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2012年08月21日 18:11 关键词: 新24孝行动标准 颁布 舆论

在今天,“孝”起来有多难?

央视网 记者:刘浩睿

核心提示: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24孝行动标准”,再次把“孝”这个话题推向了舆论的高峰。
已被0家媒体转载
查看
收藏
  • 开心网
  • 人人网
  • i贴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调查

深度调查|房价普涨背后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详细]

手动刷新 更新时间:10:21:50

---------------------------------------------

---------------------------------------------

  2012年7月6日,中国人大网上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并向社会征集意见,其中增加的一条“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被概括为“‘常回家看看’入法”引起社会讨论。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24孝行动标准”,再次把“孝”这个话题推向了舆论的高峰。

  涉及道德领域,执行能力有限

  无论是立法还是提倡统一的行动标准,社会推扬孝道的初衷是好的。前段时间“中华民族复兴完成了62%”的说法,如果不是贻笑大方的雷人言论,那么我相信那剩下未完成的38%里必然有一大部分来自于传统公序良俗的缺失。让路上不敢扶起老人的社会,重新扛起古代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大旗,这样的回归在现在看来就是一种进步。

  然而孝道历来属于道德领域的范畴,任何规则化推行孝道的行为都难免会遭遇质疑。简单说来,道德问题是一个向自己妥协的过程,法律问题是一个向规则靠拢的过程。许多地方媒体在“新24孝”发布后都对读者进行了调查,而大部分读者也表示,自己只要做好自己定义的“孝”的标准就好,照搬行动标准未必切合实际需要。

  再找找春运期间的新闻,看看那些无法顺利返乡的游子的眼神就知道,“常回家看看”这样一句简单的歌词,对于他们也许是一件奢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中增加的第十七条中,除了这条“常回家看看”的条款,还要求“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但是无论是《劳动法》还是《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都只是对职工年休假做出了配套规定,探亲假没有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于是新法案如果顺利通过,真正实行起来,“常看看”可能还是停留在“常想想”。

  具有参考意义,需要多方实践

  古二十四孝和新二十四孝从性质上来看是不同的两个事物:古二十四孝代表的是古代的24个具有代表性的孝敬长辈的故事,新二十四孝则是24条孝敬父母的行动标准,或者叫指导建议。对比起来似乎有偷换概念赚眼球的嫌疑,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新二十四孝确实有一些新时代的参考价值。

  早在2010年春节,商业网站百度就推出了一个专题--“教父母上网”,并将此定位为过年送给爸妈最潮的礼物。对于在外的游子,能够让父母学会通过网络与自己沟通,无疑可以排解很多想念和孤独。同样地,新二十四孝中也包含了“教父母学会上网”一条。也许对于部分父母而言,基于条件和接受能力所限,学会上网并不符合他们的需要,但是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也许这样的建议能让他们更好地和父母沟通。

  在个人努力的同时,伴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敬老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中,增加了“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和“宜居环境”三个大章,法条数也从原来的50条增加至了86条,更为明确地区分了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并且加大了社会对于老年人的保障力度。

  在年轻人的理想都已经成为奢侈品的今天,“孝”起来既需要自己的无愧于心,也需要社会的各司其职。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