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央视网 记者:李笛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在上海闸北区彭三社区,几十年来由于居住资源紧张而造成的老旧居住模式,导致社区内邻里之间纠纷不断,生活条件很差。直到2005年上海市政府批复并下发了《上海市旧住房综合管理暂行办法》,闸北区才以“拆落地”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
2012年4月初,新华社记者在闸北区彭三小区采访“拆落地”模式时,来到汪家串门。“新华社记者也夸我们房子装修得好,当时我们心里直乐。”也就在那天,新华社记者举起了相机,把汪家夫妇当时的心情定格了下来。
照片中,汪永宁夫妇对着镜头开心微笑,他们的身后是装修一新的厨房,洁白的瓷砖墙,大红橱柜。身后那扇门通往房间客厅,那扇门也是开启他们新生活的大门。
“就好像做梦,我们没有出一分钱,政府通过拆一还一,给我住上新房子。”手拿今年初新华社记者拍下的这张照片,汪永宁感慨说。
汪永宁的感慨发自内心。
就在三年以前,汪永宁夫妇还住在只有15个平方米的旧房子里,与3户邻居共14人合用一间卫生间和厨房间。昏暗、狭窄、潮湿,在这样的居住条件下,他们一住就是40多年,“那时候没有生活质量可说,更别说隐私了,晚间上个厕所,也要穿好衣服,不然,说不定会遇见邻居也蹲在厕所里。”
三户人家合用一个厕所
汪永宁夫妇生活居住的彭三小区,位于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三小区的房子大都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闸北区有个彭浦工业区——上海机电工业起步的地方,聚集了大量的企业。于是,彭三小区就成了这些企业的公房。公司的优秀职工、劳动模范都被分到小区居住。
1967年,汪永宁一家住进了彭三小区的公房里。而在此之前,别人家已在这户房子里住了将近十年,所以也算是旧房子。汪永宁夫妇有两个女儿,一家四人挤在一个房间里面,只能放下一张大床和一张小床,“两个床之间的距离还不足半米”。
最麻烦的是每天早上上厕所,3户人家14个人,上厕所都得排队,“如果哪一天有人内急,肯定要敲门催促。”汪永宁说。
后来,为了缓解上厕所的压力,3户邻居达成了这样一个协议:每天早上,要上班的年轻人早点起床,等年轻人上班去了,然后才是退休在家的老人起床。
“其实,3户邻居合用一个厕所还是比较好协调的,在彭三小区里,有多达8户邻居数十人合用一个厕所,那种紧张情形可想而知。”闸北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以下简称:闸北区房管局)陈必华对记者说。
由此,在彭三小区发生邻里纠纷是家常便饭,整个小区每年发生的纠纷达到100多起。社区居委会因在化解邻里纠纷方面成绩突出,年年获得区里的“先进”荣誉。
居民不花钱,旧房变新居
除了几户人家合用卫生间和厨房间,彭三小区面临的其他问题更多:房子设施简陋、结构老化、没有阳台,管线老化,屋顶漏水,地面积水。
居住在彭三小区的,大多是企业的退休工人,每月退休工资仅2000多元。闸北区房管局局长陈必华告诉央视网记者,“小区里约2000户住户,因经济困难,需要政府补助过日子的,将近10%。”凭他们的收入,到市场上去买房子绝对没有可能。最后,他们把目光都投向了地方政府。
闸北区政府一直在寻找一个突破口。直到2005年,上海市政府批复并下发了《上海市旧住房综合管理暂行办法》(也称“37号文件”)。闸北区的旧房成套改造工程才开始提速。
不久,闸北区率先推出了拆除重建的“拆落地”方案,并且由区财政全额拨款,居民不花一分钱,把老房变新居。
所谓“拆落地”方案,就是居民先通过在外面租房过渡,然后由政府将老房子拆除后在原地重建,待房屋竣工后,居民再全部搬回去居住。
2008年,闸北区彭三小区第一批“拆落地”改造工程开始正式启动。2009年,该项工程破图动工,2010年竣工,居民入住,完成了144户住房的改造。2010年,在第二次批次的“拆落地”改造中,285户旧房的改造工程完成。
陈必华对记者说,彭三小区的改造工程实行“拆一还一”,也即,居民当年原有住房是多少面积,改造后仍还给你多少面积。
但记者在彭三小区的采访中发现,政府在实际操作中,政策更多地向居民倾斜,除了还给居民原有面积外,还多给居民一个独立卫生间、厨房和阳台,“这些合起来,将近6到7个平方。”负责该项目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如今,彭三小区的第三、四期“拆落地”旧房改造方案,已经处于最后审查阶段,这一方案将对余下的1000多户旧房进行改造。据了解,整个闸北区,目前已经完成的旧房改造面积达22万平方米左右,受益群众约4700户。
照片记录幸福一刻
汪永宁夫妇的旧房改造,属于彭三小区“拆落地”改造的第一批。“2010年3月份拿到新居钥匙,装修了两个多月,5月份搬进来住了。”汪永宁告诉记者。
为了配合旧房改造,老夫妻二人在外面租房过渡了两年时间。租房的费用,政府每月补助1200元。
在租房居住的日子里,几乎每天在傍晚散步的时候,汪永宁夫妇都会跑到小区的工地上看看。“今天看看哪间房子是我们的,明天看看房子建到哪个环节了,卫生间应该怎么装修,厨房间应该怎么装修。”汪永宁笑道,“房子还没有完全造好,我们就带装修工人去看过了。”
新房子虽然只有十几平米,但是汪老先生仍然花了5万元来装修。“现在跟以前不一样,现在的房子是自己的,而且还是新房子,当然要装修得好点。”
今年4月初,新华社记者在闸北区彭三小区采访“拆落地”模式时,来到汪家串门。“新华社记者也夸我们房子装修得好,当时我们心里直乐。”也就在那天,新华社记者举起了相机,把汪家夫妇当时的心情定格了下来。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一禽业公司发生火灾,截至中午12时46分,火灾已造成61人死亡,数十位人受伤。据公安部消防局最新消息,该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发爆炸。目前被困人员抢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在楼市专家看来,目前北京出台的调控新政依然是对过去旧政策的延续,没有实质性变化,对于市场走势也很难有突破性影响。未来,政府可能还会依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房价进行重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