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2年09月20日 13:50 关键词: 青海 贡公麻村 农牧民 医生 昂青

农牧民家门口的医生

央视网 记者:马旭 苏龙

核心提示:从2007年开始,刚察县将村卫生所开始纳入新农合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农牧民可以凭新农合参保证直接到村卫生所就诊,医疗费用可以即时垫付直报,个人不需要直接付费。这就意味着,牧民“小病不出村”的愿望终于实现。
已被0家媒体转载
查看
收藏
  • 开心网
  • 人人网
  • i贴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房价普涨背后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手动刷新 更新时间:10:21:50

---------------------------------------------

---------------------------------------------

贡公麻村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是一个牧业村,全村有500余户共2870人。作为村卫生室唯一的医生,50岁的昂青(右二)几乎每个月都要背着医药箱、骑着摩托车到村里巡诊。在青海,像昂青一样每月走村串户的村医有6689名,分散在全省4243个行政村卫生室。村卫生室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乡村医生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中的

  贡公麻村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是一个牧业村,全村有500余户共2870人。作为村卫生室唯一的医生,50岁的昂青(右二)几乎每个月都要背着医药箱、骑着摩托车到村里巡诊。在青海,像昂青一样每月走村串户的村医有6689名,分散在全省4243个行政村卫生室。村卫生室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乡村医生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中的'网底'作用也更加明显,农牧民们看病就医也越来越方便。 (新华社李少鹏 摄 / 2012年5月3日)

  2012年5月3日,青海省刚察县贡公麻村牧民切日登的小孙女感冒发热,乡村医生昂青得到通知后,背上出诊箱骑上摩托车,很快赶到现场为小女孩进行治疗,治疗完后,切日登并不支付现金,只需要拿出合作医疗证登记即可。

  贡公麻村设置的村卫生所,距离切日登家只有3公里左右,医生随叫随到,出诊率高,服务态度好,牧民称之为“家门口的医生”。

  被民间称之为“赤脚医生”的乡村医生,一般都是兼职,医疗技术并不被看好,然而在偏远的农牧业大省--青海,乡村医生与现代医疗却紧密联系起来,不免让人产生好奇。为此,央视网记者前往青海省一探究竟。

  家门口的医生

  2012年8月27日下午14时,刚察县贡公麻村的室外温度为零上12℃,刚下过一场冰雹,天气有些寒冷。乡村医生昂青身穿白大褂,胸前挂着证件,骑着摩托车在村内巡诊,他巡诊的下一站就是切日登家。切日登远远的看到昂青骑车过来,带着一家三口到门外迎接。在院内,昂青抱起切日登的小女儿,问寒问暖,非常亲切。

  切日登的房屋是砖木结构,院内依然是草地。切日登说,不愿意破坏草皮,一旦破坏,很难再生长。

  进入屋内,昂青仔细询问和观察了切日登一家的身体状况后,在本子上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嘱咐切日登一家人,天气转冷,多穿衣服,别着凉。身体不舒服时,可以立即给他打电话。

  贡公麻村是青海省一个纯牧业村,海拔高度在3300米以上,气候变化无常,只适合种少量青稞和油菜,其他农作物均不能生长,牧民只能放牧。该村有500余户共2870人,每户牧民的定居点彼此相隔2公里左右,像星星一样点缀着无边的大草原,这给医疗服务增加了难度,乡村医生一天只能寻诊几户人家。

  昂青是祖传藏医,贡公麻村唯一的医生,他说:“有牧民的地方就有像他一样的医生,几千年来形成了一种规律,医生这个行当基本上是家族传袭。”

  当记者问村医昂青为什么要一直坚持从医的时候,昂青回答很简单:祖上传下来的责任,做医生职业以来的良知。

  现在,昂青每天除了接诊牧民的日常病症外,每月还要定期到村里巡诊,负责给每个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将健康档案交给乡镇卫生院进行系统登记。

  一直以来,当地居民以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治病求医极为不方便。自从“牧民定居政策”落实后,每个牧民划分了自己的草场,有了自己固定的住所,虽然居住依然分散,但相比以前,要方便多了。牧民每年根据季节变化,不断地搬迁,乡村医生昂青带着医药箱也会像候鸟一样跟着牧民搬迁。

  村卫生所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近年来,通过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建设,达到一无(无危房),三配套(人员、设备、服务)目标,着重抓机构的稳固、报酬的合理解决、队伍的稳定和充实工作等措施。

  乡村医生的转变

  “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急危重症和部分疑难杂症不出县。”这是青海省刚察县为健全农牧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出的目标,希望借此逐步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协作机制,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然而,要做到以上几点,除新医改政策的认真落实,县、乡、村的密切配合外,乡村医生的作用不可小视。

  据刚察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局长刘光明介绍,该县有31个行政村,村卫生所覆盖率已达100%,乡村医生大都出自于中藏医世家,以“两结合”的形式(农业村中西医,牧业村藏西医)开展医疗服务,在农牧区的基础医疗服务方面做出了贡献。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牧民乡村医生一般都是兼职,边放牧边治病,工作比较随意,所以收入没有保障。自1995年开始,青海省就开始吸收有经验的乡村医生,并对其进行认定,同时给予适当的报酬。这一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乡村医生从业的积极性,但是村卫生所的医疗条件太差,还是不能解决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

  从2007年开始,刚察县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每个行政村开始设立40平米的卫生所,每个卫生所配置一到两名乡村医生。乡村医生则实行聘用制,岗位绩效工资制,目标任务责任制。乡村的大部分医生,经过系统培训和考核后由乡镇卫生院聘用,安置在当地的村卫生所从业。

  “村卫生所遇到的问题很多,刚察县政府对基层医疗服务非常重视,针对乡村医生遇到的困难,及时想出办法予以解决”。刘光明说。

  乡村医生昂青所在的村卫生所建立在牧民村中间,离家较远,每周才能回家一次,生活和工作都非常不便。为此,从2010年开始,刚察县政府在所有乡村卫生所旁边增建60平米的生活用房,可以供乡村医生的全家居住,这样就兼顾了乡村医生的工作和生活。

  为了提高村卫生所的医疗水平,2011年,刚察县政府为每个乡村医生统一配备包括测血压器、听诊器等10种专业医疗器械。同时,对每位乡村医生的工作补贴进行大幅度提高,乡村医生昂青以前一年的工作补贴为6240元,现在增加至11840元。

  除此外,还专门发放水、暖、电补助,学历补助,工作经费补助和药品周转金。刚察县将乡村医生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免除了乡村医生老无所养的后顾之忧。

  据牧民宗者介绍,自远古以来,牧民生病求医的方式,首先选择封建迷信,然后是到寺院求药,不知道能治什么病,但总能起到预防的作用,然后才是选择村医,交通不便利,求医问药比较难。最后挺不过去了,才选择到乡镇大医院去看病,花费必然不少。

  宗者说,现在有了乡村医生,看病可以报销,切实地解决了牧民看病难的问题。

  医改全面深入

  目前,刚察县已分期分批对所有村医进行了正规化培训,他们由“赤脚医生”转变为持证上岗的乡村医生,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身份得到转变,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工作任务。村医们不仅要为牧民提供简单的诊疗服务,还要承担着村里规划免疫、计划生育等十多项公共卫生服务。

  从2007年开始,刚察县将村卫生所开始纳入新农合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农牧民可以凭新农合参保证直接到村卫生所就诊,医疗费用可以即时垫付直报,个人不需要直接付费。这就意味着,患常见小病的牧民,不再需要到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就诊,因为在家门口的村卫生所看病就可以由新农合报销。

  根据2012年《刚察县深化医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显示,该县的农牧民新农合参合率连续8年巩固在100%,村卫生所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农牧民对新医改充满信心,村卫生所的乡村医生将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青海,像昂青一样每月走村串户的乡村医生有6689名,分散在全省4243个行政村卫生所,他们承担起全省医疗卫生服务最基层的工作。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