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在时隔15个月之后,伊朗核谈判14号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重启,这次谈判也普遍被认为是化解伊朗核问题紧张局势的最后机会,但是在谈判之前美伊双方各自亮出来的谈判的前提和条件却大有针锋相对的意味。而且就在谈判即将举行的时候,美国还联合了中东九个国家在巴林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且同海湾六国还达成了一个建立区域反导系统的协议。在这样剑拔弩张的形势之下,谈判还能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伊朗核危局能否避免战争?
伊朗重申不会在核权利上让步
此次重启将是一个漫长的博弈的过程,伊朗肯定不会在核权利上让步,伊朗既不会关闭福尔多核设施也不会停止20%浓缩铀的活动。
美国两个航母战斗群部署海湾,是威慑还是备战?
美国实际上是有三条针对伊朗的方针在同时进行,第一就是现在进行的谈判;第二是经济制裁正在全面地展开,7月1日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段;第三是军事打击的准备一直在进行。
以色列欲“挥刀” 速斩伊核“乱麻”
以色列目前的确是在认真地进行对伊朗动武的准备,美国则表现的很矛盾,一方面美国不想在大选前挑起战争事端,另一方面美国也释放出军事信号,不排除会提前采取军事打击的可能性。
【节目完整文稿】
演播室主持人 鲁健: 观众朋友大家好,《今日关注》正在直播,在时隔15个月之后,伊朗核谈判14号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重启。这次谈判,也被普遍看作是化解伊朗核问题紧张局势的最后机会,但是在谈判之前,美伊双方各自亮出来的一些谈判的前提和条件,却大有针锋相对的意味,而且就在谈判即将举行的时候,美国还联合了中东9个国家在巴林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且同海湾6国还达成了一个针对伊朗的,建立区域反导系统的协议,那么在这样的剑拔弩张之下,谈判能不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伊朗核危局又能否避免战争,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关注的话题,我们今天请到两位嘉宾进行分析评论,一位嘉宾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先生,您好;还有一位嘉宾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先生,您好,欢迎二位嘉宾。那么在节目开始,我们请嘉宾和观众朋友们通过一个短片先来了解一下谈判的内容。
(播放短片)
解说:时隔近15个月之后,伊朗与美、英、法、俄、中、德六国围绕伊核问题的谈判14号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重新开启。此次核谈被普遍视为化解伊朗核问题紧张局势的最后机会。
早在本轮核谈重启之前,美国就亮出了底线。据报道,有美国官员表示,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让伊朗放弃生产纯度为20%的浓缩铀,并将现有存量运出伊朗。此外,美国及其欧洲盟友还要求伊朗立刻将福尔多核设施关闭。
面对美国的红线,伊朗一如既往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先是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称,伊朗将带着新提议重回谈判桌,以缓解外界的担忧。正当人们猜测伊朗是否开始妥协时,伊朗却又宣布,在切断对英法的石油供给后,对希腊,西班牙和德国的石油输出也已停止。伊朗总统的国际事务高级顾问阿普杜尔阿米尔.穆萨维更是明确表示,此轮核谈最重要是西方必须承认伊朗有权进行和平性质的核项目、包括铀浓缩,而且伊朗不会关闭福尔多核设施。
双方如此相持不下,有评论认为,谈判可能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参加核谈判的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马朝旭表示,中国坚持不懈地劝和促谈,希望此次对话会开好头起好步。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也表示,期待伊朗提出的新建议能够重建互信,并期望各方态度更加温和。
鲁健: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在一些主要的问题上,比如说西方提出来的,希望伊朗能够停止生产20%浓缩铀。而且要把现有的存量都转移到国外去,还有福尔多的核设施要关闭,对这两点,伊朗好像明确的表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李绍先:我想是这样,从目前所透露出来的消息来看,总体来讲还是比较积极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是注意到昨天晚上,就是伊朗的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抵达了伊斯坦布尔,那么在伊斯坦布尔和欧盟的外交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阿什顿有一个宴请,就是阿什顿宴请贾利利,在宴请结束之后,据阿什顿的发言人讲,说是双方交谈的气氛异常的好,和上一次,就2010年1月份在伊斯坦布尔最后一轮谈判破裂时候那个气氛的迥异,这是用他的话,这是一场活动,那么第二场活动就是今天上午,阿什顿和贾利利之间又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会谈,这个会谈据说不仅是气氛好,而且据说就是这次要谈的原则性的问题达成了一致,所以接下来,现在正在进行着第三阶段,也就是说伊朗将分别和6国的代表,进行双边以及多边的会谈。
鲁健:所以您觉得透露出来的气氛是积极,我看到外界有一些猜测说,所谓的原则恐怕就是说,美国可能能够接受伊朗进行这种民用核设施的发展?
李绍先:我相信是这样,任何不承认伊朗有和平利用核能权利的这个原则,伊朗都不会接受,从现在情况看。我是这样看,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基本上可以排除,因为这样一个会谈,不能指望一天就结束,一轮就结束,那么这次会谈,如果气氛好的话,可能明天还会延续一下,但是很快就过去了,最多是两天。
鲁健:但这种能谈的积极吗?
李绍先:我想是今天如果能开个好头,如果能确定下一次会谈,比如说下一次会谈伊朗建议在巴格达在伊拉克举行,如果能就下一次会谈的时间,比如说在五月份,比如说地点达成了一致,双方接着继续谈,这一次只把双方接下来要谈的原则敲下来,我觉得就是一个好的开头。
鲁健:所以即便说是积极的话,恐怕也只能说是开了个好头,那同现在谈的这个角度来讲,阮先生,您觉得是不是可以证实,比如说美国和伊朗能够接受这样一个共同的看法,就是说同意伊朗拥有和平开发核能的权利?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阮宗泽:其实有几个概念不是很清楚,比如说同意或者是和平利用核能这个问题,美国的说法和伊朗的说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字眼都一样。比如美国就讲,你现在纯度为20%的浓缩铀,一个是停止生产,还有你现有的东西必须运出去,这才叫和平利用。但是对伊朗来讲,它说我和平利用实际上也包括拥有、制造20%浓缩铀的能力。
鲁健:发展核电站也要用到它,对吧?
阮宗泽:对,所以说他们之间的对话我觉得有点分歧,这个分歧就说,谁都保持在政治上的正确性,但是谁的解释和他自己暗含的意思都不一样。那么这次我觉得首先第一点,还是要积极的评价,他这次隔了15个月又重启,但是同时我们要看到,这将是一个漫长驳议的过程,之后我们且不讲,就讲为什么在隔了这么长时间才开成,而且去年阿什顿就提出来要召开,那么又隔了好几个月现在才开成,而且就最近两个星期,就是为了选择在哪开?几号开?你们发现都出现很大的分歧。
鲁健:从您的判断来讲,您觉得美国可能这次提出这个条件吗?比如说在这中间让一步,承认伊朗拥有这个权利。
阮宗泽:现在它有一个妥协的空间,这个妥协的空间呢,我觉得是有但是比较小。这个妥协的空间就在哪呢,美国就说我同意你有和平利用,但是你必须20%要停止生产。
鲁健:我们假设说,这一次美国作出了这样的条件,也可以成为一个让步看起来,承认伊朗有和平开发的权利,假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又提出同时说你不能够发展20%的浓缩铀,同时你还要关闭福尔多核设施,那么这个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意味?李绍先:
我觉得是这样,实际上伊朗核问题,说到底并不是简单的核问题,它的本质是伊朗和美国的关系问题。我们都知道如果从根源上追诉的话,伊朗的核能开发的起步是美国人帮助进行的,我记得昨天还是前天,伊朗外长曾经在美国的华盛顿邮报上登了一篇文章,他那个文章中就讲“45年前是美国人主动提议向伊朗提供的第一座核反应堆”研究用的核反应堆。
鲁健:但此一时彼一时,那个时候还是巴列维王朝。
李绍先:巴列维王朝是美国绝对的盟友,那么现在的伊朗,美国认为是敌人。所以实际上主要是美伊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在这个情况下,而且又是在今天,大家都知道就是2010年5月份的时候,当时的巴西总统卢拉,曾经带着一个方案去访问德黑兰,那么这个方案呢,曾经在卢拉进入德黑兰之前,据说是得到过奥巴马的同意,这个方案就是卢拉建议用俄罗斯的或者法国提供的20%浓度的浓缩铀,换取伊朗手里拥有的5%以下的低浓度浓缩铀。
鲁健:甚至把浓缩铀的生产放到其他国家。
李绍先:放到国外。
鲁健:比如说俄罗斯或者土耳其。
李绍先:对,这样一个方案,据说当时德黑兰是同意了,同意了以后卢拉拿着这个方案出来以后奥巴马断然拒绝,卢拉一气一下,还把他去德黑兰之前,奥巴马同意的整个前后的电子邮件全部暴了光,那么今天实际上又过了将近两年了,这两年过去以后,伊朗的核技术已经有长处的发展。
鲁健:连这个条件伊朗都不会同意了。
李绍先:那肯定不会,因为此一时彼一时,那么现在的伊朗已经自己证实有20%浓度浓缩铀的能力,同时伊朗还有了福尔多核设施等等。
鲁健:所以您的意思,就是关键其实不在伊朗到底拥核还是不拥核,对吧。即便你有没有核的这个问题,恐怕美国推翻伊朗现政权的这个决心是不会改变的。
李绍先:这个决心不会改变,伊朗人是非常担心,那么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你要把我政权推翻这个问题,你让伊朗俯首称臣或者说是放放心心的把这个东西全力交出来,伊朗绝对不会同意。
鲁健:所以说美国现在,假设就算它同意给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好像看起来也仅仅是一个空头支票,实质性的你又不让它搞,即便是搞民用核,好像也不允许。
阮宗泽:它是有很多限制的,这个限制当然是美国对西方有利的,那么现在说到一个很根本的问题,就是说你这个20%,隔了15个月之后,伊朗现在重返这个会谈,他的起点已经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跟2009年,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伊朗现在有两个杀手锏,我觉得它已经得到了两个东西:第一个它前段时间宣布,它在核计划方面取得了突破,也就是它可以自制一些离心机还有国产的燃料棒;还有一个就是它现在已经有20%的浓缩铀。美国就说你现在这个浓缩铀必须运出去,其实根据内贾德自己讲,他说伊朗现在有大概70公斤的20%的浓缩铀,但是20%它也到不到武器级,武器级应该是80%以上,但是就是这70%呢,根据西方的计算,它也足以制造一枚核弹。
鲁健:关键是伊朗现在是绝对不会同意,把这个运出去,而且停止生活20%浓缩铀。我们看到路透社有一个报道,伊朗总统内贾德现在还是非常的强硬,他说:“虽然我们遭到了制裁,但是我们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不害怕制裁,以伊朗现在拥有足够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就是现在不卖一滴油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够两三年之内国家正常运转没有问题,而且说,伊朗已经取得了多项核研究的成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好像想让伊朗妥协,是不是很难?伊朗真的有这个底气吗?难道它真的不怕制裁吗?
李绍先:我觉得是这样,就说单凭制裁打垮伊朗可能性基本上可以排除,为什么这样讲呢?30多年了,美国对伊朗进行严厉的制裁30多年了,当然伊朗活的好不好,其实不是很好,30多年来,就是自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的经济,整个国家的实力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如果大家访问过伊朗的话,伊朗现有的基本设施基本上是巴列维时期的,巴列维国王时期的,也就是说这30多年来,伊朗的经济没有发展可称,没有什么建设。而且巴列维时期,就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前,伊朗人据说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伊朗人,家庭是到海外去渡假的,那么今天是什么样的情况,特别是在最近半年,美国加剧了对伊朗的制裁之后,伊朗的经济、伊朗国际民生,包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雪上加霜。但是这样的制裁要想打垮伊朗,我觉得是相当不可能的,即使是就是你意中的制裁石油禁用,到今年下半年,特别是7月1号以后,可能会更加严厉,即使这样要使伊朗屈服或者把伊朗压跨也是不可能的。
鲁健:所以我们看到伊朗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仍是陆续的停止向欧洲其他国家来继续卖石油,在这种情况下,西方还不断的给伊朗施加压力,在和伊朗谈判的同时呢,我们看到美国的第二艘航空母舰“企业号”也已经是赶到了波斯湾,那么现在加上“林肯号”美国已经有两个航母编队齐集海湾地区,同时和巴林在举行中东9国的联合军事演习,那么这样的施压态势对局势有什么样影响,来看一下短片。
(播放短片)
解说:4月9日,美国海军发表声明说,第二艘航母——“企业”号核动力航母已经部署在海湾地区。在此之前,“林肯”号航母已经在那里部署,而且最近时离伊朗海岸线不过50公里,各种战机不分昼夜起起落落。评论称,“这无疑是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力示威。” 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航母,还有一场由美国主导的、为期10天、代号为“大联动2012”的空军联合演习,参与者是美国和中东9国,地点在巴林。
几乎与此同时,巴林外交部长哈利德又向外界宣布,美国已经与海湾六国达成一个建立区域性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协议,具体细节的制定将会在六月完成。美国真的要对伊朗对武吗?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奥巴马并不想在大选之年又陷入一场中东战争。但是,以色列似乎并不想就此放过伊朗。
近日,以色列称,其安全内阁讨论了军事打击伊核设施的“最坏结果”。此前据“阿拉伯新闻网”报道,以色列正在强化和细化空袭伊朗核设施的训练。以色列已经秘密组建了一支“深度部队”,集合各兵种精英,直接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甘茨指挥,其核心和终极任务就是准备袭击伊朗核设施。
鲁健:我们看到美国和中东9国,在巴林举行军事演习,这是一场震慑还是说在实战的准备?
李绍先:既有震慑的意味,也有做实战准备的这样一种情况。
鲁健:双重含义。
李绍先:对,为什么这样讲呢,其实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美国在海湾6国部署反导系统,要求是在6月份完成,其实这个不是偶然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其实美国要压服伊朗,它是三条线同时进行的,那么一方面当然谈判现在正在恢复,谈判中要压伊朗一定的就范;同时经济制裁正在全面的展开,那么今年7月1号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段,那么7月1号的时候,伊朗的石油出口可能有个实质性的减少,这样就把伊朗脖子上的绳索进一步拉紧;第三个方面就是军事打击的准备一直在进行,我个人是这样看,就说为什么今年下半年还是比较危险的,如果说围绕伊朗这个问题,发生一场军事冲突的话,它引爆点是两个,我之前也说过。一个引爆点就是随着经济制裁的加剧,把伊朗脖子上绳索拉紧的时候,有可能伊朗会有过激的反应。比如说阻断霍尔木兹海峡,那么美国是不答应的,也就是说当今年年初,伊朗曾经有一些议员,发出这个威胁的时候,美国国防部长迅速的划定了红线,所以这个军事演习和反导的部署直接是冲着这个来的。
鲁健:这是一个爆发点。
李绍先:第二个爆发点就是以色列,其实是以色列急不可耐是大家都看得非常清楚的,3月5号内塔尼亚胡曾经访问美国,和奥巴马会谈完了,他当时讲说以色列在未来几天,未来几周不会动武,但是请大家注意,我说的是未来几天和几周,不保证几个月。那么前不久可能就是几天前,以色列的媒体有透露出来,今年秋天以色列可能对伊朗发动打击。
鲁健:以色列的媒体说是,以色列正在强化和细化空袭伊朗核设施的训练,而且指挥这支部队的、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是一个强硬派的、鹰派的代表人物,这是不是意味着以色列很有可能会急不可耐的对伊朗核设施动手?
李绍先:现在披露出来的信息看,就是以色列确实在非常认真的做,就是对伊朗动武的这种准备,军事上的准备。而美国呢,它也不是说不重视以色列的这种看法,或者以色列的这种行动,美国也很矛盾,一方面大选了,他不愿意造起战端。我就注意到,比如说前两天,上个星期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接受华邮采访的时候说:“伊朗可能在今后一年左右能造出核弹”,我注意到它的时间表和以色列的时间表要长一点,以色列是今后几个月,实际上它划定就是说,如果即使要动手的话,应该在大选以后,一年以后。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说美国现在实际上,前段时间披露出来研发的钻地弹,能延伸到地下几十米、上百米、一百多米的地方,我想这些发出的信息,都是说万不得已美国确实会对伊朗进行动手,那么这一场大规模的军演,我觉得相当意义上,就是一个作战的演习,或者是一个排练。
鲁健:我们也看到,就是说美国和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现在还未定,但是呢,有消息报出来说,俄罗斯已经在向高加索地区增兵,主要的目的就是应对美国和以色列有可能对伊朗进行的军事行动,那么这方面的新闻到底虚虚实实是真是假,我们通过一个背景来看一看。
(播放短片)
解说:4月9日,法尔斯新闻社援引美国科技网站“商业内幕消息”的报道称,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主席维克多.奥泽洛夫说,俄罗斯军方已经就美以袭击伊朗制定了相关的计划。报道称,俄罗斯军方正在向高加索地区增兵,一旦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进攻伊朗,俄罗斯就能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切也许并非空穴来风,上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对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巡访。伊朗法尔斯新闻社称,拉夫罗夫此访旨在确保伊朗的安全,以防美国和以色列通过北部和东部邻国袭击伊朗。
以色列德布卡军事情报网援引军方人士的话称,拉夫罗夫在亚美尼亚敲定了一项协议,即在亚美尼亚山区建立一个先进的俄罗斯雷达站,以对抗美国在土耳其库雷吉克空军基地设立的雷达。
4月6日,拉夫罗夫返回莫斯科时,俄军方宣布,车载S-400地对空导弹已被部署到加里宁格勒州,即与波兰和立陶宛接壤的波罗的海飞地。4月7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阿列克谢.普什科夫说,“外部对伊朗军事打击威胁一直存在,伊朗绝不能轻视。”
鲁健:其实之前的各种分析都说,俄罗斯只要是能够保证自己在伊朗的利益不受损失的话,你说指望俄罗斯为了伊朗问题而跟美国和以色列打一仗,这可能性几乎为零,那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俄罗斯又往高加索地区派兵,而且分析说主要是应对伊朗的局势,这个又怎么看呢?
李绍先:确实是这样,那么伊朗和高加索,特别是高加索,因为伊朗紧贴着高加索这一带。那么这一带实际上是俄罗斯的软肋,就是柔软的下腹部,一向是这样看的,所以这个地方形势的动荡,特别是形势紧张,确实关系到俄罗斯至关重要的利益。所以对于此,我是这样看,俄罗斯一直把围绕伊朗问题,发生异常军事冲突看得是非常重的,它采取了两方面的行动:一方面它不断的在发出警告,包括向伊朗发出警告,要认真对待一场军事冲突,确实有这种可能性。而且俄罗斯的学者包括官方不断向世界释放这样的,就说确实存在着这种威胁,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得很清楚,拉夫罗夫前不久围绕这个地区进行了访问,以及俄军的一些动向,直接的是应对这样一场冲突,可能会发生进行部署,为什么这样讲呢,其实大家不知道注意到没有,前不久报道出来一条消息,就是以色列和阿塞拜疆签署的协议,那么以色列将使用阿塞拜疆境内的几个空军基地,这个消息实际上是非常。
鲁健:刺激了俄罗斯。
李绍先:这个消息出来以后,以色列国内好像它政府表示愤怒,就是谁泄漏了这样的消息。为什么这个消息比较敏感呢?大家都知道,以色列要攻击伊朗的话,它必须是通过空中过来,空中过来由以色列战机进行的话呢,它的行距是不够的,那么不得不进行空中的加油,那么如果它在阿塞拜疆有一个空军基地,那就意味着什么呢,它可以飞机直接飞过来,轰炸完毕之后,它可以降落在阿塞拜疆,其实就免去了整个航程的限制,包括它可以不进行空中加油,对伊朗进行有效打击,所以这种危险性,俄罗斯是看得非常清楚的,那拉夫罗夫为什么去这些国家访问?包括亚美尼亚,同时俄罗斯在亚美尼亚部署雷达站等等,实际上是它在提前应对有朝一日可能在伊朗问题上,发生一场军事冲突。
鲁健:所以俄罗斯也是非常的谨慎,但是如果我们假设说美国和以色列动手,假如说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空袭的话,俄罗斯会采取什么样的对应措施呢?
阮宗泽:与其说俄罗斯现在是要保护伊朗,还不如就是维护俄罗斯本身的利益,这个更重要,伊朗我觉得只是一个通道而已,它要做两方面工作,一个现在俄罗斯面临着西方两个方向的压力,第一个刚才我们讲到,美国要在中东地区建立一个新的反导系统,那么这个显然对俄罗斯的腹部也造成了很大的威慑,而同时呢,前几年我们就看到俄罗斯一直和北约在谈,就说北约要在欧洲建立反导系统,刚才短片里讲到俄罗斯在加密林格勒(音)这块飞地部署萨姆-400型导弹,其实针对的是欧洲对俄罗斯的反导系统,那么现在比如说接中到亚美尼亚或者是高加索这一块,我觉得这个形势确实也不容乐观,俄罗斯一个在做它的一种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