评选,中国人一直都很关注。诺贝尔的科学奖项,其实离中国人还有一定的距离,而文学奖可以说是离中国人最近的。加上在国内现在有一种普遍的文化焦虑感,诺贝尔文学奖这样具有世界最高级别的奖项为中国人摘得,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实际上是释放国人文化焦虑的一个出口。”

莫言的作品更接近于诺奖的原始审美

而作为一个接触日本文学最多的中国文化人,林少华表示,中国人多年来未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意料之中也是在意料之外,中国文学大多贴近现实、关注社会,对灵魂层面上的东西关注不够,这与1949年以来中国文学社群主义的传统有关。而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大多具有理想主义的倾向,往往是追求超越民族、国家,探讨普遍的人性和普世价值的比较多,这也是村上春树等世界一流作家作品的共同之处。莫言的作品将西方诞生的魔幻现实主义与本土的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也是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评语中所褒扬的。

林少华说:“诺贝文学奖的原始审美就是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文学作品,对超越现实、灵魂层面的追求和探讨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一贯倾向。”他说,中国人讲究入世,对现世生活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创作,而莫言则迈出了这一步。

莫言获奖能促进文学在中国地位的提升

林少华表示,文学是与人的灵魂最贴近的表现形式之一,“如果文学弱化,那么我们靠什么去呼唤爱,呼唤真善美?中国人魂归何处?”中国社会现在的信仰危机与文学的地位有很大的关系,莫言的获奖,实际上也能让文学在中国的地位得到很大提升。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