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桃花源”式教育能走多远?

    远离城市的喧嚣繁华,逃离升学和考试的压力。近日,武汉7对父母放弃城市的优质教育,在乡下找了一所废弃的小学,自己教孩子诵经读典、练习书法。7对家长坦言,此举实属无奈,不得已只好去摸索一条能够保护孩子们天性的教育之路。家长说,“很多人以为教育就是上学考试。而我们认为,让孩子跟父母在一起劳动、读书,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们可以在自然中学习,从模仿父母中学习。”[详细]

众说纷纭

网友

    不想孩子在应试教育中长大

    十分欣赏homeschooling家长的精神,只可惜在中国这方面的资源与观念远未及西方发达国家。一位家长说中国大部分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况:规范是“听话”,价值是“高分”,技能是“考试”。心酸,真不想孩子也这样长大!

    家长、学生难以参与教育系统的管理决策

    选择在家教育孩子的朋友越来越多,说明家长、学生难以参与教育系统的管理决策。学籍和升学管理应该松绑。

网友
律师

    义务教育法第58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7对家长欲为孩子搭建成长“桃花源”

    上山下乡,回归私塾模式,这得绝望到什么程度?救救孩子,需要政府改革的勇气,也需要家长观念的更新,只有社会能接受多元的价值论,即便孩子当伐木工人,饭店迎宾员,只要诚实劳动,生活幸福,家长也能满意,就不会都去学奥数了。

教授
网友

    逃离不是办法,适应社会才是正解

    即使给了孩子一个纯洁的童年,他还是要去面对这个社会。余以为,与其在未来毁他“三观”,不如引导他适当地去理解和适应。

    不能为了反对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对这些家长的做法有异议,首先,四书五经这些东西不是说没有精华,但是糟粕更多!其次,现在是工业文明时代,不接触现代文明太荒唐,为了反对一元化的教育走入另外一个一元化有点让人无语。

网友

深度看点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爱因斯坦的《论教育》提出:教育是要培养“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还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问题是什么样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使人变成“狗”。爱因斯坦指出三点:一是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二是青年人负担过重,三是诱惑人们“以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目标”,即做人上人。

——@思想聚焦 网友

我们的教育需要这样的民间探索

    看过、听过不少这样的案例。现行教育中的问题人所共知,如果只是如文中家长所说的“逃离”和“无奈”下作出的选择,没有持续资源的“准备功”,还是让人担心。但我依然祝他们走得更远,因为我们的教育需要这样的民间探索,也应该存在有别于学校教育的其它教育形式。

——刘锐锋 数学高级中学教师

家长的代价会不会太大?

    有得也有失。可以因材施教,孩子的个性得到保护,避免社会上不良习气的侵扰。但是孩子终究要融入群体,成为社会人,与他人的交际合作能力也需要从小培养。父母做老师,威严感与准确性会不会打折扣?家长的个人空间完全让度给孩子,代价会不会太大?不过,这几位父母着实勇气可嘉,令人敬佩。

——@彤言有忌 网友

观点PK

支持 45963 赞同,呵护孩子天性,纠正应试教育思维

    家长有选择如何去教育自己孩子的权利。现行的学校教育模式存在多重弊端,“桃花源”式教育给予了孩子一个单纯、自由的成长空间,是教育方式多样化的有益尝试,不仅加强了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同时从小就纠正了孩子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 [详细]

支持 45963 不赞同,孩子与现实脱节,难与社会对接

    这种尝试具有风险性。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父母未必能完全胜任,同时半封闭的教育环境与现实脱节,孩子缺少了与同龄人相处中获得的集体意识和社交能力,社会化过程受阻。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桃花源”里出来的孩子可能会被淘汰。 [详细]

赞同,呵护孩子天性,纠正应试教育思维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

不赞同,孩子与现实脱节,难与社会对接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

专家解读

吴龙贵(媒体人)

寻找“教育桃花源”是本能诉求

    在以“升学率”为主导的功利教育模式下,我们正在培养越来越多的考试机器,而非身心、人格和创造力全面发展的人。更重要的是,现行教育体制像一架高速运转的庞大机器,每个人都身不由已地按照固定模式亦步亦趋,失去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与时间。人们的共同感受是,现在的孩子们学习时间越来越多,读书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做题的能力越来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却越来越弱,营养越来越丰富,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在这样的现实之下,寻找“教育桃花源”成为家长的一种本能诉求。

邓海建(媒体人)

不要拿孩子的未来成全大人的梦想

    即便这7对父母都是教育专家,也不可能包办孩子的义务教育,更遑论高中、大学?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突出表现为分工的精细化。就譬如不能因为食品安全风险就退回到刀耕火种的洪荒年代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孩子天性在城市受到戕害,就一定要回归到教育的“自给自足”状态。这种因噎废食的逻辑看起来诗意十足,效率何在?质量何在?最起码,考虑过孩子将来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吗?不要拿孩子的未来,成全大人的梦想。“被下乡”的10个孩子,与那些被按在琴棋书画上的孩子,又有什么两样呢?

曾颖(作家)

“桃花源式教育”暗寓的焦虑

    “桃花源”式教育存在着与《义务教育法》相抵牾的司法风险、与当下学籍制度缺少接轨接口的前途风险和孩子与社会的对接的环境风险。盲目地替未成年孩子做主,未必是对孩子好。但是,我们应该从这群宁愿放下手中的工作而选择自办教育的家长们的行为中,看到人们对教育的焦虑和不安。需要更多的人来投入研究和探讨,无论教育方式还是教材的编写以及其他一切形式的探索,都应有其存在的空间。这其中也包括“桃花源”式的教育试验,它至少让教育主管者知道,家长们对教育究竟有什么期待和焦虑。

调查话题:我们的公共教育欠缺什么? 调查人数: 24536

如果有条件,您会考虑将孩子送往桃花源式“私塾”吗?

  • 会,可以给孩子更自由的成长环境
  • 不会,学校的教育更正规和系统化

对于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您的态度是?

  • 支持,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人口压力等因素下的较优选择
  • 反对,灌输式教学压制了孩子的天性,分数高于一切
  • 说不清,“应试教育”有利有弊

您认为现在的公共教育欠缺什么?(可多选)

  •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 因材施教,鼓励创造和个性发展
  • 技能教育,提升孩子的实践能力
  • 人格教育,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 体格发展,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 其他

往期回顾

留言板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